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课程体系目标进行研究,分析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发展的时代特点,优化社会体育专业素质教育课程目标体系,提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目标方向,使课程目标体系建构符合高校现代化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历来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决定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法,根据认知心理学维度的体育知识分类,深刻分析了认知心理学维度的体育能力本质;以高校学生体育能力培养为出发点,论述了认知心理学维度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相关问题,以期对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对20世纪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目标发展历史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特点的分析,认为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目标从内涵上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文化的、社会的等多种目标,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及综合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汪艳  王晖  汪贺东 《体育世界》2012,(12):85-86
高校是人们在学校学习的最后一站,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导思想为依据,从体育课程的社会、学生等需求主体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出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应把终身体育的思想放在首位,并对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提出了目标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等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制定科学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构建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课程体系;编写适应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要求的体育教材;建立高素质的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一贯制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构建、内容衔接、实施方法、评价方式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探析一贯制学校体育课程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当前一贯制学校体育教学面临体育课程目标与课程建设衔接不畅、体育课程内容层次不连贯、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学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机制亟待更新等困境。提出如下路径:以培养体育素养为核心,确定课程目标;搭建衔接小、初、高阶梯式课程内容体系;创新与整合教学实施手段,因材施教;重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从而构建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的一贯制学校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与研究新课程目标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正负两面影响,研究认为:新课程目标体现了人体的"三维健康现",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促进了高校体育课程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指出新课程目标与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不匹配;高校体育课程中"终身体育"教学目标并未实质性地得到落实;部分课程目标可操作性不强,很难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实施等负面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在课程编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指导体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现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存在的缺陷,通过文献梳理、历史借鉴、综合考量与逻辑推理,重新构建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为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研究认为:(1)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要求,是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的理论依据,为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指明了方向;(2)重构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提出了体育修习、健康促进、思政品德领域目标,突出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学科特征,凸显了新时代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顶层设计;(3)重构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上承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下接学校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及活动,符合学习层级理论并同普通高中课程目标有效对接;(4)重构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有效落实,在学校体育各项活动中切实贯彻,具有理论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周桂芹  张志勇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4):476-477,469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新颁布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顺应了我国体育教学目标的发展趋势;提出体育教师在实施课程目标过程中,要注意各领域目标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目标定位教学,有重点的给予落实.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程目标论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夫力  洪毅 《体育学刊》2001,(1):122-123
阐述体育课程的基本含义,其包括体育学习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时数、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概述现代体育课程目标的思想核心及其理论依据与基本构成;分析确立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制约因素,要述确定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模式及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普遍关注的战略性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提出并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体育素质结构的五大组成部分,以及体育素质对当代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体育素质的对策,为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以确保高校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泸州医学院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中,围绕"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意识"的指导思想,对我院体育教学课程结构进行了大胆改革,对课程设置、内容结构等加以调整,并通过教学实验研究表明:新课程结构下的体育教学成效显著,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能切实保障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教风的涵义入手,运用逻辑法、演绎法和分析法对高校体育教师给予定位,结合文献资料法论证得出高校体育教师教风的构成要素。在对这些基本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高校教师教风对大学生以及体育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可尝试借鉴的教育学理论入手,结合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在对高校公共体育教材设计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客观论述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高校公共体育教材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与体育教材内容选择的目标,并就高校公共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基本类型以及结构模式进行尝试性的探讨,最后提出高校公共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逻辑推理法,并根据教学实践经验,从逻辑学的角度对术科非语言教学法进行探析。研究得出非语言教学法的概念及内涵与外延,进而阐明非语言教学法的各种特点和教学中的注意事项。以此推动术科教学教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探讨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在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方式、课外实践活动和自主学习方式上体现特色,并且实现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有体育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同时提出体育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希望能够明确体育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需求,构建适合体育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推动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戴兵  茅善琴 《福建体育科技》2002,21(6):52-53,61
在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和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高校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缺陷已成为阻碍高校体育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发展步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能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加强学习 ,改变观念 ,在知识结构、体育教育能力与体育教学能力、继续教育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等素质方面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8.
张浩 《体育科技》2014,(2):134-13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与学"中的观念滞后性、目的矛盾性、方法错位性和过程敷衍性等凸显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转变观念、明确目的、创新方法、重视过程等改革路径,为新时期高校体育教与学的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学校体育面临许多难题和困惑,体育教学的目标狭窄,教学的形式过于单调枯燥,教材结构没有质的变化,教学改革力度不强,一个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教学模式尚未形成,至今未能把握高校体育多种功能的定位。因此,面临新世纪即将到来,我们必须对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本文试图根据南京林业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对我校面临新世纪的体育课程计划与全方位的改革思路,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大学校园扩建、高校合并优化以及后勤服务社会化等多层次的变革,已逐步形成一所学校多校区、学生公寓园区化、学生公寓远离主教学区,教学与公寓分区建设的全新校园格局。由于体育教学部门尚未意识到学生从主教学区返回园区后,园区已成为学生课后从事锻炼和活动的重要场所,相关改革措施滞后,使园区体育与体育教学脱节。将园区体育活动纳入课外体育锻炼学分管理和大学生素质教育拓展计划,在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学校团委等多部门指导引导下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乐于参与的外部运动形式组建以组织为主和参与为主的学生体育团体,逐步健全学生参与园区体育活动的评价体系,有效地将学校体育教育寓于大学生园区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