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主体性为教育界“热点中的热点”。人们在探讨中将目光凝定在教育活动中主客体关系上,围绕着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谁是客体展开了一场大讨论,有教师唯一主体论,学生唯一主体论、师生双主体论,各种观点内部又是“同室操戈”,各自立异。仅双主体论就有“主导主体”说,“主导主动”  相似文献   

2.
教育主客体关系直接关系着教育活动的不同走向,本文通过对主客体中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体、双主体以及主客体不同地位关系的分析,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为教育活动找到更好实行方式、探析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师生幸福的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活动包含了师生的一切主客体关系,当中既有学生的主体,也有教师的主体;既有学生的客体,也有教师的客体。在主客体关系上,教育是一种直接与人的全面性打交道的过程。教育丰富的主客体内涵使它能够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最丰富的情感内容,因而也最有理由表现为一种幸福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来属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时、使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以便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主客体关系模式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机 《宁夏教育》2008,(4):18-19
在教育四大要素所构成的各种关系中,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的关系最能决定教育的性质和效果,而对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探究,历来就是教育界一个存在争论的基本问题。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出现了“中心”模式到“双主体”模式,再到主体间性模式的转变。本文试图通过教育主客体关系模式演变过程的分析,来探求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关于师生关系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航 《教育探索》2001,(2):69-69
师生关系作为影响及制约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因素,一直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随着本世纪所发生的哲学转向,即从传统的认识论哲学转向语言论哲学,哲学研究的重心由研究主客体关系的主体哲学转向研究对话与交流的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出现了“双主体说”。该种观点认为,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是两个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同时两者又互以对方为认识的客体。是否这种双主体的理论就是对师生关系的最恰切的理解与表述呢 ?它似乎也因下列原因而难当此任。   首先,从主体间性的哲学基础来看,它…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以便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化学教学中,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意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交往关系。对于教学活动的认识,传统观点认为“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它将教学活动简单化,忽视了学生所具有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目前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种观点也欠科学性,它没有确定教学活动的客体是谁,忽视了教学活动是隶属认识论范畴的。我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并且二者是一种双主体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及师生的地位问题,现有“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主体”、“学生主体”等观点。各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理论界关于教育过程中师生主客体地位的争论,缘于要确定新的学生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主体”教育的变革与“对话”教育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教育、个性教育以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都属于“主体”的教育体系,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其实,教师和学生并不必然地构成主客体关系。“对话”教育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看作是互为影响的辩证的发展过程,奉行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是既尊重教师又尊重学生的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江原友 《天津教育》2021,(2):101-102
分层教学符合初中物理的教学理念,是落实以学生为主的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积极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做好分层教学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物理学科中,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案例教学: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学者大多采用以学科逻辑结构为主的理论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概念的或“理论的”层面上对教育基本问题加以理解。但是,过度的理论讲授忽视了教育学知识的复杂性和情境性,容易造成学习者被动接受教学者的思考经验,造成学生专业适应能力的缺乏。藉由案例的案例教学法则可以弥补理论教学方法的一些局限,在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3.
纵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较多停留在浅层面,尚不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表现在对教学具体过程深入不够,对教学活动的主体师生触动不大。笔者认为深化教学领域改革应着重从转变传统教学观入手,提倡主体性教育,尝试多种形式的学生自学取向教学法,并重视考试方法的改革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最终真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学科渗透德育主要指将道德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从而实现各学科与道德教育相融合的一种德育形式。文章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管理(中澳合作)专业课《国际市场营销》为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该课程课堂教学、营销实践和多元化评估的全过程教学中,充分践行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理念,即教师的教学每时每刻都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论交往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往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 ,创造的过程。教学交往是交往的一种特殊形态 ,也正是由于教学交往的这种特殊性 ,才预设着交往教学与创造力的培养这两者的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6.
教育理论指出,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及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主要的关系,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教师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互动"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高超的教学艺术不断激发"互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researches students’ and teacher trainees’ personal experience of student-centred teaching during their education in grades 1–4 of primary school. The questionnaire comprised 45 statements and was completed by 403 primary school teacher trainees and 535 students (future teachers) at Faculties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Croatia.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do not have sufficient prior experience that they could use as inspiration in their futur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at in the course of their education they were mainly exposed to traditional approach to teaching. The majority of teacher trainees a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student-centred teaching although they cannot fully give up the control of students and educational process. This research opens up the issue of a paradigm change within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education in Croatia as well as the issue of changes within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要在教学概念、内容和形式上适应改革的需要,积极探索,敢于打破不合理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使教学过程成为传授知识、培养智能、激发动力的过程,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生成性教学是在把握教学艺术性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教师与学生,尤其是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进而有效地理解教学内容与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它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关系、创造、个性、非理性等特点。其实质为敢于打破教学过程中的唯规律性,尊重师生的主体性,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历史上,人们力图通过多学科综合的角度,或从教学内部,或从教学外部,来较全面深入地探讨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及特点。生成性教学特点表现在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互动性、情境性;教学方法的生成性、有效性、趣味性等方面。生成性教学和预设性教学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Research on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is considered to be an alternative to several other research approaches to teaching which study teaching from a limited point of view and from an outsider's perspective, often with the aim of exerting control over teachers. It is argued that research on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takes into account in a better way what really matters in teaching because it emphasizes the knowledge and beliefs of teachers themselves about teaching. In this study, the issue of 'good' teaching is highlighted from a perspective on teaching based on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The conceptions of education of eight experienced teacher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 multi-methodical approach.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education consist of their views on the objectives of education, the contents of the curriculum, and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Several contextual factors and teachers' interpretations of these factors seem to exert influence on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education, such as the schools in which they work,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and subjects they teach, and general developments in society. It is concluded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give a precise definition of good teaching from a practical knowledge perspective because of the personal and context-embeddedness of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Howev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search on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adds new information to the discussion of good teaching when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more traditional research approaches to teach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