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盘2-5断块断裂系统复杂、低序级断层发育,为解决该块由于构造不落实造成的开发效果较差等问题,对该块的构造特征和断裂形态进行了研究。在精细层位标定基础上,地震、地质、测井紧密结合,并提取相干体、蚂蚁体等多种地震属性,提高大断层断棱的描述精度,精确识别小断层。  相似文献   

2.
于开平 《内江科技》2011,32(4):141+189-141,189
胜利油田桩海地区基底断裂十分复杂,本文从断层的走向、产状方面重点分析了区内的埕北断层、CB30断层、长堤断层和桩西北断层等四条主要断层。通过构造演化分析,认为该区构造特征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即在基底断裂控制的中、古生界半地堑的基础上发育了埕北、桩东等第三系的断陷,在下第三系披覆构造的背景上,上第三系继承性发育披覆构造。该区的构造格局主要受北东向和北西向展布的断层控制,加上次级断层的切割,形成众多的断鼻、断块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3.
张炎忠 《内江科技》2014,(4):60-60,79
1区块油藏特征 乐安油田草13断块位于东营凹陷南斜坡,草桥一纯化镇断鼻带东部,为南界被石村断层切割遮挡的继承性断鼻构造。沙四段地层倾角3°~4°,顶面埋深12s0~1360m。储层岩性以粉砂岩、粉细砂岩为主,夹层多.分选性差,  相似文献   

4.
复杂断块油藏构造复杂、断层多、断层级别差异大,断层的识别和认识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同时因陆相湖泊沉积的多物源、多期次造成储层分布的复杂性,使得断块油藏含油层系多、含油条带窄,滚动开发初期占屋脊打高点的开发模式造成井间滞留区、断失层及局部微高的剩余油难以充分动用,复杂断块油藏侧钻井油藏地质评价从构造和储层精细研究入手,结合油藏动态分析,发现可采剩余油,规范化一整套油藏地质设计模式,为侧钻井的高效开发提供保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富112块低序级断层发育,地层接触关系复杂,定向斜井多,区域构造认识、地层认识存在较大难度。通过使用Geoframe软件对每口井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利用相干分析、断层平面组合等技术对富112块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储层、成藏规律以及周围生产井认识,在构造平面图上预测6个潜力区块,归结为4类有利圈闭,分别是微背斜构造圈闭、扇形开启型断块圈闭、断鼻构造岩性圈闭和不整合构造岩性圈闭。有利圈闭预测为高效开发复杂断块明确研究方向,是滚动开发的潜力目标。  相似文献   

6.
对于盘河油田复杂断块油藏,断层的识别及准确描述是提高断块开发水平和采收率的基础。为提高断裂系统描述精度,通过断层强化处理,提高地震资料对断层的识别能力,利用多体构造解释技术提高断裂系统描述精度,借助开发阶段大量的开发动态数据,利用动静结合方法进一步减少断裂系统描述的多解性,实现构造描述的动静态统一,并取得了显著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盘-东断块断层体系复杂,断块破碎,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局部构造与生产不符,必须对构造进行精细研究, 揭示微构造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控制,直接服务于油田生产。  相似文献   

8.
盘一东断块断层体系复杂,断块破碎,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局部构造与生产不符,必须对构造进行精细研究,揭示微构造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控制,直接服务于油田生产。  相似文献   

9.
  萍等 《内江科技》2014,(4):94-95
<正>针对王集西区与杨楼的结合部位分层界限不统一,构造不落实等问题,本文对王集油田泌276断块80余口已完钻井进行油组划分和小层细分对比,利用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地层新理论,进一步落实王集西区泌276复杂小断块构造形态和断层分布特征,为油田地质研究和油田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锦150-17-119块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欢喜岭油田西部,构造面积约为0.15km2,上报地质储量13×104t,断块共有油井3口,构造不落实。通过精细地质研究与生产动态有机结合,在应用三维地震剖面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落实了该块构造,新增含油面积0.08Km2,新增石油地质储量5.8×104t。该块构造的重新落实为扩边调整提供了依据,2007年在该块科学成功设计了一口跨断层大位移水平井,水平段长度480m,钻遇油气层厚度440m/11层,开井日产油22吨,水0.5方,效果显著。新井的成功为下步该块进行部署调整全面注水开发提供了依据。预计该块还将布署新井3口,以完善注水开发井网,最终达到扩边增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Radiometric dates of key rock units indicate that a remnant Late Mesozoic ocean of the Huatung Basin is still preserved today eas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We integrate regional geology with a Cretaceous oceanic basement in the vicinity of the Huatung Basin to reconstruct the Huatung Plate east of the Eurasian continent. Results of geophysical investigations, four expeditions of deep-sea drilling and a renaissance of regional geology allow us to propose a hypothesis that the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the SCS opening was raised from strike-slip fault on the east. The hypothesis suggests that the SCS opening could highly relate to the strike-slip faults inherited from Late Mesozoic structures onshore–offshore the SE Cathaysia Block to develop rhombic-shaped extensional basins en echelon on the thinned Eurasian continental crust in the Early Cenozoic. It was followed by sinistral strike-slip movements along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Eurasian Plate and the Huatung Plate driven by oblique subduction of the Huatung Plate to the northwest coupled with slab-pull force by sou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Proto-SCS to open up the triangle-shaped oceanic East Sub-basin in the Early Oligocene (33/34 Ma). The spreading ridge then propagated southwestward in the step-over segment between the Zhongnan-Lile and the Red River strike-slip fault systems to open the triangle-shaped oceanic Southwest Sub-basin by 23 Ma. The plate boundary fault was subsequently converted into the Manila Trench when the Eocene Sierra Madre arc of the Huatung Plate had moved from the south to its present latitude by the Middle Miocene.  相似文献   

12.
西藏色季拉山藏药材生长区域气候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嘎  边巴次仁  旺杰  兰小中 《资源科学》2010,32(8):1452-1461
选用西藏色季拉山2007年藏药材的野外调查资料以及自动气象站观测的气象数据,探讨了濒危藏药材的基本分布状况及其生长的区域气候特征。研究表明:从藏药材的分布来看,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藏药材的植株高度、盖度以及多度都呈现基本下降的趋势,药材属性与山体坡向的关系随着药材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从药材生长区域的总体气候特征来看,山顶降水量、相对湿度基本大于西坡和东坡,东坡基本大于西坡;山顶平均气温、地面温度低于西坡和东坡,东坡高于西坡;山顶风速基本大于西坡和东坡,西坡大于东坡;西坡以东风为主,山顶以南风为主,东坡以静风为主;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降水量逐渐减少,相对湿度、风速增加,温度降低;静风(东风)频率减小(增加);南风、SSW风频率随着季节不同而增加或者减小;东坡、西坡的温度(风速)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增大),东坡、西坡的降水量、相对湿度、风频率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呈现基本相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为厘清旅游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采用区位熵和分解加总法分别测算2001—2016年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度和碳排放强度,继而运用重心分析、空间自相关法探究其空间演变及内在关联特征,最后构建二者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旅游产业集聚呈现出东中部高、西部低的分布格局,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与其相反;②旅游产业集聚重心分布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与南阳市及其交界地带,其演变轨迹整体向西北小幅偏移,移动距离约为112.362 km;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重心分布在陕西省商洛市、安康市和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其重心轨迹整体呈现出南略偏东的态势,移动距离约为256.734 km;③旅游产业集聚会显著降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存在空间负相关关系;高集聚-低排放类型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贵州和云南等省区;低集聚-高排放类型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以及青海等省区。  相似文献   

14.
运用旋转主因子分析(REOF)方法对1961—2005年浙江省38个测站的汛期降水量进行了客观分区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梅汛期和台汛期降水量可分别划分为4个区;梅汛期区域降水分布以浙西南区最多,浙东南区次之,浙北区和浙中东部最少。降水量从北到南逐渐增多,且有西部多于东部的分布特征。降水主要由西风带天气系统的影响造成的。台汛期区域降水分布以浙东南区最多,浙北区和东部沿海次之,浙西南区最少。降水量由西向东有明显增多的分布特征。降水主要由热带和东风带天气系统的影响造成的;近45年来各区域汛期降水量的长期变化趋势不尽相同,梅汛期除了浙北区的降水量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以外,其他区域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台汛期在浙东南和东部沿海区降水量有显著的增加趋势,其他区域降水变化趋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1961-2010年云南日照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年代际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万诚  郑建萌  马涛 《资源科学》2013,35(11):2281-2288
利用云南省121个气象站日照时数1961-2010年逐月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EOF分解等方法分析了50年来云南省平均日照时数的区域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其时空分布差异,结果表明:①日照时间在3月份达到最大,7月份达到最小;②云南大部地区日照时间在2 000h以上,在区域分布上具有西边多、东边相对较少、而南部比北部多的特点。最大中心位于金沙江流域的河谷地区,最少中心位于滇东北以北地区;云南日照时数具有局地变化的差异性及不同步性,其变化大致为北部减少,南部增加的趋势,并以哀牢山为界,以东以北为减少,以西以南则呈增加趋势;昆明及其以北地区日照时数减少最多,增加最大的区域位于腾冲、普洱;③云南日照时数最主要的分布类型具有整体性,易出现一致偏多或者一致偏少;第二种分布为西北东南向,大致呈两头多,中间少的分布;④日照时数的整体性分布具有明显的气候基本态、年际及年代际变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并在1985年发生突变;而第二种分布以气候基本态、年代际变化为主,整体上呈增加趋势,在1995年发生突变。总体上看,云南日照时间的变化与云南降水和温度的气候变化同步。  相似文献   

16.
贾文毓 《科学学研究》2002,20(4):358-361
本文以定量统计方法对中医人物高峰期的移动进行分析后发现 ,中医人物高峰期 ,在宋代以前是在黄河流域 ,之后移到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并且高峰期在黄河流域时 ,是从东偏北向西偏南方向移动的 ,而在长江和珠江流域时则徘徊于江浙粤沿海省份。  相似文献   

17.
1990年至2005年中国粮食产量重心演进格局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王介勇  刘彦随 《资源科学》2009,31(7):1188-1194
通过构建粮食产量重心模型,定量分析了1990年~2005年中国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进过程。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产量重心呈现出“北上西进”的态势,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速率不断增大,粮食产量增长的空间波动性逐渐增强,产量优势区的空间格局尚不稳定。从资源、经济、技术、政策等方面深入剖析了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驱动机制。耕地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动趋势是驱动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客观基础,北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是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关键因素,食物消费结构变化是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直接因素,科技进步、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区域化的粮食支持政策是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重要驱动力量。最后探讨了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区域环境、经济及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8.
余成路  方彬  张风密 《科教文汇》2011,(21):95-95,206
一辆2009年马自达2劲翔运动版,配置1.5的发动机,4速AT变速器,行驶25100公里,变速器油从变速器壳体有溢出现象,并且汽车加速无力,各挡的换挡过程不柔和,油耗增加,车主来公司要求解决该故障。  相似文献   

19.
容重是土壤最基本的物理性状之一,是衡量土壤退化的核心指标,研究其空间变化对防治土壤侵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伊犁河谷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统计学、GIS空间技术和地统计学的Kriging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了表层土壤(0~20cm)容重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容重频率分布为正态分布,K-S单样本检验表明,其峰度为0.14,偏度为0.15,变化范围为(1.01~1.50)g/cm3,平均值为1.25g/cm3,变异系数为7.6%,属于弱变异性;表层土壤容重的块金值为0.0056,基台值为0.0083,块金效应为32.5%,为中等相关性;空间尺度上,表层土壤容重由南向北和由西向东逐渐减小;普通克里金(Ordinary Kriging)插值表明,表层土壤容重南北走向呈条带状,东西走向呈斑块状分布格局;气候、母质等自然因素是表层土壤容重变化的内在因素,土地利用加速土壤容重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谭力  王占岐  薛志斌  杨斌 《资源科学》2021,43(2):368-379
本文以生态环境脆弱的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污染风险评估模型,定量揭示了研究区土壤氟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分布格局和污染风险等级。结果表明: ①研究区土壤氟元素含量整体偏高,具有较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表层土壤氟密度呈现从西向东、从南向中北部逐渐增加的趋势,并在中东部的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和丹江口市石鼓镇出现明显的单核聚集,与该区域地层岩性及成土母质特征对应;而土壤氟净增量状况则表明大部分地区氟含量都与后期人类活动有关;②氟环境污染程度具有较明显的区域分异性,根据地累计指数特性,表明除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和嵩坪镇受成土母质等结构性因素制约外,其余地区多为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所致;③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表现为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部和南部,中等风险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和北部。少量分布的高等风险区应引起重视,如淅川县盛湾镇东部、仓房镇西部以及丹江口市嵩坪镇和石鼓镇。研究结果旨在为土壤氟环境改善、库区饮用水安全保障等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同时也给当地土壤修复治理、确保优质清水北调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