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江 《体育风尚》2021,(5):33-34
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心情失落、社交逃避、自信缺乏、精神状态差等特征。本研究拟探讨体育运动对初中学生抑郁情绪影响,以患有抑郁情绪初中学生为个案,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进行体育运动干预研究,在所属的班级进行体育教学干预。结果:经过了4个月干预后,①行为观察记录表明该抑郁情绪学生社交沟通、情绪表现、学习能力和躯体化情况有所好转。②<抑郁自评量表(SDS)>数据表明影响该抑郁情绪学生的情绪、睡眠、生气、兴趣等因素改善。结论:体育运动作为干预手段,对于缓解初中学生抑郁情绪有一定效果。但只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应配合心理治疗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2.
主要针对有抑郁倾向的女大学生这一群体,初步探讨以中、小强度健美操和跑步锻炼为干预手段对缓解女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中、小强度的跑步与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的抑郁情绪具有干预作用,对抑郁情绪状况的改善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脑-骨交互角度,通过运动干预手段,探究抑郁症和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联性。抑郁症和骨质疏松症是影响机体生物学机能的两大慢性退行性疾病,基于脑-骨交互视角,两者存在潜在的相互调节关系。其中,抑郁症的调节机制在于:应激激素变化、炎症细胞因子串扰、抗抑郁药、合并性疾患等因素,不仅诱导抑郁症状加重,且抑郁行为还进一步导致骨微结构退化,诱发骨质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运动介导抗抑郁效果的同时,可导致骨骼质量的显著性提高,使骨骼质量向良性态势发展。骨质疏松症的调节机制在于:成骨生成能力减弱、破骨分解能力提高,引起骨微结构破损加剧,骨质下降,诱导身体机能退化,可进一步引发抑郁情绪和抑郁行为变化。运动在缓解骨转换的同时,提高骨骼质量,引起骨骼分泌水平升高,经血液循环进入脑组织,改善抑郁症状,其运动手段亦缓解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探讨高校体育锻炼对抑郁情绪影响中社会支持与情绪表达冲突的中介效应。选取河南省4所高校628名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情绪表达冲突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579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水平提升,提升个体社会支持水平,减小其情绪表达冲突,有助于高校学生降低抑郁水平,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7大省会城市多层次随机抽取60周岁以上老年人711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轻度以上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76.65%,易受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状况、体育锻炼态度、运动强度、时间和量的多重因素所影响;从抑郁情绪的程度上看,抑郁程度与运动能力呈负相关性,特别是老年男性表现得尤为明显。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在提高运动能力的同时,还可有效地消除或缓解抑郁情绪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抑郁与体育锻炼、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DS自评抑郁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自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父母教养方式对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1)抑郁水平、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障碍及精神运动性障碍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次数以及时间不呈相关,抑郁的心理障碍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呈较低的相关;2)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大学生的抑郁呈显著的负相关;惩罚、严厉与大学生的抑郁呈显著的正相关;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父亲的拒绝、否认与大学生的抑郁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抑郁情绪不呈相关。但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有关,父母应该适当调整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7.
考察职校学生抑郁、焦虑情绪与体育锻炼的关系,以及体育锻炼的状况。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和体育锻炼调查问卷,对大一、大二、大三以及五年一贯制的3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0.0 FOR WINDOWS系统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抑郁或有焦虑或既有抑郁又有焦虑情绪的高职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和活动。存在抑郁或焦虑症状或两者皆有学生的体育锻炼总分明显低于不存在这些症状的学生,这一趋势不受性别和年龄的影响,提示有抑郁或焦虑症状的学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而且体育锻炼高分的学生具有低的抑郁、焦虑分,体育锻炼低分的学生具有高的抑郁、焦虑分。这说明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影响着情绪问题的发生,同时情绪问题也影响着学生的体育锻炼观念和态度。而且,抑郁和焦虑情绪与体育锻炼有显著的负相关,这种相关在职高生中不受性别倾向和年级的影响。进一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体育锻炼对抑郁(F=19.210,P=0.000)和焦虑(F=12.078,P=0.000)都有极其显著的影响。一周锻炼天数、锻炼持续时间、运动意愿均进入了焦虑的回归方程;一周锻炼天数、锻炼持续时间、运动目的、运...  相似文献   

8.
情绪在运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中介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当前大学生的总体情绪状况,以及运动与非运动大学生群体的情绪状况和特点进行研究.探索情绪的7个维度(紧张、抑郁、愤怒、慌乱、疲劳、精力、自尊)在运动影响心理健康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紧张、愤怒、疲劳在运动影响心理健康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抑郁、慌乱、精力、自尊在运动影响心理健康中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精力、自尊、抑郁、慌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妇女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以乌鲁木齐市区有抑郁和焦虑症状倾向但无严重躯体疾病和严重精神疾患的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个人情况研制针对性的登山运动、太极拳运动、民族舞蹈运动的运动处方并实施8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76名研究对象实施运动处方前后进行测评。结果:经过4周规律的运动后,研究对象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均有显著缓解,8周后改善更为明显。结论:长期中等强度的登山运动、太极拳运动和民族舞蹈运动均可有效改善老年妇女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就运动项目而言,民族舞蹈运动在老年妇女抑郁情绪改善方面,更易产生心理裨益,太极拳运动在老年妇女焦虑情绪改善方面,更易产生心理裨益。  相似文献   

10.
情绪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情绪在体育教学中所产生的影响,对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和消除情绪中的不利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应在实践中认识和掌握诸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一些基本规律,积极培养和促进稳定的情绪,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此文针对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按照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原理,运用慢跑运动手段解决大学生的抑郁心理问题;运用功率自行车运动手段解决焦虑心理问题;运用太极拳运动解决强迫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症状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和运用体育运动手段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究体育锻炼与抑郁症的关系.作为促进健康的直接手段,体育锻炼是一种能有效预防、减缓及治疗抑郁症的方式.体育锻炼抑制抑郁症的可能机制有内啡肽假说、单胺假说、任务掌握假说.具有抑郁情绪或已经发展为抑郁症的人群,应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项目,一周保持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3-5次,每次锻炼时间保持40min-90min.未来研究需关注体育锻炼和抑郁症减缓的剂量效应,发挥体育锻炼和其他健康资源(心理韧性、自尊、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等)的交互作用对抑郁症的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抑郁情绪与体育锻炼干预实验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李娜 《体育学刊》2001,8(4):32-33
采用EPQ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筛选陕西师范大学1-2年级的学生抑郁倾向高分者为研究对象,以体育兴趣小组为活动方式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大学生抑郁状况与个性特征存在着显著相关,改善抑郁倾向的效度与体育锻炼关系显著.有计划、有目的安排体育锻炼和娱乐性群体运动兴趣小组,更有利于改善抑郁状况和情绪稳定性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总结了文化对情绪的影响以及情绪的生物学基础,列出了三种情绪理论,最后通过一项对长江大学70名学生四个月健美训练的观察,分析说明了某些健康运动对抑郁情绪的影响,以期为健康运动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耐久跑教出乐趣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耐久跑不受场地条件限制,有较高的锻炼价值,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刻苦锻炼的意志品质。但是,由于耐久跑的生理负荷量大,加之动作单调枯燥,练习中部分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往往不能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耐久跑教出乐趣,笔者认为,应注重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运用趣味教学法1.采用图形跑,激发学生情绪运用各种图形,让学生围绕变换行进路线做各种图形跑,如蛇形跑、螺旋形跑、五角星跑、梅花形跑、对角线跑、“8”字形跑等,使学生感到有新意,练习情绪高。2.采用交替跑,…  相似文献   

16.
抑郁是一种过度忧愁、伤感的情绪体验,是大学生群体中一种常见的情绪困扰。自尊是一个多维的建构。人们可以根据评估自我的具体领域(如社会的、认知的和身体的)来对自我进行不同的理解和判断。为了研究体育锻炼量与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关系,检验本研究假设的中介模型,本研究对895名大学生进  相似文献   

17.
巧用“情绪感染法”提高健美操训练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情绪感染法的作用情绪感染法是指教师在健美操教学和训练中,利用语言、动作示范、肢体提示的同时融入情绪色彩,这是进行健美操教学和训练的一种方法。此方法运用得当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气氛,而且还可以起到增加力量、缓解疲劳、加速学生掌握动作的作用。2情绪感染法运用的时机和手段在训练中,采用情绪感染法时特别应注意根据实情情况,确定采用何种手段和方式。如学生因外界的干扰或因反复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燥,注意力发生转移时,教师可采用大声的喊口令、变调的语言提示、击掌等来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归因和情绪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设计了一个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一对一的模拟击剑比赛。比赛结果完全受实验者控制,并给比赛一方造成不利。在比赛前,对受试者对比赛取胜的重要性的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在比赛后,得出对比赛结果的12种归因评价,28种情绪和一个对在比赛中表现表示满意的评价。情绪评价的因子分析得出3个主要情绪因子:“积极自尊”,“抑郁挫折”、“自责”。这些情绪因子主要与内部归因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取胜者的积极自尊由对比赛中表现的满意程度、比赛结果的重要性和归因预测得出,而抑郁挫折只能由归因预测。对失败者来说,积极自尊可由归因预测得出。这些结果表明,在比赛后归因和情绪相联系,但非归因因素在预测情绪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健身科学》2012,(8):9-9
医学界长久以来就认为A型性格的人容易常年带有愤怒、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使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增高。哈佛公共健康学院的学者通过对多篇心理学研究进行回顾后发现:积极乐观的情绪还能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这项研究的作者茱莉亚·博姆发现:与那些情绪悲观的人相比,情绪最乐观的人首次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降低了一半。  相似文献   

20.
运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和运动心理学有关理论对四省边区少数民族体育考生考前抑郁焦虑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体育考生考前抑郁焦虑情绪相当严重,影响其抑郁焦虑的各因素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挫折”、“自我概念”、“考试环境”、“限制”、和“实力对比”,而影响较大的多为心理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