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不仅涉及到翻译中语言表层结构的处理,更涉及到文化层面含义的处理。动物以其本身的形象特征赋予语言一定色彩的比喻意义,而特殊的文化环境又使动物类词语有了特殊的含义。而且,动物类词语的翻译尤其注重文化层面含义的处理,所以适当地运用归化和异化才能在翻译中恰当的处理动物类词语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黄晓丽  苏瑜 《海外英语》2011,(10):192-193
归化与异化之争在翻译界由来已久。从异化和归化的英语对应词的来源和内涵入手,可明确异化和归化的含义,使该术语的概念界定更加准确。异化和归化作为翻译策略,与直译、意译有一定联系,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涉及到语言形式和文化内容两个层面,因此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可以采取异化和归化互补的双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可以用归化和异化的方法和策略对语言层面的翻译和文化层面的翻译进行有效的处理。在一种民族语言尚未成熟时,侧重语言形式的异化和文化因素的归化,并以语言形式的归化和文化因素的异化为辅;而当民族语言走向成熟时,则应侧重文化因素的异化和语言形式的归化。同时以文化因素的归化和语言形式的异化为辅。两个层面的归化和异化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另外,应该尽量避免两个层面的归化和异化过度。  相似文献   

4.
归化和异化是双语转化中经常使用的两种翻译方法。长期以来,翻译理论中大量存在着主张归化翻译的倾向。翻译实践中归化译法也受到译者和译评者的偏爱。在奈达"等效"翻译理论的视野下,这种翻译方法不但是正确的,而且是必需的。然而,随着文化派翻译理论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能够反映翻译活动的本质、体现原语国家语言、民族文化特性的异化翻译应该受到重视和提倡。依据这种观点,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有意识地选用异化的方法处理文化含义丰富的词语。  相似文献   

5.
语言、文化和翻译三者关系密切,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近年来,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发展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研究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更重视文化的转换.归化和异化是处理翻译中文化问题的方法,也一直是译界近年来争论的焦点.对此,从文化角度出发,探讨评论归化和异化各自的作用和局限,以此说明异化方法在翻译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专有项和文化交流方面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6.
到目前为止,专门论述道教术语翻译方面的论文很少。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较为详细地论述了道教神仙术语英译过程中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的应用。文章首先论述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然后分析了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最后提出了异化和归化策略视角下道教神仙术语语言和文化层面的具体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翻译不仅涉及到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语言转换,更涉及到译者对两种文化的处理。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译法和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译法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译者在实践中应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结合翻译目的,灵活地运用异化、归化策略,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53):93-94
林语堂和辜鸿铭同以英文著述和汉语文化典籍翻译著称。本文以归化和异化理论在语篇和遣词两个层面分析林语堂与辜鸿铭英文著述及英译作品中中国文化负载语汇的处理方式。两相比较,林氏作品的更倾向语篇归化-词语异化,而辜氏作品则更倾向语篇-词语归化。他们在译作上对中国文化负载语汇的处理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对目前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涉及的中国文化负载语汇的英译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双语词典是沟通两种语言的桥梁,也是传递两种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双语词典中必然涉及到两种语言的对译,即两套符号的对应。双语词典编纂者在进行词典翻译时就不能将其简单处理为逐字对应的翻译,而要充分考虑如何用目的语更恰当、准确的地表达源语。归化与异化这两种翻译方法强调是从文化层面上来处理源语与目的语的对译,因此,本文将从翻译理论中的归化与异化角度,探讨为我国外语学习者广泛使用的几部英汉词典中的习语翻译,并将其总结分类。  相似文献   

10.
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交往日益频繁,语言翻译必然成为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但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往往令译者感到棘手.异化、归化是翻译的两种手段,对它们的争论一直是翻译界的焦点,但过去的争论一直停留在语言层面,现在已转移到文化层面.归化翻译掩盖了文化的差异性,而异化翻译保留了源文化的异质性,故在跨文化翻译中宜采取以异化为主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张健 《海外英语》2012,(8):162-163,171
归化与异化属于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更是文化层面上的一种活动,根本上说是文化交流。归化主要注重表现在纯语言层面;在文化层面上则应力求尽可能的采用异化。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翻译界一直把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方法看作是对立体,对二者的争论伴随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持续不断。本文通过分析归化和异化的概念,以及一直以来关于争论归化、异化与直译、意译之间的关系,对归化和异化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阐述译者在语言层面应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在文化层面应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思想。最后指出归化与异化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3.
谚语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语言符号。谚语的英汉互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的转换。从本质上看,翻译是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翻译。归化和异化是文化翻译中的两个重要的概念和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具体策略。在英汉谚语互译中如何实现文化内涵从原语到目的语的转换成为了判断译文成功与否的一条重要标准。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谚语英汉互译的文化策略,应以异化为主,走异化的道路,以便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翻译界对归化与异化的讨论很多, 特别是在文化移植中究竟应采取哪种翻译策略,国内外学者一直争论不休。笔者认为,归化与异化各有利弊,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互为补充。文化移植需要多种方法和模式,译者应对翻译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因素作综合的分析, 找到最佳的处理方案。在翻译的过程中把归化与异化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地使用它们,做到文化移植中的“妥协”,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意象的解读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穿梭于两种语言文化之间,不仅要达意,更要传情。达意在于语言层次,而传情深至文化层面。归化与异化作为处理文化信息的两种基本翻译策略,应辨证统一于整个翻译过程。在处理中西文化意象信息时,采取归化亦或异化,取决于译者的能动性选择,而最佳关联可以作为这种选择的一种依据与准则。我们认为归化和异化都各有道理,各有各的用武之地,不能绝对的摈弃任何一方。为了实现文本功能动态对等,在目的语中进行有效关联,本文主张使用归化策略;在遇到中西趋于融合的文化意象时则倾向于使用异化策略,既能保持源语文化的异质性,又能丰富目的语文化内容,加快文化融合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语言和纯文化层面上的异化和归化在翻译实践中总是而且也应该是“互补共生”的关系;译者在同一译本中可能偏重一种翻译策略,但绝非“从一而终”,而是交替运用归化和异化翻译。对鲁迅名篇《呐喊》的杨译本处理源语文化专有项所用翻译策略的个案所作的分析,可以支持以上论点。  相似文献   

17.
异化与归化从语言与文化两个层面考察译文在源语文化,源语语文规范与目的语文化,目的语语文规范的翻译取向,是文学翻译批评的崭新视角,本文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分析探讨了在翻译中如何把握汉语四字结构运用的度,提出在语言层面上四字结构归化的度可稍大一些,在文化层面上四字结构异化的度稍大一些这一论断。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源语和译语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上的转换过程.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的日益频繁,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就必须通过异化方法,尽量保留原作的民族文化特色,突出源语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在译语中建构源语的民族文化身份.同时,考虑到译文读者对源语文化的接受能力和译文的可读性,译者只能通过归化翻译对源语文化加以补充说明,使译文符合译语语言文化规范,以便达到交流与沟通的目的.翻译中的文化异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语言上的归化则是对译文语言表达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9.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研究中很重要的两种策略,而习语则是语言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它集各种不同修辞手法为一体。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化,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语言的转化仅仅只是翻译的表面工作,而文化信息的传播才是翻译的实质。本文对习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问题做了简单分析介绍,强调译者在习语翻译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力求准确、生动、畅达的再现原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89):81-82
翻译策略的归化与异化之争由来已久,在处理口译中的文化冲突时该采取何种原则和策略,一直没有定论。本文试图将外事接待口译中常见的文化冲突进行分类,并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分别提出翻译策略,指出面对具体的场景时,口译员应灵活采用两种策略,而且两种策略可以在语言形式和含义两个不同的层面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