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数字化是应对全球教育危机、引领世界教育变革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方向。2023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为世界数字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文章系统概括了我国数字教育发展新进展,阐述了大会聚焦的四大核心议题: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治理、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和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并从顶层设计、协同发展、互联共享三个层面探讨了未来世界数字教育发展的行动倡议。文章最后建议:第一,加强建设各级别大数据中心,促进教育平台互联互通;第二,建设数字教育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推进国家与国际标准研制;第三,推进数字基础设施泛在联通,夯实教育“数字”基座;第四,提升教育大数据治理能力,推动教育业务流程再造;第五,实施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工程,助力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第六,坚持教育技术学科兼容创新,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七,共享我国数字教育发展成果,构筑全球数字教育生态。本研究能为我国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更好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及构建教育新形态,欧盟于2020年9月底发布了《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年)》。该报告聚焦于在数字教育中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教与学以及培养学习者的数字能力,明确了欧盟层面未来需要推进的“促进高性能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提高数字技能和能力以实现数字化转型”两大战略重点,并详细列出了十三项行动计划。通过解读该报告,可为我国教育信息化2.0规划背景下优质、高效的数字教育应用与发展,带来以下启示:应开展科学评估和顶层设计,优化我国数字教育生态;推动数字能力评估,提升全民数字能力;加大共享与协作,构建更为开放的教育服务生态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在技术赋能教育与疫情常态化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教学改革是推动高职教育质量革命的关键。本文采用知识可视化的文献计量方法,厘清数字化时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知识结构与前沿趋势,洞悉并揭示国内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改革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脉络与演化趋势。基于关键词共现图谱和关键词聚类图谱,从教学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和教学资源等维度对数字化教学改革的本质属性进行解构;基于时间线图谱和突发词探测图谱,对数字化教学改革的演进特征与发展态势进行剖析。鉴于此,提出未来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向度: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韧性教学生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打造结构化、专业化教师创新团队,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教学能力;加强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智能化应用,满足学生泛在化学习需求;引导线上线下教育常态化融合发展,推动适应新环境的教学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发布《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2022—2029年)》报告,变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应对全球危机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报告旨在帮助青年和成人(1)增长技能以获得就业机会,促进数字化、绿色和包容性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向成功和公正的转型过渡。该战略主张采取三大主要行动:一是发展所有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所需的技能;二是发展包容性和可持续的经济所需的技能;三是发展包容与和平的社会所需的技能。报告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未来的设想、理念与行动,对我国发展服务终身学习的数字化、绿色和包容性职业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场由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教育颠覆式变革,经济社会变迁、教育内生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三大因素共同推动了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纵观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和计划,呈现出强化数字资源顶层设计、打造优质数字基础设施、制定数字素养框架、推动数字化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和评价模式、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注重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加强数字信息安全与伦理教育等一系列共同发展趋势。我国在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可以国际社会先行经验为镜鉴,坚持线上线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数字素养教育渗透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通过系统规划数字化教育发展战略、升级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构建本土化的数字素养框架、完善数字化课程体系、加快数字化教学模式转型、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以及形成多部门协调机制,构建与数字社会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转型是探索教育空间未来可能性的关键机遇期,也是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新契机。根据社会空间理论及数字技术发展背景,教育空间可分为具体、实在的物理空间,数字设备、智能算法衍生的虚拟空间,各类关系与互动构成的社会关系空间及关注思想、价值与理念的精神空间。作为现代性的技术表达,数字化转型不仅赋予物理空间智慧可感的生命体征,还创设了有强大交互能力的二维和多维虚拟空间,为教育实践的社会交往活动提供了数字化、精准化背景框架和精神层面身份认同与情感归依的生成领域。  相似文献   

7.
数字时代,数字身份将为“数字思政”带来新的发展动能。数字身份可以推动人的交往实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与实体身份存在“对望”、“对立”与“对话”的逻辑关联,具有身份“数字化”与数字“身份化”的价值向度。未来,数字身份呈现“区块链+数字身份”的技术进阶、虚拟出场与现实在场的自我同一、个性表达与深度交互的技术赋权、价值塑造与全面发展的育人本真等发展走向。基于此,要主动应对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身份构建与治理的现实隐忧,从重塑数字育人的思维共识、融入教育教学的模式变革、提升教育主体的数字能力、健全监管治理的风险规约等方面构建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数字身份。  相似文献   

8.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全球议程。联合国呼吁:采取集体行动,共享共同利益。在转型的过程中,全球呈现出共同趋势:各国争先恐后加入转型浪潮;变革剧烈,迭代前行;各国政府通过多轮战略规划积极推动变革。转型过程中的各国都以联通、内容、能力和数字化数据库(3C+1D)为建设重点,同时防范多重风险。在联通建设方面,欧美国家充分发掘政府与市场多方面的资金筹措投资;在内容建设方面,欧盟特别关注数字化内容生产;在能力建设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盟已经创建了多个版本的教师数字素养标准框架和网上自评自测工具;在数据库建设方面,日本努力建设数字化教育数据库。为了预防和应对各类风险,各个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也相继发布了相关文件。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全球行动,澄清全球发展的共同趋势和建设重点能够促进世界范围内的通力合作,打造更好的智慧教育。  相似文献   

9.
公民教育作为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工具,在培植公民“横向技能”、构筑参与型公民身份与铸牢可持续公民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发布的《成人学习和教育全球报告(五)》显示,当前公民教育发展仍面临筹资机制弹性不足、治理红利释放乏力与参与沟壑填补困难等三重隐忧。为消解上述发展隐忧,全球各国需注重全方位发挥公民教育资金“溢出效应”,深层次弥合公民教育“治理鸿沟”,多渠道拓展公民教育参与“机会窗口”。就本土行动而言,未来我国应致力于提升公民教育政策包容性,推动公民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确保数字弱势群体的公民教育可及性,以期赋予成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变革能力,切实助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发布了《影响未来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趋势研究》报告,提出了影响未来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及师资人员培养培训的十个趋势,这些趋势涉及职业技能的变化、技能预测系统的建构、TVET教学人员的培养培训、企业参与及TVET利益相关者的协调等方面。报告部分内容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有参考价值:面向未来工作领域不断变化的要求,需要建立国家技能预测系统,保持职业标准的先进性;针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需要厘清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影响路径,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面对职业教育培养具有新知识、横向技能、跨职业能力的技术工人的目标,需要助力教师积累行业企业经验,实现其持续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趋势,我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也正在阶段性、大力度地向纵深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部办公厅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专门将“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行动”作为其重要行动之一,强调要推动数字化在拓展教学时空、共享优质资源、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精准开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珩 《科教导刊》2023,(27):1-3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创新,为高校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当前高校教学环境的数字化建设基本完成,呈现教学环境的互联互通、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和多媒化、教学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教学服务的个性化和自主化等特征。同时,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也面临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主体互动不足,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不成熟,教学模式单一等现实问题。文章建议,加强教育与技术的融合,构建数字化高校教学环境;提升教育大数据的治理能力,提供数字化转型的资源保障;培养师生的数字素质,提升教育主体的能力与创新认同。  相似文献   

13.
陈辉  熊璋 《人民教育》2022,(24):51-5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依托数字科技的教育创新,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数字劳动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与劳动教育双向互动。一方面数字劳动助力劳动教育。数字劳动的“时空重构”开启劳动教育的多元实践,数字劳动的“算法管理”拓展劳动教育的伦理向度,数字劳动的“产消合一”强化劳动教育的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数字劳动也设限于劳动教育。劳动工具数字化挑战劳动技能升级,劳动过程数字化弱化劳动价值认同,劳动关系数字化冲击劳动权益保障。由传统劳动教育向数字劳动教育转型是社会发展趋势,需要采取有效策略推进数字技术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一是要虚拟与现实融合,突出劳动教育的数字趋势;二是技术与价值结合,突出劳动教育的精神引领;三是教学与实践共生,突出劳动教育的问题导向。  相似文献   

15.
李永智 《上海教育》2022,(Z3):28-29
<正>站在工业时代迈向数字时代的转型时刻,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建设高质量个性化终身学习体系,立足为每个学习者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成就其最大的社会价值,运用数字技术发掘学习者潜质、激发学习兴趣、深化数智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培养综合创新能力,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也是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与追求。  相似文献   

16.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与教育资源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但目前我国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存在数字化基础设施不完备、乡村教师数字化教育能力缺失、乡村数字教育资源匮乏等现实堵点。因此厘清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城乡教育协同发展逻辑是助推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逻辑与育人逻辑有机耦合,利于明晰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向。建议通过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资源更新、教学模式改革等途径实施智慧教育工程,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推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学校精准匹配、按需推动技术与乡村教师精准对接、精准设计区域性乡村学校数字化发展方式,解决乡村教育生态失衡等问题,实施配置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策略,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高质量发展;通过数字化教育云平台联接城乡学校,汇聚数字化教育资源,构建学习共同体,形成“协同化”发展新格局,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效应。  相似文献   

17.
教育强则国家强。数字技术驱动全球变革,数字教育对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赋能意义。放眼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数字教育变革,从多个方面谋划布局,积极行动,提升国家教育和人才竞争力。研究旨在通过对国家政策、国际组织报告、重要学术文献、官方权威信息的广泛搜集整理与系统深入分析,整体把握这一世界性趋势,分析各国的战略谋划和行动举措。从国际经验看,各国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作为教育变革核心目标,利用数字技术促进教育公平,面向数字时代变革教育内容和模式,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对教育的颠覆性影响,从国家战略高度系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开辟发展新赛道,抢占国际竞争新高地。各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谋划和行动举措,能够为我国以数字教育赋能教育强国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18.
数字素养是未来老年教育教师胜任数字化教学所必备的关键素养。基于“行动者—结构”互构理论,对老年教育教师数字素养进行内涵解读,并通过比较和分析国内外教师数字素养结构的研究成果,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伦理与道德三个层面对老年教育教师数字素养结构模型进行构建,该结构模型包含数字意识、数字认同、数字教育、数字技术、数字社会、数字伦理和数字规范七个模块。新时代老年教育教师数字素养结构模型的构建,可为老年教育教师相关政策制度和标准体系的制定、数字化教师培养体系的更新、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教师管理模式的完善,以及教师自身数字素养与能力的提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人文主义价值理念,倡导创业教育全民化、终身化、生态化,呼吁各国提升全民创业精神与技能,将创业融入终身学习进程,实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始终秉承着三重实践逻辑:教育赋能以增进个人福祉、激活潜能以促进区域平衡、变革思维以维护共同利益。因此,在推动国际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特别关注女性和青年群体,重点支持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积极促进创业教育与绿色发展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能力建设等领域相结合。就其实践路径而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方面通过构建国际创业教育交流合作网络,促进其创业教育理念的传播;另一方面通过推动创业教育融入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项目,为各国发展创业教育提供技术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实践仍存在着针对性、强制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引起社会关注。“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推动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信息化、触发数字资源对社区教育的深度赋能效应、促进新型职业农民角色的转换。“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例如: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和经费供给滞后,数字化服务能力有待增强;数字化培训体系不健全,专业教师紧缺;社区居民参与意识不足,数字素养与技能亟待提升。“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需利用大数据高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助力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构建大数据参与社区教育的多元保障机制,打造社区教育品牌;丰富社区数字化教育内容与形式,保障居民数字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