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国现行破产法存在着种种明显的缺陷,尤其是有些破产制度在立法上仍属空白。因此,对现行破产法进行完善成为必要。本文着重阐述了个人破产、免责制度、复权制度与跨界破产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列举主义和概括主义是当今世界关于破产原因的两钟立法模式。香港破产法实行列举主义,台湾,内地破产法实行概括主义。与港台相比,内地存在破产原因多元化的缺陷。因此,笔者提出了完善内地破产原因的立法建议并深入论述了“不能清偿”与“停止支付”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本对于我国现行破产法在立法宗旨上的滞后性、破产立法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如何重新确立《破产法》的立法宗旨,完善《破产法》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的《破产法》是早在1986年颁布实施的,所以,它受计划经济观念和体制的影响较大。无论是立法理念、制度设计方面,还是适用范围或与其他法律之间的相互协调方面,都存在着诸多方面的疏漏和不成熟。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的《破产法》在具体操作和实施当中,在保护债权人利益方面存在的缺陷,指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企业破产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对于我国企业法人,应制定出比现行破产法更加宽松的破产界限,取消一些不需要的限定性条件。从而使我国企业破产法更加趋于完善,并不再使国家及债权人的利益蒙受更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现行《破产法》实施以来,对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及规范市场秩序,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从破产实践来看,《破产法》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所起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却不尽如人意。分析破产法缺陷及原因,建立我国的破产重整制度,使破产清算程序逐步走市场化和职业化的道路,并赋予破产财团主体资格,是完善现行破产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破产法的定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破产法的定位应既立足现实国情,又具有国际性的私法;而现行破产法受主客观条件制约,存在着明显的立法错位、缺位现象,严重影响了破产法功能的发挥。立法者应该纠错补缺,制定出定位科学、体系完整的新《破产法》。  相似文献   

8.
破产法是市场经济社会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新破产法草案即将通过审议、颁布实施。新破产法借鉴各国之立法经验,力图贯彻市场经济的理念,破除旧法存在的诸多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影响,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本文从破产立法宗旨、破产原因、政策性破产之利弊与存废、管理人制度、预防破产之重整制度、破产企业职工权益的保护、破产法律责任等方面对新破产法立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能使读者对新破产法的创新与修改内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其中新法设立的专业化、市场化的管理人制度,预防企业破产最为有力的重整制度,对职工权益的适当保护等问题,也是目前破产立法中争议最大的问题。望能抛砖引玉,使大家都能为新破产法的立法与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破产法存在着种种明显的缺陷,尤其是有些破产制度在立法上仍属空白.因此,对现行破产法进行完善成为必要.本文着重阐述了个人破产、免责制度、复权制度与跨界破产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企业破产法》无论是在理念还是制度方面较之1986年颁行的《企业破产法(试行)》均有显著突破。但《企业破产法》实施三年多时间以来,破产法制度并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五谷道场"作为重整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是梳理及发现《企业破产法》在实际遭遇的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从"五谷道场"重整出发,会发现《企业破产法》仍然存在一些尚待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