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玉新 《政治思想史》2011,(2):34-59,199
17世纪初东亚社会转型期间,思想家朱舜水、水户藩主德川光国及属下水户学创始者,将以仁为核心、道德为本的儒家传统文明投放到体制上,试图创建一个史无前例的虚君政治的新思维体系。此探索对反思德川幕末意识形态之变化、其后的日本近代化之崎岖以及对清末中国政变之影响,均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一、日本职业介绍事业之沿革德川时代之「桂庵」或「口入屋」,就是今日之职业介绍,故日本之职业介绍事业,实创始于德川时代。但此时之职业介绍工作,为私人一种营利事业。明治三十九年,东京市芝区之救世军本部,设置职业介绍所,因此职业介绍就成为公益事业之一了。其后各慈善团体提倡经营,其数量日渐增加。明治四十二年,内务省以公款资助六大都市内各职业介绍所,并奖励新介绍所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58页注释①:“……德川幕府设在江户,但习惯上称‘德川幕府’,而不称江户幕府。”此注似欠准确,容易引起歧义,因为在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的幕府,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基于此,注释应改为:“……德川幕府设在江户,为‘江户幕府’,习惯上又称‘德川幕府’。”可以避免歧义。“德川幕府”又称“江户幕府”吗?$山东省鄄城县实验中学@王志华  相似文献   

4.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第一任君王(征夷大将军),他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代,扫平群雄,开创历时三百六十余年的长期政权,而以七十五岁高龄逝世.  相似文献   

5.
德川时期的日本儒学无论是对社会生活的渗透,还是对知识分子的教养乃至思维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是在德川政权的建构中占据了重要的思想空间。儒学从德川家康起被德川几代的政治家们推向政治舞台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赋予浓厚儒学色彩的尊王攘夷给予幕末维新志士摧毁德川幕府的思想力量,这正是日本知识分子在儒学文化中挖掘出的文化资源演变成的文化力。儒学在日本封建社会结束和近代国家建立的历史运转中找到了自己生存的空间明治政权又一次选择了儒学。  相似文献   

6.
德川时代的武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川时代的武士无疑也是德川时代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本文认为整个武士阶级既是荣耀的特权统治阶级,也是脆弱而贫穷的统治阶级,同时又不是土地所有者阶级.一、荣耀的特权统治阶级德川时代的日本社会,依然处于军事封建贵族统治之下,等级森严,排列和巩固了全、农、工、商这个日本封建社会的金字塔。立农工商之别如同男女老少幼之别一样,都是绝对不能转换的.“近世社会是以土农工商的身份制度为基干的社会,武家是基本的统制阶级”[1].立即武士,是军事封建贵族和绝对的封建统治阶级.当时日本约有武土础万人,加上他们的家属约有200…  相似文献   

7.
日本明治维新时,在1868年曾发生大规模国内战争(因1868年是农历戊辰年,故又称“戊辰战争”)鸟羽·伏见之战是这次国内战争的第一场战役,也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战。鸟羽、伏见均系地名,在京都西南郊。因战斗主要在这两地进行,故称鸟羽·伏见之战。 1868年1月3日(农历庆应三年十二月九日)以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等为首的倒幕派,依靠萨摩等藩的兵力,成功地实行“王政复古”政变,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在4日举行的新政府会议上,又决定让德川幕府最后一任将军德川庆喜“辞官纳地”,即辞去将军职务和交出全部领地。德川庆喜根本不想服从。因为这等于放弃  相似文献   

8.
1853年,美国人培里率舰叩开日本大门,结束了德川幕府长达两百多年的锁国时代。在此之前,美国人曾多次试探日方态度,企图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商贸关系。美方的行动从最初的个人贸易活动,发展到后来的官方通商请求。但可惜的是,基于种种原因,美国人始终未能"和平"敲开日本大门,才最终决定以武力迫使德川幕府屈服。  相似文献   

9.
1867年的"大政奉还"事件结束了德川幕府长达265年的历史,但这并不意味着德川家的销声匿迹。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之后,德川家被贬为藩,迁至骏府(后改名为静冈)。该藩虽然仅持续4年,却一度成为日本的文化中心,对近代日本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论文旨在考察静冈藩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项举措,并探讨其对近代日本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鉴于战国时代"下剋上"频频发生、武家社会秩序混乱的现实,为避免重蹈覆辙,德川家康及其后来的历代德川幕府将军依靠强权对大名势力进行了重组,在幕藩体制下,依据与德川将军关系的亲疏,把全国近270个藩分为亲藩、谱代、外样三种类型,对其分而治之,以建立德川家族的稳固统治,保证幕府对全国的核心控制力。但各地大名、尤其是那些外样大名仍然对幕府具有潜在威胁。因此,对大名进行有效管控,是消除危及幕府统治隐患的重要任务。颁布法令严加约束,通过改易对大名进行惩罚与威慑,令大名参觐交代以强化将军权威,摊派军役削弱大名实力,是保证幕府政治稳定的极具实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17世纪在日本出现的儒学新学派古学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孤立的本土自生的。这不但有悖历史真实,更有走向建构狭隘地域民族主义之危。通过对原始文献的交叉求证可以发现,在明末事古学办昌古社、后成为德川幕府水户藩主德川光国宾师的朱舜水对日本古学创始人山鹿素行与荻生徂徕从宋儒转向古学有重大影响。山鹿素行与舜水有密切的交往,在古学方面的主张与舜水雷同。荻生徂徕转向儒学,则受到朱舜水的著述、伊藤仁斋的启发、仁斋门生及舜水门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明治维新的功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明治维新的变革 (一)废除封建制度明治维新开始于十九世纪中叶的1868年。其变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 第一,推翻了统治日本近三百年的德川政权,建立起以天皇为中心的新政权。德川政权是十七世纪初依靠武装力量征服全国而建立的军事政权。德川将军手下的近三百名大名都得到了分封的领地,并将其作为藩土来统治。所以,德川政权在政治上采取的是封建制度。这个封建制度,采取了士、农、工、商四级的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欧洲近代文化的传播始于八代将军德川吉宗时代,因以荷兰语为主要媒介,故称“兰学”。 欧洲文化是和天主教一起传到日本的。由于日本天主教徒笃信“平等”教义,威胁了等级森严的德川幕府统治,而信仰新教的荷兰商人从中挑唆,德川幕府于  相似文献   

14.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第一任君王(征夷大将军),他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代,扫平群雄,开创历时三百六十余年的长期政权,而以七十五岁高龄逝世。  相似文献   

15.
德川时代的农民也和幕落体制一样,颇具特色,引人注目.本义拟从以下三方面论述德川时代农民的基本状况和独特之处:由世袭的土地占有音阶级,(2)统治者竭力保护的阶级,(3)两极分化的阶级。一、世袭的土地占有者阶级在德川时代,暮藩领主都聚居城市成为过着双重都市生活的寄生者,工商也被集中到城市,农村中可以说完全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尤其是在德川时代前期。农民占全国总人D的80%以上,在上农工商的封建金字塔身份等级制度中,排列第二,他们大体上分为:占有土地的本百姓和无地农民两部分。德川将军继承丰乐秀吉的检地政策…  相似文献   

16.
井原西鹤(1642—1693)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杰出的小说家、著名的俳谐诗人.1682年,他用散文形式创作了《好色一代男》,并以此为嚆矢,写出了一系列表现浓厚的市民意识的作品,由此而建立了“浮士草子”的小说样式,奠定了江户时代社会小说的基础.后人称他为“江户时代的莫泊桑.”17世纪初,日本大封建领主德川家康(1542一1616)在诸侯争夺权势的斗争中获胜,就任征夷大将军,在江户(今东京)建立幕府,称德川幕府.从此,全国由分裂归于统一,一直延续到1868年明治维新.史称这个时期为德川时期或江户时期.德川幕府采用一系列统治措施,对广大人民实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并参照中国封建社会的秩序,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四民制”,即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武士居“四民”之首,其上层享有各种特权.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完全处于无权地位.手工业者和商人是“四民”中的最低等级.随着城市的扩大和商业的发展,商人作为一个新兴的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虽然身分低微,但拥有巨额财富,可以任意挥霍.因此,疯狂地追求金钱和享乐,便成了他们生活的唯一目的.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商人文学产生了.它在诗歌、戏剧、小说等方面逐渐取代武士文学而成为这个时期的文学主潮.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幕府统治时代;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的社会经济和锁国政策;李成桂建立的朝鲜王朝;16世纪末朝鲜社会矛盾激化,1592年和1597年日本两次大举进攻朝鲜;李舜臣和邓子龙;巴布尔建立莫卧儿帝国;阿克巴和他的改革;奥朗则布和他的宗教政策.2.思想教育(1)通过了解李舜臣、邓子龙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2)通过学习16至18世纪的亚洲,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时期东方世界的历史进程明显落后于西方.  相似文献   

18.
幕府末期,长期的闭关锁国致使德川幕府在政治和经济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严重削弱了日本的海防实力,德川幕府的统治式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乘机频频叩关, 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正式开国。  相似文献   

19.
日本学者认为,日本作为大君外交体制的中心,把周边国家和地区视为夷狄,要求他们作为附属国称臣纳贡,从而形成了"日本型华夷秩序"。而事实是,为了打破在东北亚处于孤立境地的不利局面,德川幕府在建立之初努力寻找在华夷秩序内的合理定位,除千方百计接近明朝之外,还想方设法恢复与朝鲜的外交关系。在外交交涉失败之后,德川幕府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不再是华夷秩序完全成员的客观现实,被迫自我定位,构建了所谓"大君外交体制"。这种观点的理论依据具有很大的虚构性,与历史事实大相径庭,是必须加以克服的。  相似文献   

20.
《招生考试通讯》2008,(4):46-46
一位同学在参加一次模拟考试时,看到一道是非题“……德川家康先以大阪夏之战,之后又以冬之战消灭了丰臣家……”最初,他是打“×”的,但是再次检查时,突然产生疑问:“奇怪!季节的顺序是春夏秋冬,所以夏之战应先发生才对”,他越分析思绪越混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