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惊世之问,号称"钱学森之问"。因为钱学森的重大影响,"钱学森之问"成为世纪之问,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极大关注。后来,钱老又痛心疾首地说:"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相似文献   

2.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生前多次提到:为什么我们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特别强调: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3.
杨浩民 《成才之路》2014,(32):I0001-I0001
正钱学森曾针对我国大学教育的状况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我们学校教育人云亦云,一般化,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形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没有一所大学能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钱学森所说的"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就是解"钱学森之问"的技术层面的突破口。众所周知,每位学生都具有无限的创造力,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学校教育,应尽早做起。所以,培  相似文献   

4.
伴随"钱学森之问"被高调关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问题引起中国教育界的热议。讨论范围不仅包括大学,也包括中小学。那么,对"钱学森之问"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回答呢?我觉得,杰出人才的培养需要改革高考制度。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后期,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进入新世纪,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又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从"李约瑟之谜"到"钱学森之问",其实质都指向一个问题:创新人才成长需要什么  相似文献   

6.
佚名 《课外阅读》2011,(12):28-29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老先生时,钱老曾发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据悉,温总理曾为此认真求解,聘请  相似文献   

7.
<正>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学森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随后,就有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该如何解答我们这里姑且不论,民国时期出了一批"后无来者"的大师却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包括许多国学大师,比如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  相似文献   

8.
安恒华 《人民教育》2012,(Z2):57-58
钱学森先生曾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当接触并深入了解了孟照彬教授的MS-EEPO有效教育理论体系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效教育改革实验成果后,你就会发现孟照彬教授已经回答了这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先生的求学轨迹"跨越东西"。他曾说过,在他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北师大附中的6年,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几年。钱老认为,北师大附中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他在那里度过了一辈子也忘不了的6年时光。实际上,使钱老一辈子忘不  相似文献   

9.
2005年温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在考问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金起文 《教师博览》2011,(11):12-14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里钱老所说的实际上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在钱老看来,国家有了许多创新工程和计划,"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如何让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美国的经验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话题引入】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这一疑问。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老已驾鹤西去,他留下的钱学森之问如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老人生前一次又一次发出的天问,钱老所说的杰出人才是指在国内外科学技术前沿领域有过开创性或突破性成就、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人才。众所周知独创精神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而我们的现行教育重视对学生独创精神的培养了吗?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出像钱老所说的大批的杰出人才?这决定着我们的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命运。胡锦涛总书记  相似文献   

13.
观点     
《教育与职业》2012,(16):110+112
《人民论坛》大学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一年前在深圳"横空出世"的南方科技大学,把回答"钱学森之问"作为立校办学的使命:"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钱学森之问",南科大在回答,其他许多大学也在回答。大学回答"钱学森之问",既要眼睛向外,更要眼睛向内。具体到某所大学,眼睛向外,  相似文献   

14.
端木美 《留学生》2010,(12):40-41
敬爱的钱学森先生离开我们一年了。那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直苦苦萦绕在中国人民心头.成为一种可以称为民族伤痛的国问。  相似文献   

15.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数学教学中对人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钱学森教授曾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机智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数学教学就是指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  相似文献   

16.
"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决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在前不久进行的高等教育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向参加座谈的几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说出了上述一番话.  相似文献   

17.
<正>2005年,温家宝总理去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钱老感慨道:"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接着,钱学森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在钱老的眼中,民国时期培养出许多大师,他们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至今无人能超越。我们不禁思考,像钱学森、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华罗庚、冯友兰、季羡林这样的大师级人物难道只有那个时代才有?时势造英  相似文献   

18.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围绕在我国高校上空的巨大命题。2005年,时任总理温家宝去看望钱学森先生,钱学森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先生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成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在这之后,引发了社会广泛的讨论:我们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成规模的创新人才?对于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反思也一直不断发酵。这也成为许多大学校长持  相似文献   

19.
杨静  刘永飞 《考试周刊》2014,(16):167-168
钱学森先生生前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就是"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反映了中国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中国教育事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命题。本文对"钱学森之问"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其蕴含的中国教育问题,最终提出了应对策略,对当前的中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大学教育永恒的主题,又是我国当今大学面临的非常现实的问题.最近一次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前不久去世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据报道,从2005年起,病榻上的钱学森多次向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坦诚问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总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1]这一问题被称为"钱学森之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