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新中国体育发展60年的经验表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是国情使然,民心所系.在当前我国体育改革的深化阶段,要高度警惕悄然出现的"特色异化"现象对体育改革的干扰和阻碍.认识体育发展"中国特色"的四个理论要点在于:遵循体育发展规律,凝聚体育普世价值,倡导改革兴体为民,彰显体育创新要义.相应的,构建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完善制度法规体系以及加强舆论监督是新时期实施中国特色体育构建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体育竞赛表演的法律保护一直是倍受争议的问题.在"实然"视角下,国际条约及有关法规没有把体育竞赛表演纳入表演的法律保护中,我国著作权法及实施条例也没有把体育竞赛表演纳入表演法律保护中.在"应然"视角下,从洛克的劳动理论、人格财产论、经济激励理论及社会现实需要的角度论述了体育竞赛表演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体育舞蹈、武术、花样游泳、花样滑冰、艺术体操、健美操等体育项目应受著作权法保护.  相似文献   

13.
“实证”与“理解”是科学研究的两大范式,这两种范式在当前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都得到应用。体育界对这两种研究范式的不同看法,造成了它们之间处于对立的状态。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客观的、实证的和定量的研究才符合科学标准,质疑“理解”范式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实证范式把人“物化”了,得到的结果是冷冰冰的数据,且忽视事实意义的丰富性。在两种研究范式对峙的过程中,人们对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其适应范围逐渐清楚。体育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体育科学研究中这两种范式都不可或缺;体育现象的复杂性又决定了需要整合这两种范式,实现对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15.
B·FREND     
《当代体育》2007,(6):48-51
  相似文献   

16.
由岚僧先生演译的《国民体育学》一文,发表在1902年的《杭州白话报》上,论文原著是日本的西川政宪。作者以近代科学为理论依据,通俗易懂地阐述了人体从婴儿时期、幼儿时期、少年时期到青年时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讲究科学体育与卫生的意义、作用以及具体操作方法。是我国近代体育发端时期,传播体育科学知识,唤起民众,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体育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洗刷“东亚病夫”之辱的启蒙增知之作,在我国体育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概括介绍了其内容,从史学角度,结合当今我国体育现状,作了粗浅的理性分析,以求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热潮中,起到一点史为今用的感悟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在社会学、文化产业学、体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指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没有真正深入进行,国家选择足球作为引领中国体育全面改革的“试验田”,是体育改革进程中顶层设计者所权衡下的英明决策。并提出了“举国足球”对中国体育发展启示为:宣告体育改革必须坚持“管办分离”的原则、强化学校体育重回教育“参与为主”的本质、推动体育事业走向惠民“公共服务”的工程、昭示竞技体育发展远离“长尾效应”的时代、直指体育产业坚守效益“服务经济”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围绕武术发展方面的研究,一直都是武术理论研究中的热点论题。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当今社会时代特点,对武术发展的理念展开探讨。研究认为,“本体与人本统一”应作为武术发展之理念指导,这是当今时代对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武术所提出的必然要求。表现在:(1)文化的时代性——市场经济带来的消费社会的形成要求武术发展应密切关注人的需求;(2)文化的民族性——“中国梦”的实现要求武术进行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本体与人本统一”对于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与此同时,当今社会也为武术发展贯彻、践行该理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