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德育"之"育"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把“教学“(“德育类”课程除外)排斥在“德育工作”以外。表明这个《规程》,算不上是“德育规程”。只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规程●从“德育”之“育”的角度看来,有效的“德育”至少应包含教育、训练与感化诸成份●从非理性的“德育”向理性化“德育”的转化。是近代以来“德育”演变的大势所趋。这种”德育”,着眼于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个性),并发展其社会性,力求唤起学生理性的自觉  相似文献   

2.
影响中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的因素主要包括:传统的教学观念;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教师的数学观。加强中学数学课德育渗透,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点”: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点”;联系社会现实,寻找与数学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塑造教师人格魅力,把握感化学生的“切入点”;定期开展数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点”。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型社会形成过程中,如何以浓郁的人文气息、鲜明的价值关怀真正引导学生自主步入实践殿堂,培养其学习追求的道德责任,是高校的历史使命,亦是高校德育人性化实践的发展趋势。然而高校内部德育整体融合观念的缺乏,德育目标指向与价值功能的偏离,对学生主体性的忽略等严重制约了人性化德育的实施。为此,本文提出:一是要拓展德育视野,将德育与整体教育融合,全面确立教师教育者主体地位;二是要转变德育观念,将德育目标指向教育对象的道德智慧的培植与开发,努力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三是改革德育模式,“德育过程生活化,生活过程德育化”。在独立性向整体融合性、说教感化型向实践互动型转化过程中走出一条高校德育人性化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仁"为核心内容,以"礼"为外在形式。培养君子是孔子德育的主要目标,孔子德育的方法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平等性等特点。学校教育应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进行德育教育要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因材施教,注重感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原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过去的德育的一个弊端,就是教师充当唯一的主体.学生则被当作单纯的客体.所谓“教育”,只是教师讲,学生听;所谓“启发”,只是教师“启”,学生“发”;所谓“感化”,只是教师“感”,学生“化”——一句话,教师操纵一切、主宰一切,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导致不少时候学生只是表现上接受、行动上应付,内心深处却是启而不发、感而不化,甚至厌烦、反感、抵触.因而德育的实效性不大.品德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将社会规范化、将社会文化中善的东西内化为学生的品德素质.只有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发挥了主动性、积极性,自觉吸收和同化教育信息,这种内化才能很好地实现,品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奏效.几年来,我在组织高中班会活动的过程中,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学校德育的低效局面一直以来备受诟病,德育形式单一、知行脱节是其重要原因,如何才能走出德育困局?笔者认为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先感化后教化,先“动之以情”,继而“晓之以理”,最后“立之以德”,让道德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达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7.
所谓“活动课”,是指学校教学任务之外的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适合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们知道,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要素组合的复杂的运动过程.在德育过程中,无论是道德规范的传递,还是人格感化的影响,都要在各种活动和交往中实现.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影响,作为外部因素都要通过学生自身参与活动和交往,  相似文献   

8.
邹丽君 《中学文科》2008,(3):135-136
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指出,“心罚”,扭曲人性,认为对有过错的学生要从“心爱”的角度进行教育;“心爱”如清泉甘露,能拯救心灵。并提出摒弃“心罚”,用心爱播撒甘露感化学生,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必须处理好语言训练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本 )是这样阐述的 :“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德育是教师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是教师认真备课、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的结果。语文课的思想教育重在感化 ,而不是说教 ;是画龙点睛式的‘点’到为止 ,而不是滔滔不绝的微言大义 ;是点滴输液式的‘点点滴滴在心头’ ,而不是洋洋大观的系统教育。”遵循以上原则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渗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指出,“心罚”,扭曲人性,认为对有过错的学生要从“心爱”的角度进行教育;“心爱”如清泉甘露,能拯救心灵。并提出摒弃“心罚”,用心爱播撒甘露感化学生,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分别承担学生学业和德育建设任务,是高校人才培养核心的两个管理服务部门。两个部门应紧密围绕学业学风建设,注重工作交融,形成整体合力,一体化培养学生,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信仰教育是当前我国实现发展的迫切要求,走出当前学校德育实效上实质性低迷状况的有效途径,就是把信仰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并行动起来,切实把信仰教育贯彻到学校德育中去,帮助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义信仰。  相似文献   

13.
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德育工作者在观念上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时代性,把国际意识、市场经济意识、民族文化等融入学生的德育之中。要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实际安排德育内容,做到循序渐进。讲究德育的途径和方法的艺术性,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实施全方位、立体的德育方式,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提高思想素质的主渠道,承担着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初级人才的重任。要想更好地搞好学科建设,必须通过调查,深入了解德育学科的状况,结合在校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的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倡导研究性学习,加强实践锻炼,从而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治国方略的重大提升。它包含着丰富而博大的思想内涵,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新世纪建党执政、治国育人的治本上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理应深入学习和理解并领会这一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课堂。要从教学实践着手对思想道德修养课进行全方位改革,使“以德治国”思想进课堂,使学生“入耳、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16.
家长和老师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因此,我们着力创设德育氛围,指导施教方法,努力使家长、老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在德育实施过程中,要把做人教育置于德育的突出位置,着力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自尊、自信、自主、自立”的人文素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能力。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动力保证,也是塑造大学生健康和健美的教育平台。高职院校要通过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注重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机结合,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最终促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考试舞弊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不道德的行为。部分学生平时不重视学习;心态不平衡,盲目跟从:讲义气、为缓解家庭困难;一考定胜负的考试制度,对舞弊行为查处不严等是大学生舞弊的原因。为了杜绝考试舞弊,要加强考试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加大惩戒力度、改革考试制度、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考试。  相似文献   

19.
成艳萍 《天津教育》2021,(1):184-185,188
义务教育阶段是开展德育的关键阶段,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实施德育的重要课程,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端正学生正确价值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行和心理素质。本文以政治素养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分析探讨了小学科学教育中德育导师育人的教学路径,期望对提高小学科学德育效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浅谈德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职业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做好这一工作既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必须具备较全面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在方法上要注重点面结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以语文教学为主、德育为辅进行教学,要注意用人性化的方法感化学生,更要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