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所不同,它是一种以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育。桂林医学院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过程中,通过厘清办学理念,明确办学类型和办学定位,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等措施,构建了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大格局倒逼高校凝练特色、分类发展、深化改革目标定位、以学生为本加快高等教育职能由教育型向服务型转变。立足学生消费者的服务型教育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高职院校应通过积极探索"订单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服务型人才培养体系,依托职业技能大赛重构服务型课程体系,搭建学校与社会协同融通平台完善服务育人格局,为服务型职能转变提供有效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试图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与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构等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表明应该根据大学教育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规律,充分调动师生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兼顾,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探索。  相似文献   

4.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新时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的关键衔接点,具有重大时代意义和引领效应。在高等学校分类发展体系下,拔尖创新人才也应积极构建分类培养体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命题是人才培养,在世界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高质量教学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在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促使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匡正科研崇拜与补救教学缺失,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地反思与探索。宁波大学阳明创新班基于交叉融合探索的“六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构建与优化具有中国特色精英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有积极的实践价值与启示意义。在当前国家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后,高等职业教育也应确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以深化中高职协同发展为突破、以产业学院为抓手、以职业本科教育为引领,推进技术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
本文指出了国内高校现行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和培养模式凝固化的缺点,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在借鉴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宜宾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宜宾学院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路;并对学院的课程体系设置、构建紧密型的校企合作体系、校内综合性实践基地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创新等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作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6.
结合高校实验教学管理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提出工程训练中心系统建设的定位与创新点,采取开放式运行机制,以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为中心,以数字化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和工程创新实践能力教学体系建设为基本点,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培养,加强工程文化、企业文化、创新创业等方面教育,形成我校发展特色的创新型工程训练中心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师范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发展,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关键是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教师的专业化。教育学专业作为教育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托阵地,为了应对面临的各种严重挑战,必须通过教育学专业改造,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合理定位专业目标,加大教育类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和促进教师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以实现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8.
2004年10月29~30日,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04年学术年会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本次会议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就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理论、途径与方法,国外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体系,高职教育学制改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定位、高职教育创新等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了广泛地交流、探讨。本对专家及论作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人才培养肩负着面向国际工程教育的光荣使命,实现面向国际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未来我国高校教育适应国际人才需要的发展方向。本文依照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学科特色,在介绍其工程教育的专业定位与培养标准的基础上,探讨和实践了我校适应国际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提出了保障国际工程教育培养质量的考核要素。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不断完善创业教育制度供给,充分发挥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和内涵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走自发内生的创新之路,满足社会需求,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和实践创新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制度供给具有良好的交互属性,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实现创业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交互、创业教育体系与学校办学定位的交互以及创业教育体系与社会需求的交互,其具体实施路径主要表现为:组织治理结构融入学校办学的顶层设计、课程体系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变革、评价机制凸显社会需求的满足。  相似文献   

11.
高职医学院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成分。办好高职医学教育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因地制宜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以明确办学定位,突出高职特色,努力培养适应基层卫生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创新、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医学院校生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着两难困境:法学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定位的矛盾以厦传统的法学教育评价体系和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评价体系的矛盾。在这样的困境下,电大法学专业应谊同时选择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两个发展方向,以解决发展带来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出发,阐述了高职培养目标的定位,从突出素质和能力两个重点,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三个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需建立激励保障机制以确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4.
实现独立学院办学主体转换的途径是独立学院确立自己的办学定位,并且建设与这种定位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体系。独立学院现阶段的办学定位是办好大众化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应用型人才。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增强教师的实践素养,培养和引进骨干教师组建教学团队。探索建构"大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要认真研究和借鉴工程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百万扩招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差异性定位是高职教育系统变革的重要环节。针对主体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新需求,采用关键指标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目标差异性定位的标准体系,基于差异性定位方向,开展人才培养目标多层次划分,明确不同主体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内涵,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全主体、全覆盖、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供有效模式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全面论述了民办高职教育战略转型中的"七个突破"、"七个创建",即突破外延式发展,创建内涵式发展;突破学科型办学定位,创建能力型办学定位;突破学科型人才培养目标,创建能力型人才培养目标;突破学科型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创建能力型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突破学科型培养模式,创建能力型培养模式;突破学科型师资队伍,创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突破"唯专业技能教育论",创建高职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突破"草莽式"办学行为模式,创建"法制化"办学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经历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师范教育结构调整以及教师教育体系开放化等一系列改革,但在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2010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新形势下,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要坚持"师范性"与"综合性"的融合,科学规划办学定位;以服务地方为宗旨,构建鲜明的办学特色;以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团队建设和特色科研为突破,大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构建具有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是变革教育观念,应对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条件保障体系方面对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澳洲TAFE模式是国际盛名的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特色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拥有科学统一的证书认证体系、严格的教师资格认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和灵活的教学组织管理。我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与澳洲TAFE教育的教学宗旨不谋而合,为借鉴TAFE模式提供了可行性。在我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立足本国国情,科学有效的借鉴澳洲TAFE"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工业4.0对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办学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技能型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错配、人才培养过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滞后性、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缓慢等问题成为广东高职教育适应工业4.0的发展主要掣肘因素。广东高职教育应通过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动态调控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策略来培养适应工业4.0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