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利娜 《天津教育》2022,(23):99-101
<正>陶行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提出的许多教育思想迄今为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语文教师可以借用陶行知先生的经典思想,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培养小学生复述能力的策略。一、陶行知先生的经典思想在语文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经常借鉴陶行知先生的“五大主张”和“六大解放”思想。在陶行知先生看来,行是知之始,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劳力上劳心,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主张教学相长,还主张随学随教。  相似文献   

2.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把培养创造力作为教育的宗旨,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创造能力作为教学的最高目标。在当今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努力践行陶行知的创造思想,以生活教育为背景,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用能力培养是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当前语用能力培养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一线教师经过长期在实践中的探索和努力形成了一套语音能力培养策略,往往碍于教学实际情况无法普遍推广。陶行知教育思想提出,“文化网”所蕴含的教育智慧可以给语用能力的培养带来极大的启发。它的原理是基于学习小组建立起“文化细胞”,进一步扩展为小组与小组之间组成的“文化网”,然后将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的生活元素纳入其中,同时拓展文化网的空间。这样,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升就具有了内驱力和外部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4.
空间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具备空间观念,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物体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发展想象能力、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空间观念的培养也符合陶行知所倡导的“知行合一”的教学观念,所以,空间观念的培养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陶行知先生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财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在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寓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融为一体。即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相似文献   

6.
语用能力培养是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当前语用能力培养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一线教师经过长期在实践中的探索和努力形成了一套语音能力培养策略,往往碍于教学实际情况无法普遍推广。陶行知教育思想提出,“文化网”所蕴含的教育智慧可以给语用能力的培养带来极大的启发。它的原理是基于学习小组建立起“文化细胞”,进一步扩展为小组与小组之间组成的“文化网”,然后将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的生活元素纳入其中,同时拓展文化网的空间。这样,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升就具有了内驱力和外部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7.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陶行知曾说:“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  相似文献   

8.
孙向红 《考试周刊》2012,(51):140-141
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丰富而独具创造的教育改革实践,是中国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宝贵精神财富。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灵魂,它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起过积极作用,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也仍然具有借鉴意义。作者从三个方面谈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心得和体会:一是贴近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启迪学生思维;二是感受生活链接历史现实,有效关注学生发展;三是体验生活搭建实践舞台,有效培养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是指导我们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的思想宝库。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实际,在社会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增长才干。用他的创造教育理论,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彰显出它应有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理论,他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新的课程改革潮流中,艺术课程日益走向综合,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交融,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了艺术课堂。它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来开展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行知是毕生崇尚创造,毕生创造不辍的教育家。他在创造教育方面,作了十分可贵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精深独到的创造教育思想。这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科教兴国,实现21世纪教育的全面振兴,是富有启迪意义的。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形成何谓创造教育?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要回答什么是创造。陶行知认为,创造就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即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由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言“恶是枯干”的话,引申出他对于创造教育的独到看法。他说:“汗干了,…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毕生崇尚创造,他认为创造就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当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就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别出心裁能力的教育.教师要转变和更新教学观念,创设让学生敢于质疑的教学氛围,创设借助模型研究的学习方式,借助生活实践化的项目研究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23):50-51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把一生奉献给了中国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极其丰富,他的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教育。本文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通过对小学课堂提问效果,提出一些策略。并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积极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教学实践。而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开阔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学生情感。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若干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造 ,为中国教育寻找出路。他一方面猛烈批判中国传统的“旧八股”和西化的“洋八股”教育 ,另一方面又在批判的基础上创立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实质上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 ,她与时代发展同步 ,既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展的趋势 ,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力。具体地说 ,生活教育理论具有以下特色 :生活教育的目的———“造成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新生命”。陶行知是一位坚定的教育救国论者 ,他认为要改造落后的中国 ,应先改革中国的教育。他经常对人说…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体发展,这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不谋而合。本文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阐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都致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创新教育。综观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他的教育观始终贯穿着求知创新。他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新课程倡导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它涵盖的内容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思想,是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深入阐述了“教学做合一”、“五路探讨”、“六大解放”等学习能力培养观的丰富内涵,并付诸长期的教育实验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国人的推崇和效法。陶行知的学习能力培养思想,因其内在的动态开放性和蓬勃生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代中国,仍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实践应用价值和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有人曾这样说过:现代教育的趋势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作者很有同感。从英语教学大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英语教学的课程目标已重新设定,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为核心,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而其中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尤其重要。"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本篇论文就结合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性教育思想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理论性描述,浅谈如何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在《创造宣言》一文中,陶行知指出,创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真善美的活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数学探究精神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运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