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是指可用于出版的历史、民俗、知识、信息等方面的资源,它蕴藏在历史文化传统之中,存在于社会文化状态里,贯穿在整个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创造过程之中,是出版的基础、选题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文化出版是一个国家、一个历史时代最重要的中介载体,历史与当下的一切都反映在出版物当中.每个国家、每个时代由于政治、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等各种原因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质,具体表现为出版的文化制度、职业伦理和道德素质等诸多外在特征,从一个历史时代刚性的出版法规到出版物的装帧、封面设计等产品形态,再到出版群体的精神追求,都是时代出版特质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3.
张琋媛 《出版参考》2017,(11):66-69
中国少儿出版重镇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近年“跨界”探索江西历史文化题材出版,形成了一定产品线布局与社会影响力.它立足江西文化历史资源,时刻了解时代脉动,与主旋律共振开发选题;顺应时代潮流,凸显少儿出版特色,以“轻出版”的书态形式呈现江西历史文化;编辑出版制作讲究,名家作者阵容与强有力编辑团队深度合作,打造特色板块精品.这也给专业出版社在竞争激烈、发展多元的出版情境下如何拓展自身提供了深长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传承中档案资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自己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得到扬弃和发展,对当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记录着中国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档案资源,是无法与中国历史传统、中华民族文化相隔绝的。我们需要置身于历史文化传统大环境中,对档案资源的建设问题进行理性的思索。在全球文化出现均质化趋势的今天,如何理解和认识文化的多元性与民族性?如何把握档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如何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去规划档案资源建设?本文立足于这些问题展开论述。一、…  相似文献   

5.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内容上说,人类文化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内容:从形态上看,则包括表演文化、影视文化、造型文化、出版文化,等等.文化是出版的特殊属性,出版业如果失去了文化这一内核,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记者:您怎么理解档案、档案工作与文化建设的关系?苏远明:档案作为历史记录,是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载体,是开展历史文化研究、加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文化事业,具有文化存贮、社会教育、文化传播、知识生产、资政决策等特殊功能,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采取  相似文献   

7.
作为职业编辑,设计与策划选题是他的首要任务.从广义上讲,选题就是选问题,这是从事每一个职业的人都要面临的首要任务.从狭义上讲,选题就是选内容,就是选择符合出版条件的文化课题与知识课题.但是,不管是从哪一种意义上来理解,选题都不仅仅是一个主动选取有用信息与有用课题的过程,而是包含着文化创新的含义在内.所以,文化创新就是选题本身所包含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8.
杨军 《出版科学》2009,17(4):44-48
出版文化产生于人类的出版实践活动之中,是一种集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观念与制度在内的整体性文化,是文化理论运用于出版研究的成果。出版文化研究拓展了出版学的研究领域,有助于我们对出版活动内在机理的揭示,是一个宏观的出版研究新思维。当前国内出版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非常突出,需要运用新的研究范式予以弥补、加强。  相似文献   

9.
《蒙古秘史》是一部反映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文献资料.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它不易为读者理解,人们都称其为"天书".现代汉语版《蒙古秘史》(新华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特·关布扎布、阿斯钢译)的策划者,大胆地承担起把"天书"变成普及读物的任务,使此书在出版后的第十二天就开始重印,迄今已重印3次,创造了几十万册发行量的纪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文化工业”现状是处于历史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二律背反的复杂语境之中的,这就决定了当今中国的大众文化除了依照商业准则,成为一种类似西方模式的“文化工业”外,还不能忘却今日中国文化独特的人文主体性、启蒙性与社会历史深度.事实上,“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是幽深复杂的,本文主要解读该学派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歧义以及这一批判理论的结构复杂性,以期为我们理解“文化工业”现象提供更确切的知识佐证.  相似文献   

11.
赵玉 《编辑之友》2005,(4):75-76
古人云: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学习对于编辑工作者至关重要. 首先,这是编辑职业责任的需要. 众所周知,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文化、经济、商业、教育等各个领域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变化着,新学科、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知识的更迭令人目不暇接.作为文化传播工作者的图书编辑,肩负着向大众传播知识、传播文化的使命.如果仅仅靠在校园中学到的知识,不去及时了解和学习这些新事物、新知识,显然很难承担这一使命.读者的需要和欣赏口味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编辑着不更新知识,更新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而是以陈旧的出版理念指导出版,图书题材雷同、内容陈旧、知识不新、形式单调,那么,读者怎会有兴趣眷顾这样的图书!更妄谈传播文化与知识的使命了.  相似文献   

12.
大学出版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内在互动、和谐和交流,外在的战略与合作关系,是产生和发展新的观念和思想、科学、情感创意,进行产业化、集约化的一种社会文化创新活动方式;大学出版机构与所在的大学的共同存在,是一种内在、互生创新激情和创造动力的特殊的知识社区。  相似文献   

13.
翻译出版与社会历史语境是一种“互相建构”的关系,在研究翻译出版的过程中有必要将其置于宏观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上海译文出版社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初出茅庐即锋芒毕露,三十余年来始终紧随社会发展的历史足迹,在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20世纪90年代的全面市场化以及21世纪以来由市场主导到多元分化的出版环境中一直处于国内翻译出版领域的领先行列.从译文社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高质量翻译出版的背后所体现出的对于时代、市场以及社会品位等要素的高层次追求.  相似文献   

14.
《陕西档案》2013,(5):25-26
档案是文化的母资源或重要资源,档案工作承担着资政、存史、育人的重要文化功能,档案文化产品历史知识深厚,内涵深刻,参观、阅读它是一种高层次的辜受。档案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5.
地方文化是整个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中华文化是分母,那么地方文化就是分子。近年来,《三门峡日报》大打地方文化品牌,尝试以文化带动观念,把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科学文化结合起来进行大力宣传,不仅很好地普及了地方历史文化知识,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陕西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厚,这是人所共知的一个事实.作为陕西省社会资源的一部分,陕西历史文化已成为陕西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对于陕西电视业而言,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也是一笔极为丰厚的财富. 一、陕西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关于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相似文献   

17.
出版职业精神与先进文化的内在协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是一种文化建设,出版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先进文化.出版的理想在于职业精神与先进文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印刷术的发明以其技术革新极大地推动了出版进程。经历千年积淀而形成的独特印刷文化,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传播,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印刷术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文章聚焦印刷的技术文化一体性,从“印刷文化”术语所蕴含的标准化批量复制及文本固定保真特征切入,以具体文献史料为基础,阐述了印刷出版在推动知识文化普及、促进中华文化域外传播等方面的重要历史贡献。数字时代的印刷出版将为中华文脉赓续远播、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9.
李铁锤  王莹 《新闻知识》2007,(11):33-35
作为当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再现媒体,中国电视文化既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同时也是这一时期的历史见证:一方面,可以从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语境来观察和阐释这一时期的电视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一时期的电视文化来理解和分析这一特定时期的社会语境。这就决定了电视文化必然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和发展而不断演变和转换。  相似文献   

20.
出版是人类选择、记录和传播文化的重要方式,也因此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全球范围内,文化的演进及传承、传播模式和发展路径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当下,以社会学视角重新思考出版的本体论与认识论问题,对构成当代出版事业、产业的各种不同要素及其结构性关系进行反思,能够帮助人们推进媒体融合时代下文化与出版的互动,呈现媒介环境下出版的进路与出版文化转型的广阔图景,为阐释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播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考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