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犯罪呈现犯罪率逐年上升、犯罪类型多样化等特点。大学生犯罪主要是后天原因造成的,其中常见的原因有人生观错误、价值观扭曲,道德良知泯灭,法律意识淡薄等。预防大学生犯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应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犯罪并不是孤立的行为和现象,造成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很多,其中心理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分析了青年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偏差形成的因素,并对大学生心理承受力与犯罪关联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犯罪的类型和原因,提出了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力,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呈现出犯罪人数增加、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主体范围扩大、女大学生犯罪比例增大等特点。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包括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方面。针对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应采取综合性的、科学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4.
雍莉莉 《考试周刊》2009,(42):216-217
大学生犯罪率的逐年上升.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为此,研究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和特点,探索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寻求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措施,是学校、家长、法律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随着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确立和实施.客观上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高校要采取各种措施教育学生,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性质逐步恶化,类型有所增加,手段在不断升级,人数急剧上升,严重影响着校园的安全与稳定。只有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现象的产生,才能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着重探索了在校大学生犯罪现象的趋势及特点、大学生犯罪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大学生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在不断加大,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与解决当代大学生的犯罪问题,是全社会的职责,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兴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何减少大学生犯罪,逐渐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着手,分别论述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的犯罪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归纳了大学生犯罪的主要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特点以及造成犯罪的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和个人原因,最后指出如何通过改善学校教育采预防大学生犯罪。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案件频繁发生,犯罪手段及类型也不断增多,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高校法制教育作为预防大学生犯罪的主要途径,承担着引导和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任,但一直存在看目标定位不准、教育内容偏差、师资队伍不足等诸多问题。在分析大学生犯罪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从准确定位法制教育目标、创新法制教育形式、完善课程设置、依法治校等几个方面探讨高等学校法制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增强法制教育实效性,以达到控制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结合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典型案例,探讨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心理规律以及形成原因,从而探寻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化解挫折与大学生犯罪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犯罪逐年增多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挫折感沉重是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当代大学生遭遇挫折的可能性增大了,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化解挫折,是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大招生,大学生犯罪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大学生犯罪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并对高校管理者提出了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中犯罪事件频繁发生,犯罪率逐年上升,日益成为干扰校园秩序、社会安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序运行的严重问题,越来越得到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其犯罪特点朝着暴力化、群体化、多元化、智能化、专业化等发展的趋势;犯罪原因也由传统的单一型转化为复杂型。其中,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原因。因此,预防与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不仅是亟需解决的一项社会问题,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所在,它需要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管理,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有明显增长趋势 ,而且犯罪类型向多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学生法律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是大学生犯罪最直接的原因。预防大学生犯罪教育是关键。“法律基础”课是一门针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思想品德课。为有效预防大学生犯罪 ,高校应该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对“法律基础”课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里不乏精英和骄子,他们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可是不经意的疏忽却使一些人触犯法律,身陷囹圄,不仅使父母、师长蒙羞,还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如何减少大学生犯罪,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着手,分析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和原因。一、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一)犯罪数量逐年增加据调查,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上升。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54.5%,2005年较2004年又增加了97.1%。(二)犯罪类型多样化大学生犯罪多以伤害型和财…  相似文献   

15.
一、我省大学生犯罪的类型分析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类型,是研究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及预防与控制对策的前提,意义十分重大。为此,我们课题组走访了我省有关部门,详细调查了我省1993~1997年大学生犯罪的情况(具体情况见下表)。我省大学生犯罪的表现形式复杂、种类繁多。大致有盗窃、抢劫、盗窃杀人、抢劫杀人、诈骗、赌博、强奸、奸淫幼女、流氓淫乱、恋爱杀人、恋爱伤害、嫉恨伤害、诽谤、放火、非法拘禁等。从违法犯罪的不同动机出发,可以把我省近几年的大学生犯罪分为财产型、性罪错型、报复型三大类。1.财产型违…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的日益严重,给社会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如何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大学生犯罪,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入手,对犯罪的原因加以分析,立求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是关系到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基本保证 ,只有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才能预防犯罪。所以 ,我们广大师生员工必须不断的探索、学习、研究大学生的犯罪原因 ,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使其减少犯罪 ,顺利成才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社会的建设者,可是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日趋严重。为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反思,本文通过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由于市场经济深刻地影响、塑造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以及大学生自我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等原因,大学生的犯罪趋势一直在增长,而且犯罪向多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得预防大学生犯罪。预防是减少犯罪的最有利的办法,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的珍惜,是对社会的责任。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司法机关和社会个方面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健康科学的,但不可否认仍存在信仰的多元化、非科学化、非理性化和世俗化等诸多信仰趋向。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信仰越来越现实化,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既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又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多重因素。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甚至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