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农业,是人类本身的存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曾明确地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  相似文献   

2.
<正>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往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恩选集》第一卷第32页),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抓住了生产和需要这一对范畴来说明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的。需要引起生产,  相似文献   

3.
需要是激励的源泉。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我们应当首先确定一切人类生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方面;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4.
1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而且它们是人类生存和一切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其中作为前提需要,排列在最前头的“衣”,就是文化人类学中所谓的衣服形态。衣服模式的传播、衣服形态的沿革、衣服观念的民族特征,在文化人类学的意义上,无不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思想价值观念和社会审美  相似文献   

5.
生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阶级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多变的过程,因而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种的。各种动力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但在多种动力之中,生产斗争是根本性的动力,它体现如下:(一)生产斗争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是从劳动开始的,有了劳动便开始有了人类。没有生产劳动便不可能有人类,也不可能有人类社会。一旦停止了生产劳动,人类和人类社会就会消失。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表明,它既是阶级斗争史,又是生产斗争史。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依赖生产斗争,以生产斗争为前提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明确地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二)生产斗争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唯一手段,是发展精神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需要是激励的源泉。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我们应当首先确定一切人类生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  相似文献   

7.
论物质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利益和需要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具有多方面的需要。人们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延续后代,首先就有创造和享用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此外,人还有发展自己的体力和智力的需要,学习科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将经济活动称为人类的“第一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1页)。可以说.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活动不但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中有没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恩格斯指出:“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法国人和英国人尽管对这一事实同所谓的历史联系了解得非常片面(特别是因为他们受政治思想的束缚)。但毕竟作了一些给历史编纂学提供了唯物主义基础的初步尝试,首次写出了市民社会史、商业史和工业史。”(《马恩选集》第一卷32页)这就  相似文献   

10.
后勤工作既有同生产力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因此,它是两重性的统一体。正确认识后勤工作的双重性,对于构筑后勤管理新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曾经讲:“我们首先应该确定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  相似文献   

11.
<正> 《终结》是恩格斯晚年写作的重要著作,著名的哲学基本问题理论就是在这部著作中提出和阐发的。那么恩格斯为什么要在该著作中提出这一理论呢?或者说哲学基本问题理论在《终结》一书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长期以来理论界忽略了这一问题的研究。 关于写作《终结》的主要目的,恩格斯本人曾作过说明:为了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这实际上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的心愿。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时期就开始了这一工作。他们在一八四五年就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的形式首次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但由于多  相似文献   

12.
历史教学和地域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地域概念实际上就是历史空间概念。据一些学者认为,它大致包括下列内容,首先为历史活动的地理位置;其次为历史活动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活动与一定地理条件紧密相联系的社会环境。因为一部历史其实就是人类的活动史,而人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地域空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如果以朝代的演变作为时间的存在,那么人所活动的地域  相似文献   

13.
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社会生产分为两种,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页)在这里恩格斯十分清楚地说明了两种生产都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首先要有生活资料,否则,人类就无法维持生存。同时,一个人的生命又是有限的,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有种的繁衍。由此可见,人类和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进行两方面的生产,任何社会,任何历史阶段,这两种生产都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4.
自从斯大林发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以来,几乎所有的哲学教科书和哲学词典,都把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为;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推广运用。去年经过修改重版的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仍然沿用这种提法。我们在多年的哲学教学中,碰到不少学生提出质疑;如果象书中所说,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而创立的,那么第一,先有辩证唯物主义,然后才有历史唯物主义;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只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不是马克思主义完整的世界观。这该是合乎逻辑的结论。然而这两点结论并不是正确的。因为它们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历史事实,也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有关论述的原意。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写作《费尔巴哈论》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批判施达克对费尔巴哈思想的理解。恩格斯在正式评析"费尔巴哈哲学"主题之前,先讨论了"黑格尔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原因在于,恩格斯要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澄清和阐明两个层面的前提:第一,深层的批判前提,费尔巴哈为什么需要施达克保护,为什么施达克通过"唯心主义"的定性就能达到保护的目的;第二,批判的直接前提,既然施达克用来"保护费尔巴哈"的根据是"唯心主义",那么施达克意义上的"唯心主义"是什么,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真实内涵又是什么。理解了这两个理论前提,就能明白恩格斯《费尔巴哈论》的批判逻辑。  相似文献   

16.
人类传播方式的嬗变及对现代传播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际的信息传播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人是社会的动物,共同的生产劳动造成了互相依赖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彼此必须交流思想、传播信息,从而产生了传播活动。 人类最初的传播活动,只能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共同的劳动,出于人类求生存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依、住以及其它东西”,①物质无产的发展,既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又为人类提出了精神交流的要求,人们要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并要协调和处理好这些关系,就需要获取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了解周围事态的变动,于是就出现了信息的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17.
概述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合著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共产党宣言》中宣布: 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后来,在马克思逝世的次年,也就是一八八三年,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德文版所写的《序言》中,进一步说明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恩格斯说:“《宣言》中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  相似文献   

18.
历史作为教育的内容,是在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从广义上来说,自从有了人类以后,先民为了维持和延续人们的社会生活,使新生一代更好地从事生产劳动和适应现存的社会生活而进行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教育,都是历史教育:在人类学家关于原始部落的描绘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教育情况:年长的氏族首领向其族员讲述家谱和亲族关系,氏族的英雄业绩,生产知识和风俗习惯。 孔子把《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材,传授弟子,其中《书》就  相似文献   

19.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研究人类社会各个不同阶段上的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在各种不同的社会中,人们结成各种不同的生产关系。毛泽东同志指出:“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①政治经济学需要对各种不同社会的生产关系及共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因为:第一,只有首先经过对各个社会所特有的经济规律的考察之后,方才能够了解适用于一切社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把“生产”看作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而生产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三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其中的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都进行了系统研究,但是,由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对于精神生产只作了一些纲领性、原则性的研究与论述,没有留下专门的理论著作,这就为后人的研究留下了巨大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