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3 毫秒
1.
舆论监督中传媒的责任是“监”还是“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批评了我国舆论监督中存在的一种现象,即传媒习惯于以某种权力代表的身份报道需要给予批评的事实,而不清楚传媒的基本职能是监视或监测环境,不具备行政督察的职能.文章认为,舆论监督的主体应该是公众,传媒在这种监督中显现舆论主体的力量,保持监视状态而非介入式的督察,这样做有利于正确地履行传媒职责,并使其行为具备合法性,减弱事实的敏感度,减轻传媒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李轲 《当代传播》2015,(1):36-38
在当前的政治传播视域中,一些地方官员的形象严重"脸谱化"或"污名化",而且由于传统政治文化与官方传媒议程设置的双重作用,地方官员陷入政治伦理化与伦理政治化的悖论。重塑地方官员的良好形象,需要官员群体开展公共关系营销活动,去其"标签化",提升领导力。  相似文献   

3.
传媒职业经理人的概念在通常情况下被定义为一般意义上的媒介管理者.也可以称为媒介经理人,其内涵指媒介组织中专业化、职业化的经理阶层.是组织中包括占据着上至总经理。中至各部门主管,下至行政、经营部门的业务骨干等特定职位,以及其他承担贡献部分高水准专业人员在内的所有成员。而更多学者则将普通行业中对“职业经理人”的定义结合传媒行业来界定“传媒职业经理人”的概念,他们认为传媒职业经理人应该是接受过专业培训,有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较强版权交流等市场领域核心方面素质的媒体经营人才,他们深谙经营管理之道,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公共事件频繁发生,数名官员引咎辞职或被罢职,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对于此类事件的报道,新闻传媒第一时间传达事件发生的原因、进展和处理结果,对负面事件的有关责任官员开展行政问责、反映舆论、调控舆论,充分体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行政权属于公权力中重要的施行权力,是新闻舆情监督的重点对象。美国第三任总统Thomas Jefferson认为,政府的权力务必受到公众的监督,以遏制其迈入腐败,而公众监督政府通常是运用报纸来实现的。我国的报纸先行者梁启超把监督政府作为报刊的重要作用,新闻专家徐宝璜也曾经提出报刊能够"代理人民而监督政府"。  相似文献   

5.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正在改变着中国的传媒生态,调动了普通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但社会化媒体在促进公众舆论构建的同时,由于其信息传播方式、用户特点、技术特性等因素,也限制了公众舆论的形成.要想实现社会化媒体在公众舆论中的应有功能,应从有效监管信息传播通道及内容、规范公众信息传播行为、加强与传统媒体的渗透融合三方面寻求变革与突破.  相似文献   

6.
张娥 《新闻通讯》2010,(6):62-63
传媒退出,指传媒作为市场的运行主体,由于行政原因或市场原因彻底退出传媒市场的行为,作为世界上传媒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传媒退出机制相对成熟和完善。而对美国传媒退出机制的探索,对我国建立报业和广电业的退出机制有着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反垄断背景下寡头传媒与FCC的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完全竞争的传媒市场中 ,寡头传媒的垄断地位将随着管制的放松和传媒的并购日益加强 ,使得本来程式化和市场化程度很高的文化工业及其产品的差异性缺失 ,从而损害了公众的利益 ,而代表社会福利、广播利益和政府管制行政授权的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却显得力不从心 ,倾向于放松管制 ,实施所谓的“解法”运动 ;寡头传媒与FCC在博弈 ,FCC在广播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做着摆钟运动。  相似文献   

8.
周海燕 《视听界》2008,(4):36-37
在这次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国内传媒起到了及时传递信息、建立公众意见平台的积极作用,并及时提醒政府在诸多方面进行更加有效的行政作为,应该说,传媒所起到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相似文献   

9.
一目了然     
我国传媒监管体制的路径选择我国传媒监管体制应采取混业监管和分业监管相结合的体制,即整合现有传媒监管行政主体的职权,建立一个统一的传媒监管机构,在其内部进行分类监管。由于新技术的统合作用,计算机网络传媒与其他传媒相互整合、共存共赢乃大势所  相似文献   

10.
传媒介入司法,报道案件侦破过程,展示庭审风云.追踪判决执行,对于防止司法人员徇私枉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传媒的特点,它所传播的信息对公众的意识、观念和行为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因而.当新闻自由权被不当行使时,新闻监督很容易被扭曲。不客观、不真实的报道,会对公众产生误导,引起公众对司法的不当压力,甚至影响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是、种借助干新闻传媒所传播的事实而形成的公众舆论,它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有着不容置疑的重要地位,具有一种超乎法律和行政力量的权威性、威慑力、感召力与约束力。处于转型期的中国  相似文献   

12.
山西黑砖窑事件已有些时日了。在公众持续关注、最高检奔赴山西查官员失职渎职情况的时候,临汾市纪委的一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洪  相似文献   

13.
新论摘编     
<正>传媒要赢得公众的信任,需要重新确立自身的公信力,以重塑公众信心。举其要者,有两方面:履行好传媒监测环境的职能。传媒的基本职能是向公众告知他们需要的周边事实的变动,即帮助他们监测周围的环境。传媒履行监测环境的职能,就要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按照新闻价值选择事实,讲究社会效果,同时还要保证报道及时、真实、客传媒公信力与公众信心凝聚  相似文献   

14.
刘颖 《今传媒》2011,(10):124-125
新闻传媒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无论从自身发展还是社会需要的角度都有责任彰显人文精神,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文目标的实现。这样的责任决定了传媒的形象以关怀的姿态向公众传递讯息。所谓关怀的姿态就是媒体对公众本身感受的体察和关切,对公众所思所感和生存状态的广泛关注。这样的理念所就要求新闻传媒必须具备的人文关怀精神。新闻报道是传媒向公众传播资讯和信息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精神更是不容缺失。人文精神是新闻传媒的工作重心,也是新闻报道形成人性化亮点的方式。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更要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然而在传媒处处张扬着"平民视角"、"人文精神"的今天,如果我们认真考察一下,就不难发现,目前新闻报道中广泛存在的"人文精神"其中相当一部分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和具有象征意味。  相似文献   

15.
10年之前,政府和官员的辞典里尚没有"道歉"这个词,而如今,政府和官员道歉已成为一种常态,有些地方甚至已经立法写进制度中,要求公务员一旦出现严重的行政不作为或失职渎职问题,要以登报发表声明等形式公开向公众道歉.  相似文献   

16.
新闻舆论监督有着无可置疑的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借助于新闻传媒所传播的事实而形成的公众舆论,对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贯彻以及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行为所进行的监督。它所凭借的,并不是带有强制性的行政权力,也不是法律法规的威慑  相似文献   

17.
环境问题带来日益严重的风险,成为传媒与公众共同建构的议题.传媒散播与公众、环境受害者回应引发了当代公共参与运动.这种运动虽由传媒引导,但其背后却与深刻的社会转型密切相关.传媒带动的公共参与运动能够增进公益意识和实际参与,最终促进公民社会的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信息经济学有关原理,对我国传媒领导与行政组织的重复博弈、传媒领导与传媒组织间的一次性博弈进行了研究.文章分析了双重博弈激励机制下我国传媒领导的行为取向,认为目前我国传媒领导并没有太多创新的动力和目标.按照宣传主管部门业绩考核评估条例来安排传媒管理的目标和措施是传媒领导的最优选择,因而传媒同质化是我国传媒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和结果.降低传媒领导退出行政组织的成本、增大传媒组织对传媒领导的约束和制约是调整我国传媒领导双重博弈激励机制的目标和方向,惟有如此才能激励传媒领导对传媒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传媒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在政治方面的表现十分突出,同时,政治也不只是被动地受现代传媒影响的,它还通过对现代传媒的控制促进其政治目的的完成.在公众政治态度的形成方面,现代传媒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个人政治态度和行为选择的影响也是现代传媒对政治的影响力产生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吕朋 《新闻世界》2014,(11):194-195
传媒公信力是公众对于传媒的信任程度,也可以理解为传媒获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它是公众与传媒互动的结果,同时受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环境的影响。只有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公信力才能对传媒功能的发挥产生积极影响,才能对社会进步稳定和谐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构建理性传媒公信力的主体不仅仅是传媒,还包括公众与政府。传媒是构建传媒公信力的主导力量,公众是构建理性传媒公信力的决定力量,政府是构建传媒公信力的重要力量。三大主体的努力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影响,互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