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造就了大众生活追求的高质化,公众的心理需求转向了休闲度假的方式.这种方式带来了旅游地产业的热潮,同时带来了旅游地产形象与旅游地产综合实力的紧密性.虽然旅游地产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是其自身发展战略体系中的新兴工程,但却占据了一定的重要地位.本文讨论旅游地产形象塑造与传播两大问题,认为旅游地产形象的塑造需要从旅游地产企业的形象、景区所在城市形象、稀缺资源、基本设施建设、文化内涵等多角度考察;还需从新媒体传播、广告传播、口碑营销、公共关系等层面研究旅游地产的形象传播.  相似文献   

2.
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在拉动国民经济方面优势明显,党报作为地方性主流媒体,在媒介形象的建构中突出旅游的重要性,加强对旅游的媒介宣传和推广,引导广大人民参与旅游活动,可以较好地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从党报的媒介传播角度出发,结合旅游产业的特点和宣传方式,阐述了党报做好旅游宣传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党报在旅游媒介形象构建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柴丽娟 《大观周刊》2012,(11):270-270
一、旅游景区品牌设计的意义旅游景区是以满足人们观光、休闲、娱乐、科考、探险等多层次精神需求的、自然的、人文的或人造主题性的旅游资源集合的特定区域 旅游景区产品虽有别于实物产品,但人们在购买时的思维方式却有相似之处。他们总会对那些著名的、形象好的景区景点产生兴趣和游览动机,若游览后感到名副其实,还会利用 “口碑”来传播、推广、美化景区形象,因此品牌形象的效益可见一斑。我国多数的旅游景区属于自然、文化遗产等类型的公共资源。长期以来,旅游景区在经营管理上缺乏市场运作和品牌竞争的观念,处于较低级的经营状态,既使有部分景区产生了一些朦胧的品牌意识,也开始了向品牌经营、资本运作的领域深入,但往往因其品牌形象不突出、主营业绩较弱,无法发挥品牌效应。我国景点景区企业目前只有深圳华侨城、杭州宋城等极少数进行过主题公园的品牌化探索,还远不能与美国迪斯尼公司的品牌相比。至于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等在品牌形象方面就做得更少了。因此,对于经营旅游景区的企业而言,设计景区的品牌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间合作交流频繁程度的提高,国家形象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与此同时,国家形象的塑造已超越政府对政府、组织对组织的传播层面,部分国家已采用国家旅游形象电视宣传广告作为新的国家形象传播手段.韩国自1999年起制作国家旅游形象电视宣传广告,在制作方面积累了相关可借鉴经验.通过对韩国1999年至2008年所发布的国家旅游形象电视宣传广告进行文本分析,发现韩国国家旅游形象电视宣传广告的传播策略,进而为我国国家旅游形象电视宣传广告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5.
魏巍 《大观周刊》2011,(51):239-239
旅游目的地的直接对外形象便是由旅游宣传口号带给游客的,因此旅游宣传口号必须简单、独特、具有强有力的感召力的才能够被人们所记住。本文从旅游宣传口号的衡量标准和原则出发综合分析重庆旅游宣传口号-重庆非去不可.指出重庆旅游宣传口号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是我国众多闻名于世的旅游城市之一.为了宣传厦门的极佳旅游形象,涌现出许多广告宣传语.本文尝试对厦门旅游形象广告语从构成形式、词汇使用频率等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窥见出广告语在创作上遵循的基点,分别从旅游特征、地域特征、文化特征、人文特征、易读易记等五个方面树立了厦门的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7.
自媒体是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媒体,具有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特征,旅游景区借助自媒体进行营销宣传,可以有效增加游客与景区的互动,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和游客对于景区的满意度,优化景区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8.
云南旅游的成功发展经验,走过的是一条由资源宣传到品牌形象宣传的道路.品牌形象是作为地方旅游资源宣传保护策略而提出的,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集中代表,它不仅有利于增强对地方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力度,而且还可以整体提升所属区域的文化品位,扩大影响,宣传旅游目的地形象.  相似文献   

9.
林彬彬 《新闻传播》2005,(10):52-52
黑龙江是旅游大省,旅游宣传一直是工作重点。作为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政府领导下的黑龙江省惟宽带网络新闻媒体——东北网的旅游频道(也称东北旅游网),对外宣传黑龙江旅游形象,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10.
“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文茜  李玲洁 《今传媒》2020,(4):99-100
建构和传播"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化形象是提升景区知名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试就"浙东唐诗之路"在当前呈现出形象定位不清晰、信息化投入较薄弱、旅游开发不尽人意等现状,提出建构与传播其旅游文化形象的具体对策,以进一步提升"浙东唐诗之路"文化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刘佳  尹宁 《今传媒》2012,(10):60-61
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旅游的灵魂,是形成城市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城市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各个国家与地区都加大了对于城市旅游形象的宣传力度,但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城市旅游形象严重同质化等问题。本文试图以澳大利亚为例,探析其旅游形象的传播策略,从而为我国旅游形象传播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旅游景区档案是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的产物,是旅游景区资源的重要载体和旅游文化的表现形式。本文对旅游景区档案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我国旅游景区档案在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了时下最热门的消遣方式之一。在如今多媒体时代,旅游城市的形象建设必将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因此,作为旅游城市,极力在各方面做好城市形象的建设与宣传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从CI理论的角度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来探讨该理论对于旅游城市形象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并且提出合理的建议来推进旅游城市的形象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重庆商务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基于传媒视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商务旅游在未来大有可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是当下旅游管理工作者的重要工作.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与传媒密切相关,重庆在利用传媒进行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上,应尤其关注组织管理、专项基金设立、宣传主题凝炼、传媒企业参与目的地打造、影视剧营销和科学利用媒体资源深度推广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5.
国家假日改革已经推行一年了,改革的首要动因是促进旅游快速发展,国家及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也寄予了厚望,期待通过国家法定假日的改革,大幅度提升旅游业绩。但是。2008年一年的实践并没有达到人们的期待。尤其是清明节。作为国家假日改革后的第一个民族节日,本应该在旅游方面获得较大的突破。可旅游市场“波澜不惊”,与人们的期望大相径庭。笔者经过考察认为。旅游景区景点与相关部门宣传力度不够与宣传措施不得力是重要原因。本文拟就清明节的旅游宣传做以探讨.以求为业界提供一些启示.并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的精神需求愈来愈受到重视,在中国人大批出国旅游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外国游客涌入中国。湖南作为曾经的"长沙国"地区,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的自然风景,自然也受到了大量外国游客的青睐。景区对外宣传文案的英译质量是吸引外国人兴趣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文章从视域融合的视角出发,结合我国各地旅游文本的英译方法和经验,分析了近年来出现在湖湘旅游外宣文本的典型错误,探究了湖湘文化旅游外宣文本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王燕 《今传媒》2013,(2):155-156
"南阳形象"是南阳市对外宣传的综合形象,反映出南阳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发展状况。"南阳形象"包括"玉文化"、"旅游文化"、"名人文化"等众多文化形象,形象在塑造和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形象定位不明晰,建设缺少超前、系统的理论指导,宣传力度不够和缺乏高层次人才等问题。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明确形象定位,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拓展对外宣传渠道以及注重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8.
戴树军 《大观周刊》2012,(51):90-91
近年来我国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一直呈现上涨趋势,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由旅游门票价格上涨引起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本文笔者论述了旅游景区门票上涨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然后分析了景区门票上涨的原因。最后对景区门票价格上涨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旅游目的地宣传与传播系统的建立,目的是使旅游目的地通过全方位的整体营销手段与潜在旅游者或现实旅游者进行沟通,建立自身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鲜明的整体形象,并最终实现该旅游目的地旅游活动与旅游商品的全面销售。旅游目的地宣传与传播系统建立的具体方法是在分析传播的信息与内容以及传播受众特点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曹圣鑫 《大观周刊》2012,(51):110-110
游客是景区收入的来源,但同时又是号区资源环境的主要破坏者,游客行为管理是旅游管理的重要突破点,提升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景区游客行为实施管理。本文主要从对游客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产生背景和其管理现状两方面出发.提出了游客管理的一些措施.促使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