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重视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演示实验的准备要全面,装置要尽量简化教师准备演示实验,从实验原理、使用仪器、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都要认真考虑,细节问题决不能疏忽。实验前,教师要亲手做一遍,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学生可能产生疑问的地方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切忌马虎。演示实验由教师独立完成,如果装置过于复杂、时间较长,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注意尽量减少辅助设备,使操作简便易行,突出演示重点。  相似文献   

2.
演示实验既是教师具体操作和缜密思考的过程,又是学生细心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演示实验是教师当堂的示范实验,它不仅体现了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是教师本身科学素质、治学态度的现身说法。这种以身施教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因而在课堂上要尽最大可能保证演示一次性成功。不过笔者发现,按照教材进行演示实验,即使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还是会经常出现  相似文献   

3.
王朝霞 《考试周刊》2011,(12):174-175
如何运用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来实现化学实验课的最优化教学,本文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一是教师演示实验方面,教师要使实验做到整洁美观,装置醒目;鲜明准确,重点突出;操作规范,速度适中;巧妙安排,富有趣味;运用多媒体,增强效果,从这几方面来实现教师演示实验的教学最优化。二是学生分组实验方面,教师要制定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实验课的指导和实验总结,从这几点来实现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演示实验,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操作的演示实验。演示实验能使学生具体地认识到物质的外表特征,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所需要的条件、现象和规律。它对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推导原理的真实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演示实验,还可以使学生模仿教师的规范操作方法,学习教师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养成严谨良好的实验习惯。因此,无论如何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做好演示实验,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课前要充分准备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如果不重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就会造成演示失败或实验效…  相似文献   

5.
潘慧绣 《考试周刊》2013,(32):135-135
现代物理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物理演示实验要行之有效,就要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即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以及实验后的分析总结都主动参与,演示试验才能达到形成概念、培养分析能力、获得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1 演示实验目的——明确化 若使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演示实验之前,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明确演示实验的目的,并且根据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精心准备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围绕目的要求处理好实验和讲课的关系,精心设计好演示的程序,适时地科学地选择好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和实验时机,并向学生提出观察的要求和思考的问题。在课前对于没有把握做成功的实验事先进行试验,使自己的实验操作规范、熟练,研究和摸索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实验成败的关键,做到心中有数,确保课堂中实验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7.
第一,在实验教学中,要做好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使学生清楚了解教师在演示什么?为什么演示这个实验?尤其要向学生指明观察的重点和观察的方法,即观察什么,和怎么观察。如忽视这一点,学生就可能被一些次要的现象所吸引,或以好玩的心情来对待教师的演示实验,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要观察的主要现象上面,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化学实验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又可将学生实验分为边讲边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实验习题。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演示实验可以用于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边讲边实验是课堂教学中与讲授新知识紧密配合、与课堂教学讨论相结合的学生实验,这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但需要教师很好的组织。学生分组实验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并加强上课时的组织指导。教师对实验习题要给以重视,它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马清河 《中学理科》2006,(10):58-58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认为实验内容简单,以前做过或曾看见别人做过;还有的是怕麻烦。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教学的大忌.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是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第三是掌握演示时间,注童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第四是教师要考虑除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外,还可以适当补充哪些小实验,或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蒸发吸热这一问题时,教师可用方座支架、小烧瓶、细玻璃管、有色水和小烧杯等组装一个伽利略气体温度计,用它来演示蒸发吸热现象比直接用普通温度计演示现象清晰、直观。第五是要考虑在演示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能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思考、讨论来获得新知识.要做好演示实验,必须做到选择最佳时机;实验力求明显直观;教师要精心准备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演示实验之一。教材演示实验存在以下不足:实验结果误差大:温度变化度数可能在橡皮塞内而无法读数;装置保温效果不好;操作较繁琐。因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改进,使实验操作简便,效果良好,以适合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  相似文献   

12.
要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必须做好几方面工作:①演示实验要精心准备。要做好演示实验,就要在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准备。②演示实验要真实可靠。物理教学的本身就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保证过程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对失聪学生来说特别重要,因为我们的学生基本上是通过感官来获取知识的,因此,要尽可能保证实验的成功;要正确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根据不同的演示内容选择不同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吴永新 《化学教学》2000,(1):21-22,23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克服困难,挖掘条件进行实验教学.一、加强演示实验的教学演示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做演示实验的每一步,都是一个示范操作的过程,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学生好模仿,因此,教师演示不仅要规范,还要熟练、有条不紊、从容不迫,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实验课前,我总是认真做好预做工作,掌握好实验成功的条件和关键,对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时间等作好精心充分的准备.每次演示实验前先向学生…  相似文献   

14.
一、忌课前准备不充分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认为实验内容简单,  相似文献   

15.
束军波 《教师》2012,(25):79-7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往常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如今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往往处于一个不太受重视的地位。很多时候,教师更愿意用讲实验的方法来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显然是应试教育思想的后遗症。要知道,在实验教学中.其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也会促使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一系列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要充分重视实验教学的地位,努力改进实验教学,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一、优化演示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通过适当地演示,可以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操作过程,还可以让学生更加集中精力去观察实验现象.进而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积极地思考和探索。那么,怎样才能够优化演示实验呢?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中既包括实验知识原理的准备.又包括实验器材药品的准备;另一方面,教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在化学实验中,如果没有事先明确实验目的,这样,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就会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只是看了“热闹”,而没有看出“门道”。例如,在演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如果教师没有事先明确实验的目的,这样,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只会把注意力放在镁条燃烧时产生的耀眼光芒上。而不会认真观察镁条燃烧以后的生成物、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烟雾等现象。而如果教师在实验开始之前,事先明确实验的目的,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过程。这样.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更容易观察到一些有用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6.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应做到:演示实验要有明确的目的;演示实验要明显和直观;演示实验要力求简单可靠,并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所选演示实验要富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7.
王燕 《四川教育》2020,(6):64-64
实验操作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实验课不能走过场,教师要追求高效课堂,紧扣环节,问“本真”。—、准备。实验课要求教师做好实验的预设与演示。教师要明确实验成败的条件和关键,还要估量出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时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好课中巡视和指导。教师应制定指导计划,向学生讲明实验重点和操作技巧,规划好巡视路线,有效地保证实验有序进行,避免实验课上“乱哄哄”。  相似文献   

18.
1.准备不充分演示实验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有的教师轻视课前的准备工作,以致在课堂上演示操作时手忙脚乱,“缺这少那”,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还有的则是怕麻烦。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教学的大忌。教师在课前应首先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是要在课前反复操作,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努力做到课堂上万无一失,不因一盒火柴、一根玻璃棒或一支试管夹而影响实验。2.实验目的…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套制备二氧化硫漂白性实验的密闭性实验装置,该装置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可防污染,非常方便教师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20.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但有的教师不重视实验教学。实际上实验教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无论是学生实验还是演示实验对物理课的教学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演示实验的课前准备问题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要注意掌握演示时间,以及与教学进度的配合,另外教师要考虑除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外,还可以适当补充些小实验,或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还要考虑在演示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二、实验中操作的规范问题物理教师在演示实验中必须做到操作规范标准。操作规范的标准是指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标准。教师不经意的小习惯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规范操作,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而且会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三、实验用语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问题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阐述实验过程和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