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岸信介内阁时期的对外政策进行分析,勾画出这一时期日本外交政策的大致框架:一方面在坚持日美基轴为原则的前提下,调整对美一边倒的追随外交路线,积极寻求日美对等关系;另一方面在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开展经济外交,充当“亚洲的一员”,利用经济实力提高政治形象。笔者还对这一时期的日本外交进行了客观评价,认为岸内阁推行的外交是“亲美反华、经济扩张”的外交。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日本经济萧条不堪,战后日本历届内阁都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在池田内阁时期,制定了一系列对日本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政策,从而促使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因此,日本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早在1927年.日本内阁就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日本经济从战争的废墟中得以迅速恢复并快速发展,与战后初期较长时期内连续执政的吉田内阁推行的各项政策密切相关,其中其所推行的以日美为轴心的安保体制的外交框架对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为日本提供了安全、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吸引外资的国内环境。  相似文献   

5.
早在1927年,日本内阁就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  相似文献   

6.
日本人民爭取独立,和平与民主的斗爭最近,日本人民为爭取独立、和平与民主,展开了波瀾壮闊的正义斗爭。斗爭規模之大,声势之壮,都是战后日本历史上所沒有的。日本人民的这場斗爭,是10月中旬为反对岸信介政府修改“警察官职务执行法”而爆發的,而岸信介政府之所以要修改“警察官职务执行法”,又是为了替修改日美“安全条約”扫清道路所引起。  相似文献   

7.
石原慎太郎是战后日本名噪一时的右翼作家。20世纪60年代,石原从文坛走上政坛后,一贯坚持顽固的反华立场,发表了大量的反华言论,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反动的破坏作用,成为日本反华势力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前,中国的外交政策极为软弱,对列强屈辱妥协;日本推行强硬的侵略政策。九一八事变后,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日本国内停止了对华政策的争论,政府与军部一致推行强硬的扩大侵略的方针。  相似文献   

9.
在长达60多年的美国排华反华政策的影响下,早期的美籍华人成为了这一政策的牺牲品。华裔女作家伍慧明在其处女作《骨》中以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再现了美国华裔个人、家族和族裔的历史、种族歧视制度下华裔的艰难生活,强烈谴责了历史上美国反华排华的移民政策给华裔造成的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57年2月日本岸信介上台后,根据此前石桥湛山内阁与韩国方面达成的谅解,为恢复中断近五年的日韩会谈展开了积极的交涉。双方交涉的结果是,在韩国的强烈要求下,日本最终收回了第三次日韩会谈日方首席代表久保田所做的否认日本对朝鲜殖民统治的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吉田茂是日本昭和时代声誉卓著的政治家、外交家,他对日本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外交趋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从分析吉田茂内阁的对华政策入手,着重分析其政策成因,了解和把握其对当代中日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并试图对其作为政治家和外交家身份的不同与关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日本对华提出《二十一条》的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15年1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这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大陆政策”的产物。本文就此试作简要阐述,从日本对华政策的角度,来说明《二十一条》的背景。一《二十一条》是日本对华政策发展的必然 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无论从完成日本的帝国主义体制,抑或从确定其“大陆政策”来讲,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日俄战  相似文献   

13.
1917年张勋复辟事件对中国政局影响深远,不仅牵涉国内派系之间博弈,亦关系到日本在华利益。时逢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力促中国对德参战,对华政策面临新的调整和取向。内阁在对待复辟问题上产生重大分歧,最终从对华政策的长远利益考虑,放弃支持复辟,这也是张勋复辟迅速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从签订之日起就深刻影响着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之后在岸信介内阁、安倍晋三内阁时期被再次修改。本文通过考察日美安全条约的起草、制定和交涉过程,主要运用政治过程论分析日本国内各政治主体之间的利益调整。日本通过安全条约实现了日本与美国的高度捆绑,达到了长期保证日本政治、社会稳定的目的。但是,日美安全条约也带给日本许多负面影响。仔细剖析条约起源,有助于深入了解日美关系及日本国际政治的实际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5.
岸信介内阁时期日本的亚洲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岸信介的对外关系中,日本与亚洲的关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地理上的接近,资源市场和政治的需求,国际环境的影响,使岸信介的亚洲政策表现出美国亚洲冷战的缩影的特色。从其活动的对象来看,岸信介的亚洲政策包括与"自由主义"各国相协调和敌对社会主义国家两方面。  相似文献   

16.
《日本近现代对华关系史》在诸多日本历史研究中独辟蹊径,它不同于一般的日本近代史、日本外交史、中日关系史著作,以日本对华政策、对华关系为切入点,在收集、整理大量中日文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日本对华政策制定的背景、目标、不同时期日本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不容歪曲,军国主义必须彻底批判──评日本国会“不战”决议董光训日本村山内阁成立之初曾表示:日本将在战后50周年之际,以日本国会的名义通过一项反省战争的决议。1995年6月6日,人们期待已久的经过联合执政三党协商决定的“不战”决议(草案)终于亮相,...  相似文献   

18.
日本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已成为战后世界史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尤其是它所创下的连续20年10.3%的增长率更是前所未有的,以致日本经济学家都留重人在其论文中使用了“速度无比的增长──打破了经济学家的常识”[1]来作为论文的第一句话。战后日本这短暂的四分之一世纪的历史,引发了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学者对该历史现象的思考,竞相探索日本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因,为此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研究报告,以期揭示其中的奥秘。早在6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日本日益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日本学者就开始尝试分析其原因。池田内阁时期曾在经济企划厅…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不能歪曲军国主义必须批判董光训日本村山内阁成立之初曾表示:日本将在战后50周年之际,以日本国会的名义通过一项反省战争的决议。1995年6月6日,人们期待已久的经过联合执政三党协商决定的“不战”决议(草案)终于亮相,6月9日在众议院获得通过。“不战...  相似文献   

20.
战后在中国占有优势地位的外来势力是美国,美国对华的政策也就一直影响着中国政局的发展。作者试图从战后美苏的关系、美国政治等方面分析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