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文化产业、音乐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的培养现状、结合现状、培养模式、具体方法等情况,认为需要我国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坚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提升专业教学的业务水准和综合性人才理念,就可以充分的发掘当前市场发展的音乐现实需求,促进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规模化培养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梁庆东 《职教通讯》2019,(22):76-79
常州地方音乐多元、丰富,具有五大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吟诵调、天宁寺梵呗唱诵、溧阳泓口丝弦、溧阳戴埠太平锣鼓、金坛乾元观道教音乐为国家申遗获批项目,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近年来,“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话题非常热,常州市政府也不断加大力度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发展文化名城,将常州地方音乐转化文创产品具有较大现实意义,充分开发常州地方音乐文化资源,可使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常州地方音乐的项目化创意改造,主要是凭借当地音乐的文化内涵,并加以转化,实现新旧文化的更新换代,达到文化再生产,打造新的区域经济亮点。  相似文献   

3.
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科技进步推动了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为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高职院校依托自身专业优势,在旅游、信息、电气、物流、商贸、建筑等专业中融入音乐文化元素,能推进其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不断提升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推动了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给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使得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产业为实现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此外,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下,受到来自多元文化的冲击,给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使得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产业思考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创新,促进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传媒产业、科技产业、旅游产业以及教育业与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融合之路,提升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音乐艺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为推动江西省的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以往音乐艺术活动中将创作、表演、推广分开实施的传统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发展需要. 因此,构建音乐创作、表演、推广一体化模式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实践“一体化模式”,有利于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反映赣鄱儿女精神风貌的音乐作品. 同时,音乐艺术也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焕发出无限生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不断深入的发展,我国中国音乐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标准与要求。我国音乐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文化产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文化产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我国音乐文化产业是将音乐作为一种商品,对音乐行业中的产品进行包装,然后将音乐产品以商品的形式卖出去。中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传统名族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演变、社会进步、经济刺激、人文推动的种种因素下,音乐文化产业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执政党地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重要产业。音乐文化与音乐文化产业的连接已成为必然。通过对音乐文化与音乐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评价标准、艺术追求、教育宗旨、受众人群、区位优势、国际交流、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剖析与探究,让我们对音乐文化更好地融入、转变向音乐文化产业的趋势有全新的定位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民间音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并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加以创新和发展。正因为此,张家口的民间音乐文化也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开辟出了特色途径,走上了文化产业创新之路。本文将着重探讨张家口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在新时代的现状及前景,希望有助于推动张家口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深度挖掘了创意人文培养的瓶颈问题;从艺术学、教育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个视角阐述高校音乐教育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联性,解析了地方高校音乐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最后从创设创意环境、开发课程资源、强化师资培训、强化校企合作等视角,回答了高校音乐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戏剧的重要元素之一,让幼儿在音乐情境中开展创意戏剧表演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教师首先需选用合乎情境的音乐并运用该音乐放大幼儿的表演兴趣,适时"以乐创境",再用音乐放大绘本故事中的有趣之处,然后巧用音乐突显绘本故事的情节发展和角色的夸张特点,从而让幼儿更好地融入、把握和表现角色,达到创意戏剧的最大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深刻的文化传播价值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其能否历久弥新,理应受到大众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不断探索音乐创意产业的内在驱动力,并为湘南地区延伸音乐产业链、扩大音乐创意产业规模指明了方向。从音乐创意实践分析,湘南音乐创意企业在制作创意产品的同时,不断在进行相关产业融合,优化音乐资源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文章基于音乐创意产业的内涵、内容及核心元素的阐述,分析了当前湘南音乐创意产业的现状及成因,最后提出了湘南经济与音乐创意产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湖南作为我国文化大省,在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和付出不计其数的后天努力,使得该产业发展现状居于我国领先地位,并呈现出一定的代表性特征。笔者通过多方调查和研究,对当前湖南音乐文化产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现状总结和症结剖析,以期为湖南音乐文化产业研究提供些许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演变、社会进步、经济刺激、人文推动的种种因素下,音乐文化产业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执政党地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重要产业。音乐文化与音乐文化产业的连接已成为必然。通过对音乐文化与音乐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评价标准、艺术追求、教育宗旨、受众人群、区位优势、国际交流、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剖析与探究,让我们对音乐文化更好地融入、转变向音乐文化产业的趋势有全新的定位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音乐审美文化和审美价值论的角度为研究起点 ,从文化学本体论的观照中提出了音乐文化产业这一命题。文化工业化 ,知识经济和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作为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背景亦纳入了研究的视野。在音乐文化的主体调适方面 ,笔者提倡观念的突破、传播方式和媒介工具理性的复归 ,以及音乐文化主体产业的发展必须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音乐本位特征使音乐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无语义等特质凸显出来,具有伸展个性化思维空间,发挥个体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功能。幼儿园音乐活动应给予幼儿音乐感知体验的话语权、音乐本位理解表达的自主权、音乐本位联想创意的选择权,引导幼儿体验、理解,并尝试运用音乐元素进行有效的表现与联想,在提升幼儿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幼儿具有个性化的思维和创意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整个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围绕着音乐表演艺术的相关探讨究竟存在着怎样一种"主体-理念"?什么才是西方音乐表演审美实践的"哲学-美学"基础和实质?这些审美观念又经历了怎样的嬗变过程呢?西方音乐表演艺术经验和美学观念与思想又如何应用于实际的音乐表演活动中,音乐表演艺术的视界和话语空间又在何处得以拓展和深化?本文是对西方音乐表演美学观念的演进历程的整体思考,以期探究西方音乐表演艺术的现代意义及音乐表演艺术的其他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文化民生主流话语权的历史生成,探讨我国音乐文化产业形成社会背景以及分析文化民生与音乐文化产业的互动关联,旨在为推动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强调塑造健全人格,发展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音乐欣赏与音乐表演是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听、说、唱音乐。运用多渠道的教学方法,把音乐表演与音乐欣赏结合起来,给予学生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音乐欣赏、音乐表演而有所收获,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张兰 《早期教育》2016,(1):30-33
在充满艺术氛围的音乐律动区活动中,蕴藏着很多被忽视的创意空间。教师若能以广阔的视野将音乐律动和其他领域联结,以纵深的思维将音乐律动的创意种子挖掘,以共生的心态将音乐律动的参与范围扩大,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幼儿在音乐律动区的各种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富有创意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求异、求新,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