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育人是当代学校课程改革的灵魂,《意见》的精髓就是要用立德树人的主旨来为现代学校课程“还魂”.以此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的立体化、综合化、系统化改革。本次新课程改革蓝图的显著特点体现在“三新”上,即课程与育人关系的新思维、课程功能的新定位与综合育人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尊重教育”是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教育的整合与升级。学校以国家课程改革的“全科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理念为指导,依据“尊重教育”办学理念,在新时期提出新举措、拓展新作为、开创新气象。  相似文献   

3.
艺术课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中,日益成为学校文化特色发展、学校育人重要载体及重要力量.艺术课程学习对于培养学生情操,塑造健全人格具有极其重要作用.艺术教育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近几年来,学校重视开设艺术课程,着力思考艺术课程建设.因为,学校艺术课程质量直接影响着育人价值,直接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影响学校艺术课程质量因素很多,总体来说,学校层面对于艺术教育理念、对艺术课程育人质量、价值挖掘、课程规划与设计、对艺术课堂管理与文化追求、艺术课程研发、教师团队建立都将是学校艺术课程中亟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校如何育人成为基础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命题.笔者以课程整体育人为思考路径,从课程整体论的视角,对培养人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从课程系统的视角,归纳了课程整体育人的全员、全科与全过程育人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加强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是新时代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几年来,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学华分校秉承全面育人理念,将劳动教育与审美教育融入课程改革和学校育人实践,提出了"劳以养行、美以养学、学以成人"的育人新主张,充分发掘学校优质资源,积极探索"新劳动教育"办学特色,进一步促进多学科融合的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改革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机器人学”作为机器人专业的核心课程,探索课程思政教育在“机器人学”课程中的应用,对于构建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领域相关专业全过程育人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以“机器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中心,从育人的角度讨论课程价值,通过整理课程知识点,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融为一体,实现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使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学模式得以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是一项多层次、多维度、多方面的系统工作,是一项需要学校各方面共同关注的事业。以德育课程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在领导重视、明确课程改革指导思想、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考试评价改革、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方面形成合力教育,最终实现课程改革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赵成 《宁夏教育》2023,(Z1):15-17
高考综合改革为新时代宁夏普通高中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是落实高考综合改革的关键。文章依据学校课程实施的基本规律,提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课程设置与课程建设的策略:研究高考方案,把握政策变化;研究课程方案,合理设置课程;研究课程标准,推进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创新育人方式。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月华路小学以重庆市巴蜀小学课程改革实践为样本,从学校实际出发,注重成果的“本土化”落地,形成巴蜀成果的新创造。在实践过程中,学校通过建构综合育人的学习场、打造绽放高阶思维的探究课堂、开展创生职业想象的“立责”行动、搭建护航儿童想象的创新管理系统,形成了审美品位的环境样态、思维气质的学习样态、探索精神的课程样态、想象活力的评价样态,共同构建了升腾儿童想象的小学综合育人新样态,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  相似文献   

10.
在新高考背景下,学校应该怎样调整应对,才能在这场改革中走在前沿?作为卓同教育集团十二年一贯制的遂宁卓同国际学校,紧紧把握新高考脉搏,在“全面+特长”、“高素质下的高分数”思想引领下,积极探索建构学校课程体系,创新育人机制和人才培养方式,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师培养、学科建设、评价激励等方面下足功夫,全面提升学生与教师综合素养和个性品质,创办让师生共享教育幸福的学校.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成为课程实施的真正主体。课程如何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契合,是需要校长把握与思考的深层次问题,也直接关系育人质量。校长要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立足课程改革的成就与经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充分体现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综合育人的旨向。落实新课标,需要从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科学实施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开展深入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构建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并深入推进改革是当前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主要目标。与实施新课程、新高考、新方式地区的“应然”状态相反,普通高中普遍存在“新症”:新高考挑战,学生规划能力欠缺;大班额教学,学生发展指导不力;分层走班制,教学资源投入不足;两班级并存,学生管理着力不够。主动降低班级规模的小班化教育具有师生比、教师关照度、班级管理、育人价值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是探索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一条理想路径。小班化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机制、教师、经费等多方面的综合保障:多举措落实学生成长导师制的“质”,科学核定小班化教师的“量”,多渠道拓宽学校办学经费的“源”。  相似文献   

14.
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顺义区仁和中学自1971年建校以来,始终是一所地处农村的普通学校,40年来虽几经改革,但收效甚微.2005年9月,仁和中学和顺义一中联合办学,初步形成了“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课程领导”的办学思想.我们在课程上做足文章,紧紧围绕课程改革,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全面实施富有区域特色的地方课程,挖掘适应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5.
<正>以国家政策方式强势落地“双减”,倒逼学校实现多元改革与之呼应,在育人资源、学校课程、教学管理、教师专业素养等教育要素的配置上,需要学校完成一套新的“组合拳”,接续着学校内涵改革和发展的深化。学校领导者基于课程领导力的维度,如何实现基于“双减”语境的着力点分配,更是当下最为要紧的事务。以落实“双减”为契机,以全景育人、教师发展、校本作业、四全管理、课后服务为载体,是当前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五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孙鸿俊 《现代教学》2014,(7):129-129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把“尚美育人、多元发展、幸福人生”办学理念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中,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我校积极构建基于“幸福体验”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育人方式变革期待农村普通高中能够有所作为.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严州中学抓住国家推进普通高中"双新"示范校建设这一历史机遇,凝练了以课程改革撬动农村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进的实践经验,通过"学科大融合、乡村志愿者和新劳动教育"等课程建设,优化学校课程;通过"乡村服务站、劳动实践园"的创建和"组合导师"的学教方式创新,聚焦课堂改...  相似文献   

18.
孙超 《辽宁教育》2023,(12):74-77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特色的标志。学校应创设符合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和发展实际的课程,以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在新课程理念下,大连市甘井子区周水子小学以乐学教育为办学基因,以家国情怀为课程建设的价值导向,以“五育”融合为课程理念,将育人作为一个整体,在对育人系统中的关键要素和根本逻辑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升维构建“五育一体化”乐学课程,从而充分发挥学校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9.
学校课程作为培养人的蓝图其价值举足轻重,南京市推进的“基于脑的教育”“基于网的教育”“基于小班的教育”实践探索,引领区域课程改革进入到提升品质的新阶段。学校课程需要从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教师的发展、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几个方面来衡量其质量与品质的提升。注重从学校课程总体规划与设计的科学性,学校课程实施的高质量,学校课程评价多元以及学校课程文化构建几个层面对学校课程系统做出解析,并以此为基础探寻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新高考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为了适应改革趋势和要求,学校要立足实际,进行变革性实践的校本探索,不仅要在选课走班、学习空间上进行变革,还要在校长课程领导力、学生生涯发展与评价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思考,以期更好地实现高考改革目标。一、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学校课程改革的核心因素谈校长课程领导力不难,但实践校长课程领导力不易。这涉及校长对学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正确认识,需要对传统学校管理进行变革,对传统育人体系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