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案例背景与意义我们身边开设了很多博物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能很好地去利用,非常可惜。我校在进行"开发博物馆文化资源建设美术校本课程的研究"的过程中,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博物馆来组织学生去探访,让学生进行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体验,让学生感受不同的美术学习过程,并且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吸收更多的知识技能,接受更多的中国文化熏陶。说到中国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丰富。我们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传统医药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我们  相似文献   

2.
廖伟  林洁 《中国德育》2014,(19):56-57
正重庆闹市中心古老的清真寺旁,坐落着重庆主城区唯一的民族小学——重庆精一民族小学。学校坚持"多元一体,惟精惟一"的办学理念,恪守"学如浩瀚,求其一精"的校训,百余年的育人积淀,让各族儿童在民族校园传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以生活化、体验式的教育活动达成文化育人,让孩子们在民族校园中逐梦成长。打造体验式"博物馆"校园行走于百年精一的校园,各种开放区域、生活场景让各族儿童流连其间,博物馆式的校园让孩子们时刻接受中华优秀民  相似文献   

3.
文化资源在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衔接作用使博物馆与创意产业的结合可行而且必要,这表现在博物馆影响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博物馆经营意识、市场需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方面。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有利于博物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是一个有着历史性的、功能复杂而庞大的建筑物,一方面它与众不同充满文化艺术性,一方面它又要接受不同审美经验和不同文化欣赏者的检阅和考验。导向标识设计的审美表现力是发挥信息传达功能和审美效应的途径。博物馆环境导向设计不但要体现设计艺术的人性化的美,而且要体现设计功能的科技的、理性的美。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是承载一座城市历史记忆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传递地方文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公共空间。在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构建中,博物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空间叙事、物件叙事与记忆叙事中可见博物馆并不缺文化育人的丰富元素,其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中也蕴含着文化育人功能,有必要从历史记忆深耕红色文化内容、馆内与馆外深度融合延伸文化育人形式、依托情感驱动提升文化传播品质这三个方面拓展和宣传博物馆的文化育人功能,为博物馆的文化价值研究与育人功能拓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强,走进博物馆接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博物馆的服务也面临着严峻地考验.因此,博物馆要充分发挥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职能就必须在探寻服务对策方面多下工夫,本文就这方面问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点击     
博物馆免费开放应成一种文化共识11月6日,湖北省博物馆正式开始免费开放。该馆是湖北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有馆藏文物20多万件,其中包括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盖骨等珍贵文物。据悉,为了实行免费开放,湖北省政府出资3000万元,用于补贴博物馆门票收入和日常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状元博物馆是目前唯一一家以展示状元文化为己任的,兼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俗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中国状元博物馆坐落于"中国第一状元县"——安徽省休宁县旧县衙遗址上。整个博物馆由三大展厅、状元文化广场和状元文化报告厅等三大部分组成。中国状元博物馆馆藏554件状元文化类珍贵藏品,其中,休宁状元黄思永殿试试卷、乡试题目刻印实帖、洛阳状元胜迹图、御赐休宁状元黄轩"福"字匾、御赐休宁八品顶戴军功牌和御赐休宁状元金德瑛"福"字立轴等为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唯一反映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展示现代农业资源和技术成就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馆内资源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与首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农业博物馆里的发现一课的联系尤为密切。农业博物馆的展  相似文献   

10.
虽然博物馆一直以社会机构的姿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但是博物馆介入社会文化议题的讨论却是非常晚近的事情。尤其在最近几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中,"社会"一词频繁出现。作为社会公共空间,博物馆背后的哲学内涵与角色定位使其不仅缅怀过去,而且体认现在,瞻望未来。为了更好地介入社会文化议题,博物馆应当立足于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的基本功能,敏锐地洞察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带来的挑战与启发。这不仅有利于博物馆自身生命力的完善与延续,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推进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姜巍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147-148
博物馆作为保藏、陈列、研究、展示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实物以及自然标本的文化教育事业机构,是向广大观众传递信息、传播科学文化、传播历史知识,并通过众多珍贵的实物使观众得到艺术享受,更重要的是通过博物馆这一平台把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人。拟通过理性思辨与工作实践,对博物馆在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平台作用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2.
文化自信关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是各类教育的应然目标。博物馆教育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其自身具有培育青少年文化自信的良好属性,而且我国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也为博物馆教育的广泛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使得通过博物馆教育培育青少年文化自信成为可能。校馆融合可以作为优化博物馆教育的主要途径。其中,制度融合是博物馆教育优化的前提,课程融合可以为博物馆教育的优化提供载体,空间融合可以为博物馆教育的优化提供实践场域,师资融合是博物馆教育优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陕西教育》2008,(6):F0003-F0003
为了充分发挥我省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认真落实《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文物局关于把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动员全省中小学生更多地走进博物馆,接受生动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塑造人格,提高素养。  相似文献   

14.
一、以社会效益作为最高标准 中共中央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我国文化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要求必须把社会效益作为最高标准”。博物馆的社会效益,笔者认为就是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实物标本,让观众在观摩、鉴赏之中接受教育,提高其文化素养,丰富其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是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博物馆文物语言的英译实践应当顺应文化传播之需,英译过程应当是对博物馆物理结构、博物馆交际规范及展出方与参观者心理这三大交际语境的动态顺应过程。译者可以通过把握顺应性模式对博物馆译文语言作出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北京武术奥运会即将来临,这是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国武术文化的最佳时机.而武术文化博物馆对于国际友人在短时间内了解武术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提出了建设武术文化博物馆的设想,并对相关事宜作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7.
孙琳  曾莉 《文教资料》2011,(35):71-72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橱窗,在展示城市地域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崇高的社会使命,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作者使用调查分析的方法,以南京纪念遗址类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总统府)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孙中山纪念馆这三个场馆进行了调研并分析了南京纪念遗址类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刘青  黄淀一  陈晓丽 《大学生》2015,(Z1):62-63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是我国建设较早的,以民族文物为收藏、展示和研究对象的一座民族学专业博物馆。馆藏有各个民族的服装服饰、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宗教器物、文献、乐器等文物。赫哲族鱼皮衣赫哲族,是55个少数民族中唯一以捕鱼、狩猎为谋生手段的民族,赫哲族的鱼皮衣颇具特色。为什么赫哲族使用鱼皮作为制作衣物的原料?现在普遍被接受的说法是:赫哲族居  相似文献   

19.
就客家文化传承而言,两岸客家地区为具体推动客家文化保存及推广工作,并向国际社会展现客家文化多元面貌,都积极在各地建立客家文化园区,或各式各样的客家博物馆。像台湾苗栗铜锣的"苗栗客家文化园区",已经于2012年5月12日正式开幕,除营销客家文化之外,亦希冀"让全球看见客家"。中国大陆客家地区,早就建立许多县级以上的客家博物馆,营销各地的客家风情。两岸各地客家博物馆或客家文化园区成立后,都讲究持续经营,也都要探索客家博物馆的定位、愿景、营运内容、发展计划、组织编制,以及采用何种经营策略,以达成"认识客家、欣赏客家"的目标,这是两岸客家博物馆经营目标的主轴。一个博物馆的持续经营,主要仰赖长期积累的大量珍贵收藏品,藉由深入掌握复杂而多样化的文物及其相关知识,以提供民众系统性、创造性的文化想象空间。博物馆的搜藏工作内容与经营策略,各有其特色与重点,两岸客家博物馆应该加强交流,从各自博物馆设立的宗旨、定位、愿景、内容发展等方面,加以比较观摩,藉以深化两岸客家文化交流,有助于两岸的和平发展,共同弘扬客家文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博物馆事业正面临着从计划封闭式管理向公益开放式管理的转变。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其教育要体现时代特色和大众化,走进社区和学校,充分发挥博物馆促进大学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要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