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姚磊 《初中生必读》2007,(12):31-33
在生产实际中,为了提纯产品,常常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步骤除去产品(或原料)中的杂质.为了除尽混合物中所含的杂质,一般原则是:①添加除杂试剂后,其生成物与所需提纯物易分离;②除杂后不能增加新杂质,不能使所需提纯物质减少(但可以增加).要达到上述除杂  相似文献   

2.
除杂提纯是物质分离与提纯的一种类型,也是近几年中考常见题型之一.从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个角度,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归纳总结具体的除杂方法,让学生能针对不同的题型,快速找出行之有效的除杂措施.初中教材关于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主要介绍两种类型:一是除杂提纯,即把杂质除去,或使杂质转化为要提纯的物质;二是分离提纯,即把混合物中的不同物质分离开来,再分别进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中,为了提纯产品,常常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合理的步骤除去产品(或原料)中的杂质.为了除尽混合物中所含的杂质,所加除杂试剂一般要过量,且其生成物易与所要提纯的物质分离;除杂后既不能增加新的杂质,也不能使所要提纯的物质减少(但可以增加).要达到上述提纯除杂目  相似文献   

4.
初中化学中有一类“除杂题”,是让学生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某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除去,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除杂题”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点:除杂的过程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选择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而不与被提纯的物质反应;反应的产物容易分离,操作简单易行;在除杂质过程中,被提纯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应该复原为原物质,即不增(杂)不减(主)。下面,试列举几种除杂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生活和实验中接触到的物质多为混合物,要得到纯净物,就需要对混合物进行除杂提纯。物质在提纯除杂时应遵循的原则:(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2)被提纯物质的主要成份不能改变;(3)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操作简单易行。物质除杂质时思考的一般方法是:根据主要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主要成分和杂质在物理及化学性质上的异同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杂质进行转化后从原混合体系中分离掉,从而得到较纯净的物质。原则:在除杂时,不能带进新的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量。所加试剂一般只与被提纯物质反应,生成物易于分离或尽量使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的物质。  相似文献   

7.
朱卫 《初中生必读》2012,(Z1):60-61
一、物质除杂的原则混合物中,一般把量少的物质称为杂质.混合物的提纯,就是除去混合物中少量的杂质.不论选择什么方法,必须满足下列条件:①除去原杂质,不得引入新杂质;②一般所选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被提纯  相似文献   

8.
一、物质除杂的原则混合物中,一般把量少的物质称为杂质.混合物的提纯,就是除去混合物中少量的杂质,不论所选什么方法,必须满足下列条件:①除去原杂质,不得引入新杂质;②一般所选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被提纯物质反应;③与杂质反应后若生成新物质,则新物质必须易与主要物质分离.  相似文献   

9.
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使之变成纯净物的问题是中考中常见的题型。解这类题,必须熟知各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选择恰当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做到既除掉杂质又符合除杂的要求。 除杂时,要符合下列要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能减少被提纯物;杂质与被提纯物容易分离;要把被提纯物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除杂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一  相似文献   

10.
物质的提纯(也叫除杂)是指将某物质里含有的杂质除去,即利用主要成分和杂质不同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来除去其中所含的杂质,以得到较纯净的物质的过程。一般地讲,除去杂质的方式有两种:(1)将杂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以达到分离的目的;(2)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出来的物质,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得到更多的要提纯的物质。从混合物中除去杂质的方法分为两大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一、物理方法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分离和提纯混合物的物理方法,有讨德法、蒸发结晶法和冷却结晶法。过滤法适用于除去混合物中不溶于水…  相似文献   

11.
一、物质除杂的原则 混合物中,一般把量少的物质称为杂质.混合物的提纯,就是除去混合物中少量的杂质.不论选择什么方法,必须满足下列条件:①除去原杂质,不得引入新杂质;②一般所选试剂只与杂质反应,  相似文献   

12.
分离和提纯物质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物质的分离是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组分各自分开,从而得到较纯净的物质。物质的提纯是将物质中混有的少复杂质转化成其他物质而除去。物质的分离通常采用物理方法,若采用化学方法,最后则需把分离开的物质再转化成原组分或指定物质。物质的提纯,既可采用物理方法,也可采用化学方法,无论使用哪种方法,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不增不减:即在提纯过程中,不引新的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2.试剂专一:即选用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不与被提纯物质反应。3.以杂转纯:在除杂过程中,尽量使…  相似文献   

13.
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清除出去,从而获得要提纯的物质,这一过程叫做除杂。物质的除杂必须抓住主要物质与杂质之间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和联系,来决定选用何种试剂或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除杂方法与典型例题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去,从而得到一种较为纯净的物质,这在化学中叫做物质的提纯或除杂。(一)物理除杂质的方法常采用的物理除杂法有:(1)溶解过滤法。常用于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固体的分离。如粗盐的提纯。(2)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常用于分离几种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和不大的固态可溶性的混合物。如分离江化钠和硝酸钾。(二)化学除杂质的方法化学除杂法在物质除杂中最常用。化学除杂通常要遵循大率原山:“不引、不变、好分。”不引——不能在分离除杂过程中引入…  相似文献   

15.
一、工艺流程题的分类 1.除杂、分离、提纯类工艺流程题 本质就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首先,找出要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哪些杂质;然后,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产物;最后,思考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这样才能明确每一步所加的试剂或操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去,从而得到一种较为纯净的物质,这在化学中叫做物质的提纯或除杂。  相似文献   

17.
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去,从而得到一种较为纯净的物质,这在化学中叫做物质的提纯或除杂.  相似文献   

18.
除去杂质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除杂”遵循的原则是在除去杂质的过程不能引入新杂质,不能改变被提纯物质的性质、质量,要求被提纯物容易与杂质分离。“除杂”有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利用这些原则和方法简析了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原理: 1.混合物的分离:是把原混合物中各成分一一分开而得到纯净物,并且恢复原样品。2.提纯:是把某种物质里含有一种或几种杂质,除去杂质而得到纯净的某种物质,提纯不要求一一恢复到原样品,但要求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除杂的原则: (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能增加新的杂质。(2)不变:被提纯的物质不能改变。(3)易分: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  相似文献   

20.
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而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种方法叫做混合物的分离.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叫物质的提纯或除杂.分离除杂题是高考的常见题型,它灵活多变,能综合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类题常见的解法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