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3 毫秒
1.
倪思洁 《新闻世界》2011,(8):308-309
《羊城地铁报》作为广州唯一一份以地铁为生存环境的纸质媒体,有着比其他传统纸质媒体更根深蒂固的奇观逻辑。本文通过对《羊城地铁报》亚运报道内容的批判式解读,分析其亚运报道中体现出的媒体奇观逻辑,并探究这种奇观逻辑的表现、成因及调整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体育报》亚运报道进行回顾和梳理,再现其亚运报道的原貌,以期为即将到来的广州亚洲报道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的亚运报道中,《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人民日报1990年8月3日一版)显得别具一格。首先表现在立意上。“作文须先立意”。文之立意犹如人之气质。立意高洁则文章俊秀。亚运报道迄今为止已不可计数。其中不乏精彩之作。象亚运工程建设这种同类题材的报道,由于报道周期长,报道对象单一,要想出“新”,只有在立意上下功夫。《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下称《月亮》)正是在这方面成为同类题材报道中的佼佼者。《月亮》是一篇亚运工程建设的总体报道,作者用一个别开生面的开头——一个早已被科学家澄清的“误传”至今却被人们津津乐道,得出一个不同凡响的立意: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这个立意颇具气势。更重要的是它击中了时弊,在读者中产生了共振。这些年,见惯了冲击中国市场的  相似文献   

4.
余迎  刘文君 《新闻世界》2011,(7):147-148
本文从《申报》和《大公报》对"卢沟桥事变"的报道,结合它们的办报理念,比较两报在报道形式和报道内容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张继德  袁迪 《新闻世界》2011,(4):103-105
2010年广州亚运会完美谢幕,作为广东省委机关报的《南方日报》在此次亚运会的报道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不俗的宣传和新闻传播效果。本文通过对11月《南方日报》报纸版面的分析,试对其此次亚运会的媒介策划活动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其在此次亚运报道中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6.
王朝阳 《新闻世界》2013,(5):236-237
本文以"神九飞天"为话题,选取《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的新闻报道为样本,使用框架分析和内容分析法,得出两者均走"政府路线"(宏观叙事),但前者更重议题性报道等特点。本文试在比较中分析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并谈谈我们如何应对外媒所营造的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邱霞 《新闻世界》2010,(4):105-106
2009年,新中国迎来了60岁华诞,国庆报道也成为各媒体的"重头戏"。现代社会媒体竞争激烈,为了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党报在做好主旋律报道的同时,也创意连连。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这两家全国性党报为例,分析了党报国庆报道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以《瞧这一家子》为标题的新闻照片、通讯等,报纸上屡见不鲜。6月20日,中国法制报第三版一篇小通讯标题是《瞧这一家子》;6月23日,人民日报第四版一幅新闻照片,也是《瞧这一家子》……将电影片名活用于新闻标题中,自然也是一种创新。可是,有些同志似乎并不从创新的  相似文献   

9.
《亚运先锋》出版后,广受关注,有关《亚运先锋》的报道频繁地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广播、电视、报纸、刊物上。据统计,仅京、沪、闽三地播、刊发的新闻就近20条次,成为我社有史以来宣传效益最突出的图书之一。1990年12月。该书被拥有4万多个基层支部的共青团北京市委列为1991年度团员必读书。1991年1月,共青团福建省委发文向全省数百万团员青年推荐《亚运先锋》。作为责编,在该书奔波忙碌数月之后,想写下几点体会,以供切磋。  相似文献   

10.
《纽约时报》是美国最有影响的报纸。该报的版面在传统上比较严肃,新闻照片不多,并且尺寸也小。近年来,由于电视的影响和报业的竞争,《纽约时报》在新闻照片的运用上的尺寸也扩大了。在《纽约时报》来看,报纸运用照片,不只是作为活跃版面的手段,而且也应成为报纸报道工作的重要环节。《时报》报纸的页数很多,平均每天约84页,星期日版多达数百页。平日版面大体分为A、B、C、D 四个组。每组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但是有时也有少许变动。报纸每天的页数并不相同,因此每组的页数也经常略有变动。以今年没有突发性事件的三月份报纸为例,除星期天外,每天平均利用照片五十三张(见下表),因为每天包括的组别不同,平均各组刊登照片的张数是(星期日版未统计在内):  相似文献   

11.
看了《圣火90》这部纪录片,使人精神为之一振,随着圣火传递的一个个动人镜头,人们看到了我们的祖国在奋进,人民在拼搏,整个神州大地在沸腾。作品给人的鼓舞是巨大的,它点燃了亿万人民心中的希望之火。这部纪录片集纳了亚运会前全国各地传递火炬的精彩片断,加以精心编辑,使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题材更具魅力,主题意义更加深刻。它标志着亚运前奏报道的结束和亚运报道的开始,是整个亚运报道中举足轻重的部分。作品气势磅礴,富有震撼力。随着摄  相似文献   

12.
7月25日晚,中央电视台报道:河北省巨鹿县大批棉农使用金坛县生产的伪劣农药后,数百亩棉田受害。不久,又接到本报编辑部来电,说《人民日报》今天在头版刊登《哭诉》的新闻照片,揭露金坛县  相似文献   

13.
宦晓渝 《新闻世界》2011,(11):151-152
《人民日报》对2003年"非典"和2009年"甲流"报道为研究样本,从报道形式、版面位置、报道态度和报道来源地等指标进行内容分析,以探讨纸质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泷予 《新闻世界》2014,(11):112-114
三鹿奶粉事件后中国奶粉市场一直是媒体的关注重点。本文选取《明镜周刊》与《人民日报》对"中国奶粉近况"的报道为样本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在报道侧重点、报道视角及报道风格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张蓉 《东南传播》2010,(12):20-23
针对短时间内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以及由此产生的公众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质疑,本文以报纸为取样对象,选择《人民日报》、《华商报》和《南方周末》,以校园暴力事件有关的报道为研究样本,从报道体裁、报道题材两方面进行内容分析,呈现报纸媒体对事件报道的总体构建。通过分析看出,媒体报道加速校园暴力事件的连续发生,并冠之以"示范效应"的观点有待商榷。不同类型的报纸媒体对此类事件的报道遵循不同的报道理念,除了为社会提供迅速准确的信息,以及对信息全面深入的阐释和分析外,还需告知公众,理性的社会和公众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负面新闻,从不同角度发挥着报纸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各大媒体纷纷组建国庆报道队伍,推出国庆特刊。相比于其他媒体大多专注于威武雄壮的阅兵式和盛大辉煌的国庆联欢的报道,《南方周末》的国庆报道可谓推陈出新,既有文学色彩浓厚的史实呈现,又有理性严谨的历史反思,内容丰富全面,且细致深刻。本文以《南方周末》国庆系列报道为样本,以专题设置、话语表达和办报理念等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南方周末》国庆系列报道的内容、特点以及报道所体现的"理性、良知、冷静"的办报理念与方针。  相似文献   

17.
伍柯 《新闻世界》2012,(3):122-123
在新闻界,调查性报道是一种备受瞩目,以揭示真相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方式,随着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媒体对调查性报道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本文选取《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面为对象,重点分析调查性报道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的"独家策划"以生动的事例、准确的信息和到位的分析,力求思想深度和可读性兼具。本文则通过对《南风窗》"独家策划"进行文本分析,探索其报道特色。  相似文献   

19.
亚运盛会5000年来第一次在北京举行,影响不可谓不深远。5000健儿奔腾跳跃,纪录迭出;5000记者穿梭其间,传报点评,新招连连。亚运圣火照耀下,一切都富有朝气,一切都在变。本刊辟“亚运报道”临时栏目,连续两期以亚运为焦点,追踪采录、分析褒扬,意在将北京亚运给中国新闻界带来的新气象,将同行们在此期间创造的新经验记录下来,传播出去,让亚运精神及经验,成为我们共同的财富。唯因篇幅所限,难免挂一漏万,只能待日后弥补了,欢迎同行们继续来稿。  相似文献   

20.
新华网广州11月11日电(黄玫袁丽艳)广州的亚运之梦即将在美丽的"海心沙岛"绽放,在梦想与激情即将点燃的时刻,由新华通讯社编辑出版的亚运导刊11日在广州举行全球首发仪式。11月11日,新华社在广州推出124版的《新华每日电讯·亚运珍藏导刊》和128版的《财经国家周刊·亚运传播导刊》。两本导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特许出版,总印量约30万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