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散文集《陶或易碎的片段》全书共分"记忆的刻度"、"泪水中的故乡"、"城市的疼痛"、"行走的脚印"四个部分。在这本散文集中,作家用优美而抒情的文笔为我们描绘了贵州沿河土家族地区的水光山色、人物事件、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民族风情,是贵州沿河土家族地区一部具有地域文化的人文小百科、乡土史诗。我和刘照进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生长我们和养育我们的地方都是祖国的老、少、边、穷地区。眷恋中的不满,穿越后的困惑  相似文献   

2.
散文集《穿裙子的云——童年记忆》是梅山文化沃土里长出的歌。她以对童年生活的深情追忆为主旋律,以梅山风土人情的诗意表达为和声,以渗透着梅山巫风的神奇书写为最独特亮丽的青符。作品中那些令作家铭记至今的记忆碎片,经过作者的调配与架构,谱成了带着梅山文化韵味的歌。因此,散文集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品位。  相似文献   

3.
题词     
巾帼不让须眉,这是我读了奉荣梅散文集《浪漫的鱼》后的第一感受。我们读惯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散文,觉得男子写文化散文、写历史散文。正中了其襟袍和胸怀。而女子写文化散文、历史散文,写得大气磅礴,写得义理充沛,写得风云流动,我先前是没有见过的。奉荣梅这本散文集让我惊讶,原来女子也有这等襟袍,这等胸怀。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文章结构、措辞运用及其深刻的内涵,展示朗吉努斯所表达的崇高美在文本中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5.
季栋梁的散文集《人口手》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及乡土人生的悲欢离合,其乡土情结更多地表现在乡土文化与历史、人性的复杂结合上,它连接了乡土与文化,也沟通了精神与内心.  相似文献   

6.
《蓝调江南》是金曾豪先生的一部童年状物类散文集。本文主要指导学生如何阅读状物类散文,结合地方特色唤醒学生的童年记忆,以读代写,指导学生写作此类文章。  相似文献   

7.
潘年英的散文集《我的雪天》没有宏大叙事,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纵观作者的创作脉络,他的作品抒写了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对民族文化消失的忧伤以及由此带来的失落感和拯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精神家园的情怀,具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澜简介:1968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先后任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主持人,现任阳光文化影视公司董事局主席。出版有散文集《凭海临风》。  相似文献   

9.
韩少功的《山南水北》是一本乡土散文集,其中,作者的个人记忆是一务贯穿始终的潜在线索。该散文集里,那个叫做“八溪峒”的乡土社会在作者眼里是诗意盎然的,也是传奇神秘的,他对那片土地的情感态度以至他习惯性的文化批判视角都烙上了他个人记忆的印痕。《山南水北》是作者对自己生命的又一次抒写。  相似文献   

10.
王小波散文集《沉默的大多数》,通过话语理论与文化、政治、实践三个角度进行整合性的剖析,对王小波散文话语的时代意义进行尝试性的探索,对其独具的话语特色进行详尽的解析。  相似文献   

11.
庄锡华的《斜阳旧影》,是极富审美价值的历史文化散文集。它以选择对历史的诗意沉思的方式,以南京的地域文化的空灵与厚重,显现了理性与诗性相交融的魅力,标志了"文化散文"写作的新的突破,达到了以地域为题材的文化散文的新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2.
1990年代中国大陆散文的文化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代中国大陆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的理论活动,总体上是适应着199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需求机制的更新和调整而展开的;在一部分学院派写作者供着“文化散文”、“学者散文”等文学市场品牌,构筑起精神自疗的虚拟世界的同时,大量活跃在一般社会文化圈层中的文学写作者,也托庇于各各兼具市场品牌和文学旗帜双重功能的新散文概念而蜂拥到了散文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散文非虎构的体裁属性遭到了正反两面的瓦解,这使得从1990年代的中国社会文化空间里凸显出来的阵势浩大的散文家群像,以及被公认为1990年代中国大陆散文佳作范本的少数作品,最终成为199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在启蒙和反启蒙的力量兴替序列中跃入新阶段的隐喻形式。  相似文献   

13.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具有重要贡献。它的作品已不再是词句或语段形式,而是文已成篇,其理论思维、叙述方式,实为后代政论散文之滥觞;它的文章体式多样,文体区别已开始形成;它的在记言中穿插叙事,在叙事中记言,叙事为记言服务,记言以事为纲的作品,次序清楚,首尾完整,富有表现力,成为记叙散文的先导;它的语言虽然“佶屈聱牙”,古奥难懂,但选词造句,精炼要约,开后代散文词约意丰传统的风气之先,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则又表现出作文的技巧性,对后代散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畅岸的散文集《流年》总体上显得拙朴大气,浑然天成。他的历史文化散文以一种新的历史眼光和现代意识,追寻飘逝的文化诗魂与生命激情,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而他写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系列的散文,则充满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此类散文文体特色并不鲜明,可称之为小说化的散文。  相似文献   

15.
余光中是台湾当代文坛的著名的多栖作家,他以其独特的散文创作理念指导着他的散文创作,对台湾文坛乃至整个华语世界的散文创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试图从其散文创作理念出发,探讨余光中独特的散文理论、对台湾散文的创新以及其散文创作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开先为明"嘉靖八才子"之一,以其传奇、散曲的成就著称于世,为明代北派曲家的代表,同时又兼善诗文,有诗文集《闲居集》十二集。其诗浅显朴野,不求华艳,不循格律,信手放笔;其文透彻光明、委屈详尽。较之戏曲,更直接地表明了李开先崇尚天然活泼之趣、随笔随心、不尚虚饰的诗文主张,也更真切地展现了他积极用世的抱负、愤世嫉俗的悲慨、暗老豪杰的遭际以及民胞物与的情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论余秋雨散文的双重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余秋雨主要散文作品的解读可发现其独特的双重对话特征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散文再度受到重视 ,是因其作品中流布着中国气派 ,她在创作中找到了表现人性、人情的契合点 ,机智的叙事风格又使其作品活泼灵动。这些 ,使张爱玲的散文具有独特性和鲜明性 ,更具有了散文的现代品格。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初期,迟子建开始活跃于文坛。30年来,她在小说和散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充满"诗的意蕴"的语言、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内容使其散文呈现出非同寻常的艺术魅力。文章以迟子建散文集《北方的盐》为例,从作品的言语表现风格入手,结合各种修辞手法在叙事写景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分析其散文呈现出的朴素自然、柔美细腻和含蓄温情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20.
赫哲族作家孙玉民的散文作品中描述和呈现了赫哲族冬季捕鱼生活的地方性知识,在"不浪费的人类学"视野中,作为本土话语书写的赫哲族作家作品呈现出文化主体的主体权与表述权和谐统一的民族志特征,本族群的作家作品是该族群民族志"不能浪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