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管媒体如何融合,内容依然是根本。传统媒体如何主动融合新媒体,做好内容建设?江南都市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013年6月,江南都市报推出生活周刊《江南星期6》,这是报社实现“产品多元化”的一个“试验田”,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宋法刚  毛家武 《传媒》2010,(11):70-71
在都市报迅速发展的今天,都市报在提高新闻报道和发行服务质量的同时,通过周刊吸引了大量读者,有效提高了报纸的发行量和竞争力.报纸扩版、改版成为一种风潮,各种周刊,如汽车周刊、教育周刊、时尚周刊、房产周刊、读书周刊、家居周刊纷纷亮相,每一种周刊与其说对准的是细分读者,不如说对准的是细分广告商.周刊不同于普通新闻版面的生产方式,使广告新闻化依靠都市报周刊风行起来.  相似文献   

3.
在2013年传统纸媒经营形势吃紧,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在传统经营和内容建构上,纷纷探索新媒体转型之际,楚天都市报编委会发扬平媒优势,紧扣潮流脉搏,在2014年2月下旬改版之时,以16个常规版的大手笔,打造时尚生活消费周刊《I尚周刊》,践行了"责任媒体百姓情怀"、"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宗旨,提升了楚天都市报的时尚度、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增强了广告吸纳能力和造血机能,同时也为《I尚周刊》成为都市报新的报道品牌、活动平台、盈利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1998年7月22日,<江南都市报>开办了"市民热线"栏目.主要职能被概括为"我倾听、我传递、我沟通".由于定位准确,市民热线开栏后广受读者欢迎,成为<江南都市报>最叫得响的品牌,并受到其它媒体的关注.一家地方报纸的栏目能受到如此好评,原因在于该栏目对于建构"和谐社会"有着深刻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都市报越来越成为报业市场的主体,经营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周刊的集束效应越来越为广告客户重视,从而顺延形成一股周刊经济的热潮。  相似文献   

6.
随着都市报越来越成为报业市场的主体,经营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周刊的"集束效应"越来越为广告客户重视,从而顺延形成一股"周刊经济"的热潮。  相似文献   

7.
王宣海 《青年记者》2012,(36):52-53
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创新和改进以提升舆论引导力?2012年8月,由江西江南都市报策划发起,联合上海新闻晨报、陕西三秦都市报、河北燕赵都市报共同推出的"喜迎十八大,革命圣地行"大型采访报道活动,遵循新闻规律,按照"走转改"的要求,把重大主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末,作为新闻报道的补充的副刊"变身"各行业周刊在平面媒体上百花齐放.一时间,各类报纸都向都市报看齐,开设了生活类周刊版面,以期在这块"乐土"上施以肥料,结出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9.
新闻策划上的高度 "喜迎十八大"的宣传报道,与其他主题宣传不同,其要求更高、分量更重,因此,内容策划、报道形式应出新出彩、不同凡响. 如何出新出彩、不同凡响?2012年初,《江南都市报》在总结2011年度工作、部署2012年度工作时,就将"走转改"与"喜迎十八大"的主题宣传进行组合,列入计划开始谋划,总体要求是要有高度.《江南都市报》集思广益之后,形成一个初步方案,借中国都市报研究会的平台和自身影响力,借鉴纪念建党90周年主题宣传的模式,与湖南、湖北两省都市报合作,策划"赣湘鄂老区行".  相似文献   

10.
白红义 《新闻传播》2010,(6):47-47,49
近年来,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为代表的一批主流都市报加入深度报道队伍的行列.开创了都市报深度报道的新局面。在借鉴和学习周报周刊深度报道经验的同时.都市报的深度报道也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与周报周刊相比.都市报深度报道的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有待通过政策机制的完善进一步提升其报道水准。  相似文献   

11.
今年5月中旬以来,江南都市报的行风评议"市民热线"引起了全省群众的广泛关注,江西省建设厅、国税局、地税局、教育厅、交通厅、环保局、民政厅、国土资源厅等8个厅局的厅局长和所有班子成员,先后光临江南都市报"市民热线",直接倾听基层群众的呼声。随同厅局长们前来的,还有各职能处室的处长及省会南昌市的相关局领导。江南都市报"市民热线"室的两部电话铃声不断,许多群众由于电话太忙打不进来,便赶到江南都市报直接向有关厅局领导反映问题和情况,出现了室内热线火爆、室外接待来访群众不断的景象。对读者反映的问题,能够当场解决的…  相似文献   

12.
李荣峰 《传媒》2015,(5):34-35
2010年6月20日,《京华时报·公益周刊》正式创刊,成为国内第一份都市报公益类周刊,它致力于整合国内公益力量,为所有爱心人士打造立体化宣传平台,传播先进公益理念,助推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京华时报·公益周刊》每周一随主报一起发行,每期分为八个版面. 都市报公益周刊,随主刊发布,联合公益组织策划相关公益活动,报道公益新闻,助推平民公益事业,打造读者、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之间的互动平台,立足全国或地方,发表独特观点,站在不同层面关注公益,坚持群众路线,散发着浓厚人文气息,已经成为我国公益新闻的重要构成.  相似文献   

13.
《楚天都市报》近年十分注重深度报道的打造,每天属于深度报道的新闻题材占本土新闻的三分之一以上。为打造深度报道品牌,2013年1月18日,《楚天都市报·深读周刊》(以下简称《深读周刊》)正式创刊,每期8个版报道,分别以"纵深""调查""热点""人物""发现""观察""揭秘""文化"等10多个栏题轮换呈现,先后推出一大批影响较大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4.
宣岚 《新闻世界》2008,(8):74-75
随着都市报越来越成为报业市场的主体,经营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周刊的“集束效应”越来越为广告客户重视,从而顺延形成一股“周刊经济”的热潮。如果经营性周刊能让读者具有定位阅读习惯,它就能诱发读者的潜在消费意识,形成局部的广告促销优势。  相似文献   

15.
温州都市报推出时尚休闲定位的<第六天>周刊三年多以来,具体版面和栏目的设置经历了很多次的调整,而"百业丽人"栏目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直保留的栏目.163期<第六天>周刊的封面,除了主题策划外,基本上固定以"百业丽人"周刊为封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同时颇受读者肯定的栏目风格.  相似文献   

16.
和众多的都市报一样,新快报创刊13年来,一直面临着“要成为什么样的媒体”和“能成为什么样的媒体”的选择,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新快报在当前传媒业存在着明显的同质化现象的背景下,经过缜密的筹备,于今年5月推出《大道周刊》,每周日出版16个版。 作为一家都市报,新快报在过去的很长时间,以受众数量最大化作为自己的市场价值诉求。《大道周刊》的问世,是一次从根本上摆脱传媒同质化竞争泥潭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12,(11):5
9月6日,随着《三晋都市报》3000期的到来,由《三晋都市报》携手联通太原分公司打造的省内首张云报纸正式与读者见面。"图片会说话、报纸动起来。"据介绍,《三晋都市报》云报纸,是将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与纸媒相结合,读者通过手机客户端拍摄报纸刊  相似文献   

18.
《江南都市报》是中部欠发达地区都市报品牌建设与创新发展的成功范例,其迅速崛起与持续发展,既缘于对都市报先驱办报理念的继承,更在于其对本土报业环境与受众市场的研究、对办报理念的创新。归结起来,其成功主要由于两点,一是坚持"百姓立报、生态办报、品牌强报"的办报理念,打造并坚守品牌特质;二是不断发展"自办发行、广告代理、多元化经营"的创新思路,强化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9.
动态     
《京华时报》创办艺术品投资等周刊《京华时报》最近将视线聚集在艺术品投资和金融两大领域,推出了《艺术品投资周刊》和《金融周刊》,以吸引艺术界、投资界和金融界的读者群。《艺术品投资周刊》逢周三出版,每期八版,包括封面、评述、人物、焦点、投资、市场、收藏、视野等内容。作为都市报中首份将艺术品投资周刊化的报纸,该周刊将本着"纵览艺市、服务收藏"的理念,遵循新闻性与可读性兼具、专业新闻通俗表达的原则,聚焦绘画、书法、摄影、设计、装饰、  相似文献   

20.
王从茜 《声屏世界》2013,(10):156-157
随着传媒业进入多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泛媒体时代,广告业也进入策划时代。楚天都市报广告部一直锐意创新,充分研究市场及客户心理,不断推出创新活动和创新产品,坚持创造产品价值,让客户心甘情愿来买单,其策划的不少创意活动都已经成为楚天都市报的重大品牌活动,也成为广告经营的一道利器。百花齐放争相创新以地产事业部为例,在连续几年高见报量高回款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仍保持了见报300余万元的增长同比增长6%,市场份额从去年的40%进一步提升至43%。在传统媒体影响下滑、地产广告竞争日益激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