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棉花抗黄萎病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分布、菌种鉴定、抗性检测及棉花抗黄萎病遗传和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棉花抗黄萎病遗传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000多年前,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产地之一,我国的棉纺织品也畅销世界各国。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房卫平,长期致力于棉花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发现棉花抗黄萎病的分子标记,并建立了棉花抗黄萎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由他主持完成的项目“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GS豫杂35、豫杂37的选育及其应用”获得了2011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月2日,记者有幸专访了房卫平。  相似文献   

3.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为害最重的病害之一。在棉花生产上,瓜棉套种棉花由于播种早、前期肥水多,利于棉花黄萎病早发生。棉花生长中期连降暴雨,易造成棉花黄萎病大发生。若用不同药剂组合进行防治,即可控制其为害,促进棉花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描述棉花枯、黄萎病的病症和特点,分析其发病原因,并提出了常用的物理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了转基因的概念和重要性,并综述了棉花转基因技术途径和方法.系统地论述转基因在棉花抗虫、抗除草剂、抗病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未来棉花分子育种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蔡荣芳,男,菲律宾侨眷,1956年福建农学院本科毕业,被分配到原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1957年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工作,现为研究员,主要从事棉花遗传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7.
棉花枯、黄萎病,是我国棉区危害最大的两种病害。枯萎病发病多在定苗后,轻病者棉株成铃少,纤维品质下降,重者造成棉苗萎蔫死亡。黄萎病发病较晚,虽不大量死苗,但可使叶片变黄干枯,结铃少,脱落率高,纤维强度及长度变劣。枯、黄萎病可同时发生,一般减产20—30%,甚至60%以上。 一、棉花枯、黄萎病发病条件 1.气象条件:枯萎病在地温20℃左右时,开始出现症状;25—30℃时形成发病高峰;当地温高达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35(1):F0003-F0003
王清连,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南科技学院副校长,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在读博士,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棉花分子育种与细胞工程。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被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优秀专家称号;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87、1989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1995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9.
明确了商业化育种的概念,阐述了当前我国种业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了科技型棉种企业、成长型棉种企业和经营型棉种企业实现商业化育种的途径.根据发达国家商业化育种经验,结合我国棉花育种现状,提出了棉花商业化育种策略,并对当前我国棉花商业化育种的具体育种目标性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遗传标记辅助选择及其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遗传评定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动物育种工作的进程。分子遗传标记的产生大大提高了遗传评定的准确性。本文总结了分子遗传标记,标记辅助选择及其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为从事动物遗传育种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描述棉花枯、黄萎病的病症和特点,分析其发病原因,并提出了常用的物理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原位杂交(ISH)等几种分子标记的原理以及在棉花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可用于建立品种的指纹档案,保护品种专利:对重要农艺形状进行早期鉴定,缩短育种时间;应用分子标记构建棉花的遗传图谱,提高育种工作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13.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常用的几种分子标记,并且概述了它们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应用的几个方面:(1)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建立及基因定位;(2)分子标记的辅助选择;(3)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4)品种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作物遗传脆弱性形成的原因,即有限的优良品种取代各种地方品种大量推广种植,而推广品种的遗传基础逐渐趋于狭窄。狭窄的遗传基础会导致作物大面积病虫害的发生而减产。最后提出了拓宽作物遗传基础的几种育种技术,为育种者和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盐胁迫对棉花的生理代谢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论述了如何提高棉花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对棉花的选择留种进行了局势决策。最佳留种部位与长期以来的棉花生产和育种中的选择留种实践经验相吻合,证明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指导棉花生产、育种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蛋白质为主的玉米遗传育种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以蛋白质为主的玉米遗传育种工作,讨论了玉米蛋白质含量,品质的遗传,玉米蛋白质含量,品质及玉米产量间的相关关系,玉米蛋白质含量和品质的改良技术。  相似文献   

18.
曾吉 《生物学教学》2012,37(4):44-45
本文将各地高考试题中的遗传题分为遗传推断题、遗传实验题及遗传育种题三类,并针对每类题型提出了相应的解题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云南松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在国民经济和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掌握其遗传育种研究工作现状,对今后进一步开展云南松的良种选育研究和培育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及生态建设优良品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总结分析了云南松在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工作及结果,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其遗传育种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海岛棉“Hai1”作为供体亲本,陆地棉“中棉所36”作为轮回亲本,构建的BC5F3:5陆海渐渗系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2015年、2016年新疆石河子和河南安阳4个栽培环境中的棉籽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等主要营养成分及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整齐度指数、伸长率等纤维品质性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揭示棉花陆海渐渗系BC5F3:5棉籽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性状之间及其与棉花纤维品质性状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BC5F3:5群体中棉籽主要营养成分及纤维品质性状均呈正态分布,棉籽油分与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基本接近轮回亲本中棉所36,超轮回亲本比例在35.49%~76.00%之间,群体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不同环境下棉籽油分与蛋白质含量、棉花纤维品质之间呈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棉花纤维品质之间呈正相关,故利用传统育种方法同步改良具有一定难度。筛选出四个环境下棉籽油分、蛋白质含量与棉花纤维品质均优异的材料各20个,为棉籽油分、蛋白品质与棉花纤维品质QTL挖掘及分子聚合育种等储备了大量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