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广播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广播的诞生使近代的信息传播从“无声的印刷时代进入了有声的电子时代”,使声音的远距离传播成为现实。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广播的理论研究还很不够,跟不上广播日新月异的发展。广播是一门科学,例如:广播采访学、广播新闻学、广播文艺学、广播编辑学、广播评论学、广播播音学、广播广告学、广播技术学、广播管理学等等。本文通过研究广播理论工作,认为广播有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近70年来,广播实践日益丰富,领域不断拓展,广播系统理论的研究却一直相对滞后。为加强广播理论的研究与交流,推动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首届中国广播学研讨会8月28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3.
专业广播的出现和对专业广播的经营.使广播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其功能由以一般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转向以需求细化了的各个受众群体为服务对象,成为推动广播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专业广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欧美近年公共服务广播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欧美当前公共服务广播的理念与实践研究、公共服务广播管理研究、新媒体背景下的公共服务广播发展趋势研究等三个方面,对近年来西方的公共服务广播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述评,并简要分析了目前欧美公共服务广播研究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广播媒介批评呈现出一种相对低速的发展状态,而实践规模偏小、理论研究尚未起步、缺乏必要的平台支持则是其主要表现.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广播影响力的下降、对广播媒介社会功能的严重“误读”、媒介批评研究的自身缺陷以及广播媒介批评机制的缺失.其危害则表现为广播媒介规范长期得不到有效修补,广播公信力持续走低并最终危及广播行业健康发展.因此,要解决当前广播媒介批评的低速问题,必须加强对广播媒介批评的重视,加快广播媒介批评理论研究步伐,并积极建构起有效的广播媒介批评机制.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中国广播发展论坛暨全球华语广播协作会议于10月25至27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是在2003年第一次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再次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来自亚广联、加拿大、乌克兰及国内广播媒体、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200多人参加会议。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副局长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波出席会议。田进作了《加强交流.精诚协作,共同推进广播的繁荣发展》的演讲.  相似文献   

7.
受众研究,对任何一家广播媒体来说,也许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和急需。频率专业化,受众细分化,节目市场化,已经成为大多数广播媒体的共同追求。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几经改革和发展,广播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广播”发展到“窄播”,和由事业管理调整到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借助与数字技术的融合,美国广播“凤凰涅椠”,美国广播研究亦随之再次起飞,成果频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比上个世纪有较大拓展。本文基于受众的角度来探索美国广播的价值与历史,初步梳理了新世纪以来美国广播研究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9.
2010年,随着中国广播事业的积极稳步推进,广播理论研究在向深度扩展的同时,也更加务实与理性。本文对2010年的广播理论研究做出概述,并集中对全媒体广播、重大及突发事件中广播独特作用、对外广播、广播学学科体系建设、广播产业等五个方面的研究性文章进行了归纳梳理。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是中国广播业深化改革、稳步发展的一年,广播理论研究继续沿着务实与理性的方向发展。本文在2011年的中国广播理论研究的同时,集中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的发展趋势、广播产业发展、广播多元化发展战略、广播媒介批评、广播战线“走转改”实践等五个方面的文章进行了梳理总结。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记协、中广学会主办的“广播新闻性节目编排”评奖已经进行两届。两届评奖与广播新闻节目编排的实践为研究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提供了实证材料。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广播传媒固有的优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广播传媒的地位和作用或多或少地有些弱化。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接踵而至。在如何对待记者站上,从思想到理论到实践,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认识: 其一是“强化论”。广播人的共识是:首先,记者站的存在是由新闻规律决定的。广播新闻快捷的时效性、靠近新闻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我国广播事业发展迅速,也客观上促进了无线电广播类报刊的诞生和发展。但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到目前被发现和研究的民国广播类报刊绝大多数均为周报、月刊、旬刊等,欠缺对日报的挖掘和研究。1934年创办于天津的《广播日报》是我国近代第一份综合性广播日报。其出版发行开创了民国时期广播报刊日发的先河,同时在明晰广播媒体性质、助力多元媒介共生、受众心理研究等领域做出有益探索,为促进天津广播事业发展、推动民营广播电台改革等方面均作出重要贡献。本文尝试对《广播日报》进行开创性研究,以期填补我国近代无线电广播日报研究的空白,为近代广播史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角和更加多元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1月26~2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影响力节目样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c这是一次产学研紧密联手共同举办的高端广播节目样态会议,来自中央电台以及13所全国知名大学的广播研究青年学者围绕广播节目样态及实践、广播生产规律研究及创新手段、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等相关议题进行广泛研讨,探寻广播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广播与网络的融合成为必然,本文以网络时代下的广播媒体为研究对象,回顾了网络广播的发展,分析了网络广播的传播特点,指出了目前制约其发展的局限因素,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广播收听率调查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不仅关乎广播媒体的市场评估和测量,也关乎广播调查业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广播收听率调查数据采集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广播收听率调查数据采集技术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技术可能。广播收听率调查业也需适应大数据时代对广播受众研究的海量数据需求。  相似文献   

17.
国家实施“西藏新疆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工程”一年多来,西藏的广播发射率由原来不到2500千瓦,提高到4000千瓦以上,广播人口覆盖率提高了22.88%,深受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探索中国农村广播体制创新的"天津模式"——天津农村广播、天津区县联盟广播文集》近日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文集汇集了天津农村广播、天津区县联盟广播编辑记者深入农村进行采访报道的切身体会,真实地记录了天津农村广播、天津区县联盟广播编播人员在基层新闻实践中成长的足迹和经验体会,并附有多幅频道开展"五下乡"活动的精彩图片。2006年12月30日开播的天津区县联盟广播,是一个在没有政府干预、没有行政命令的前提下,从广播行业内部  相似文献   

19.
服务与广播人、广播节目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关系是否紧密,服务之于广播频率的发展到底会起到多大的作用,是长时间以来被人们忽视的问题。然而随着广播由“广”而“窄”的频率专业化进程,媒体中网络互动  相似文献   

20.
广播的新时代——墨尔本2005国际广播会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FM广播、卫星广插,互联网广播等新技术使广播——这个在当今电视与网络的时代似被忘却的媒体在世界的许多国家出现了复兴的趋势,广播研究也在世界各国的学界激起了新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