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从作者思想、小说的写作背景、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命运发展等方面,分析解读《一个扑朔迷离的间谍故事》这部中篇小说的主旨,结论是小说以侦探传奇小说的驱壳,通过主人公群体的悲剧命运,揭露批判民众私刑这一社会问题,以引起社会和全体民众认清私刑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本篇论文是对迟子建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浅谈。笔者认为迟子建的这篇小说与其以前小说有很大的不同,不论是在描写社会黑暗、女性形象抒写还是对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上都比以往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杨春芳 《广西教育》2012,(29):59-60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及其社会生活环境。小说按篇幅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一般都是小小说,即微型小说。本文研究的就是苏教版教材中的小小说教学。  相似文献   

4.
《书写员巴特比》是麦尔维尔的一部著名中篇小说.小说主人公巴特比的悲剧跟时代社会有着必然联系.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各种因素的分析,来揭示巴特比这个文员的真正死因——冷漠残酷的社会,来说明仅仅靠个人的消极的抵抗是无法战胜这个吃人的社会的.  相似文献   

5.
中篇小说《杂色》因其独特的叙述模式和深刻的哲学思想在王蒙的小说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试从小说中透露出的相对主义哲学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精神自由对不自由的社会现实的审美超越层面,探讨庄子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对于王蒙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37):191-193
田山花袋创作的中篇小说《棉被》被誉为日本自然主义、私小说的开山之作,对日本文学史的发展意义非凡。小说主要描写了"新女性"的代表人物芳子,在时代巨变和思想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下,自我的觉醒和微弱的抗争。不幸的是,在男性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社会里,"新女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权力却依然无法摆脱被男性支配的命运,抗争也注定败北。  相似文献   

7.
据人民网消息,首届郁达夫小说奖12月7日晚在郁达夫故乡浙江富阳揭晓。作家铁凝、陈河分获短篇小说奖和中篇小说奖,叶广芩、乔叶、陈谦获中篇小说奖提名,毕飞宇、韩少功、朱山坡获短篇小说奖提名。首届郁达夫小说奖采取实名投票、评语公开的透明评奖方式。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  相似文献   

8.
中篇小说《扎涅塔》是亚历山大.库普林晚期佳作中的名篇,小说处处闪烁着库普林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光辉,体现了作者库普林对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的存在主题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首届网络小说大赛获奖作品中篇小说《装修年代》,以其独特的题材和视角以及人性深度的表现直面当今社会的多元现代性及其矛盾。小说题材新颖,深入问题尖锐,解读现象深刻。本文拟从题材.视角,人性深度三个方面分析小说揭示社会病态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0.
韩少功的中篇小说《爸爸爸》是寻根小说的典型代表。小说中人物的生活方式、小说的叙事线索和叙事视角造就了小说文本的神秘性。这种神秘性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与思考的空间,并引起对传统文化中神秘性的探寻。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20.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