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所谓历史文化专题片,是指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文物器皿、文化景观的记录和表达,并以此来折射当代人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具有十分明显的文化意味。作为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和提升国家国际地位的对外传播媒介,历史文化类专题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地区形象的塑造;有利于弘扬历史文化的恒久魅力,强化人类命运的共通感,引发人们对于古老文化的向往;也是让外界通过影像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化类深度报道是针对题材重大、报道面广、信息全面、深刻透视文化类新闻事件或文化问题、富有理性思辨的一种报道方式。如果说文化类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文化类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就是“求是”。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闻媒体的迅速发展,深度报道已经成为媒体扩大影响力和提高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而电视的深度报道作为新闻传播活动深入发展的产物,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应运而生,并日益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主要探讨电视在从事深度报道方面存在的优势以及电视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做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4.
刘冰 《青年记者》2004,(9):52-52
什么是“观点新闻”“观点新闻”,简言之就是在新闻报道中体现记者观点,反映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特殊认识的新闻,就是有分析、有见解、有思想的新闻。“观点新闻”属于深度报道,但又不同于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通过策划,挖掘“冰点”背后的新闻,使之成为“热点”;或对大多数读者关心的问题和事件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意义的挖掘和“炒作”,包括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前瞻性报道等。“观点新闻”则不同,它不用炒作,也不用有组织有计划的策划,就是对某一固有新闻素材带有记者独特认识的报道。它一般也用不着连续报道,三五百字就可以解决问题。“观点新闻”也不同于言论,它首先是新闻,是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  相似文献   

5.
金莹洁 《新闻界》2003,(5):19-20,46
我国学界对于深度报道的研究已经非常充分,而从叙事学的角度来关照深度报道的研究目前还非常少。叙事与人类历史一起产生,遍及于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地方。新闻报道作为对社会现实的客观记录,作为人类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无疑也是一种叙事的作品。本文将以叙事学研究的几个重要内容来作为分析深度报道文本的切入点,以期发现深度报道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叙事技巧。一、叙事学分析深度报道的可行性非虚构非文学的纪实作品同样也要讲究叙事技巧,这似乎不必有太多说明。都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而流传千古的伟大史学著作《史记》除…  相似文献   

6.
自1986年以后,全国出现了一个深度报道“热”,涌现出了一批反映重大题材的好作品,对于宣传改革、推动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深度报道“热”的兴起,在写作上也出现了一些错位的现象。其中最主要的是:题材把握不准,运用不当;主题思想平推,不能逐篇梯次深入;篇幅过多、文字过长,信息不够密集等。笔者在此谈一些对深度报道的认识。实践的错位源于理论认识的不确定性。对于深度报道之所以褒贬不一,实践也时有错位,原因还在于对深度报道的理论认识尚不一致。在西方,深度报道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适应当时复杂的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大量采用的一种报道形式,是一种系统的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揭示事  相似文献   

7.
高校档案是高校发展的记忆基石,是高校历史的原始记录。完整收集和安全保管高校档案。并对其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对传承和延续高校的历史与文化至关重要。没有高校档案,就没有高校的历史与文化;没有高校的历史与文化,也就谈不上文化兴校。文化兴校要确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高校文化中的主导地位,用高校独特的历史文化力量,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引领追求,推进改革,促进学校和师生员工科学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姝岚 《新闻界》2004,(1):56-57
(一)深度报道,一种新闻竞争中应读者对新闻信息深度需求而产生的独特报道方式。今天,只要我们翻开任何一种报纸,占据相当比例的深度报道,总会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深度报道是报纸为适应电子新闻时代的竞争需要而产生的独特的报道方式,也是读者对新闻信息的深度需求的产物。以更加  相似文献   

9.
虞晖 《出版科学》2011,19(5):28-31
民族文化类稿件的编辑刊发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民族文化类稿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偏重单纯介绍,较少深度挖掘;偏重简单复制传统文化,较少体现时代特征;偏重物质层面的报道,较少心理空间的开拓。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在稿件的民族性、时代性、政治性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0.
四、深度报道常见的几种形式及采写方法 苏若舟撰文认为,深度报道常见的形式有如下6种: ①多因多果式的报道。记者注意到,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很多,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环境;有主要原因,也有次要原因;有现实的直接原因,也有历史上的原因;有稳定因素,也有临时因素。因此,记者在报道复杂的社会生活时,摒弃了用二值逻辑、一因一果的方法认识、反映事物的思维方法,而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进行多因多果式的报道,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考古大会》作为一档考古探秘类文化节目,不仅为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考古学提供了多元的展现空间,还创新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路径.该节目强调考古文化与社会历史之间的互动意义,实现了媒介情境中考古现场的独特演绎,即虚拟与现实交融的沉浸式考古、社会意义深度阐释的文化式考古、历史事物多维展现的故事式考古.多种意味的考古形式...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媒体的采编业务中,碍于自身特性,历史题材新闻以往不受传统媒体重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的勃兴,历史知识大众化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迅速发展,“民国热”“史学热”等在大众文化领域兴起,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也开始增设历史类新闻报道版块。不过,我们也发现,由于历史题材报道专业性强,采访难度更大,目前见诸媒体的相关报道水平参差不齐,这一新兴新闻富矿潜力尚未挖掘透彻。本文结合《河北日报》深度报道部负责的深度周刊钩沉栏目以及在重要时间节点策采编发的重大主题报道,拟从采编人员素质、保障新闻真实性、提升可读性等方面,对新闻报道如何运用好历史题材、如何做好历史题材报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深度报道的特点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为深度报道?有人认为,深度报道是思想上有深度的新闻报道;也有人认为,深度报道是更长更详尽的报道;还有人认为,深度报道是一种解释性报道。不同新闻媒体对深度报道的诠释各有不同。深度报道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理念方面不断自我整合,其内涵也不断丰富。在历史新闻学看来,深度报道在出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理论特征的不清晰,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与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并列的一种新闻文体。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兴盛以后,深度报道的张力被凸现出来,它的理念正在全面地向新闻事业的各个领域扩散。深度报道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它在过去…  相似文献   

14.
从认识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报道形式的勃兴,都有着自身活动的运行轨迹,无论是历史上的今天,还是现实中的今天,深度报道的动因归纳起来无非有社会动因,主体动因和学科动因。社会动因就象现代报纸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的产物;就象新闻导语变革于美国南北战争,深度报道也是在本世纪初世界格局重新排列组合的一派呼声中诞生于西方国家的。它们都是社会的产物,时代的产儿。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新闻化,指历史的重要元素成为新闻媒介报道的对象,并把历史转化为新闻报道出来.历史新闻化的主要表现有:考古“新发现”、历史文化传播、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宣传、历史亲历者讲述历史等.历史新闻化的原因主要有:历史和新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历史本身存在大量的新闻;新闻的旧化变成了历史,历史的新化也就有可能变成新闻;历史的新发现、新认识足以让历史新闻化;政府重视历史的教育功能促进了历史新闻化;个人喜爱历史有利于历史新闻化.历史新闻化促进了历史型新闻的兴盛,并促进了历史学的普及,对新闻学的发展、社会受众认知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精神之建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崛起的“深度报道”,打破了报界以往单纯追求“新短快活强”而形成的格局,以令人刮目的力度确定了自己的地位。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新闻文体的群体出现,揭开了中国记者高扬主体意识的序幕. 一、深度报道一出现便显示独特魅力当把近年来一些颇具影响的报道列举出来吋,我们发现,它们很难划入传统定义的新闻类別中去. 例如,《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关广梅现象》、《关于物价的通讯》、《吃的选择》……它们象通讯,象述评,也象报告文学。更确切地说,它们抽取了上述文体的部分因素,组合成一种新的形态。  相似文献   

17.
传统观点认为,深度报道是报纸的优势与长项,电视不适合深度报道。本文认为,电视不适合深度报道是一种片面性的、不符合实际的认识;相反,电视不仅适合深度报道,而且具有深度报道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的定义 电视深度报道是以电视媒介为传播载体(平台),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具有开掘和拓展潜力的核心新闻事实(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话题三大类)为中心,立体多维、多层次、多时空地系统呈现新闻事实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因果关系、辐射影响以及发展动态,以揭示其实质、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9.
赵丹 《新闻窗》2005,(4):30-30
新闻深度报道较早出现于报刊新闻的剖析和背景材料的介绍,满足人们对新闻系统认识的需求。电视作为现代化的大众传媒,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交流感情,传递思想的重要媒介载体。它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在吸收借鉴着其他媒介的成功经验。于是,电视传播方式与新闻深度报道形式的结合,便产生了具有鲜明媒介特点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20.
纸媒的深度报道是一种内容为王的体现,而从当下的媒介环境来说,纸媒的深度报道也是为应对电子传媒信息传播速度的竞争发展而来的。从深度报道的采写内容上来说,厘清事实就是深度、深度报道不是追求文本文体创新、深度报道的"时效"更多的应该是指读者的阅读心理时效等问题,有利于纸媒深度报道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