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论述了畅销书的基本含义,分析了畅销书的结构形态,并对畅销书的运行规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畅销书的市场有待规范,畅销书文化的成熟靠大家一起努力。我喜欢读畅销书,喜欢感受其中带来的心灵的接触和交流。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畅销书的市场有待规范,畅销书文化的成熟靠大家一起努力。我喜欢读畅销书,喜欢感受其中带来的心灵的接触和交流。  相似文献   

3.
现象级畅销书不仅带来了图书销售收益,而且制造了社会热点话题,形成了广泛的社会文化影响.因此,如何打造现象级畅销书,引发了出版业内人士的广泛讨论.本文试图讨论现象级畅销书背后存在的因素,以及对应的营销与传播策略,探寻图书传播最大化的方法,以期能给出版者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书业已经进入畅销书时代,畅销书销量一般在10万册以上,有的甚至上百万.目前,整个书业对畅销书青睐有加,各出版社千方百计打造畅销书,经销商,书店抢先定购畅销书,读者追捧畅销书.  相似文献   

5.
畅销书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读者争购畅销书,出版社争出畅销书,似可能形成一股新的冲击波。但什么是畅销书,怎样界定畅销书,书之何以畅销等等问题,在理论上还缺乏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为此,我们发表了这一组笔谈,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杨伟 《出版与印刷》2017,(2):43-45, 46
本文基于开卷“全国图书零售观测系统”中的畅销书数据,从中提炼出能够在阅读市场中形成足够的话题,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现象级畅销书”,分析了现象级畅销书的概念、属性,对十年来的现象级畅销书进行了回顾,并对如何创造现象级畅销书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畅销书?畅销书能够制造吗? 畅销书就是那些进入畅销书排行榜的书.但是,进入排行榜,并不一定证明图书的学术价值."畅销"所反映的,不过是一本书在"特定时间"内的销售数量.畅销书榜都以一个星期为"特定时间",来定义一本书畅销与否.畅销书排行榜衡量的是一本书上市后短时间内的爆发力,而不是每月每年的持续销售力.也就是说,畅销书不是"销售最多"的书,而是"销售最快"的书.由此看来,制造畅销书,无非就是想方设法让一本书在上市第一周内销售足够数量,"冲"上排行榜.这个道理,出版界人人皆知.  相似文献   

8.
卢秋萍 《出版广角》2015,(10):80-81
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对传统纸质图书的质量要求反而越来越高,出版社要想打造一本畅销书,难度已经远远超过以往.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畅销书的营销组合优化呢?笔者通过分析畅销书的卖点,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畅销书的营销模式以及畅销书在未来应选择的营销路径.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的畅销书出版活动可分为启蒙型、教化型、自发型、市场型四个阶段。启蒙型和自发型阶段、教化型阶段、市场型阶段产生的畅销书分别以文化型、政治型和商业型为主。商业型的畅销书出版模式是世界出版的发展主流,但由于我国当前文化事业的特殊性,畅销书出版在以市场型畅销书为主的同时,政治型与文化型的畅销书将长期存在。这种商业型为主、政治型和文化型为辅的多元出版格局,形成了我国当代畅销书出版活动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0.
畅销书:“眼球经济”的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书业已经进入畅销书时代,畅销书好比是出版产业的领跑者和加速器,畅销书在为出版产业创造获利、就业等商机的同时,还在不断向相关领域延伸中,形成多点支撑的产业供应链,这个链条上的每个支撑点,都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1.
畅销书及其运作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持人:当前,畅销书已经成为图书市场的一个热点.但"畅销书"这个概念并不十分清晰.畅销书是不是以往人们所认为的那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俗书"?是不是市场销售量大的书就是畅销书?畅销书这个概念如何界定?这些问题都需要探讨清楚,否则畅销书的运作就不会顺畅.当然目前给畅销书下个准确的定义也不那么容易.  相似文献   

12.
畅销书运作情况如何,是出版商运营机制成熟与否的标志。事实上,许多人都赞成“畅销书的操作没有一定的模式”这一观点.毕竟畅销书的读者群是庞大的,众口难调,要在这里找出畅销规律不是件简单的事。 但是,从美国畅销书市场来看,很多新书在刚刚策划上市时,就已经备受读者关注,并注定其畅销的命运。与其说新书的畅销是一种偶然,倒不如说是成熟市场运作规律下的一种必然,因此,在出版业竞争日趋激烈,图书市场持续低迷,三、五万的销量也勉强可以算得上是“畅销书”的今天,探讨我国畅销书的运作规律越发显得重要。探索形成适合中国图书市场实际情况的富有特色的畅销书运作机制也成为当前我国图书市场最大的营销亮点。 成熟的畅销书运作规律不再仅仅是稿酬和宣传等表层因素在起作用,可以说它是一项综合的工程,缺少哪一个环节都会对这一工程的顺利完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书业已经进入畅销书时代,畅销书销量一般在10万册以上,有的甚至上百万。目前,整个书业对畅销书青睐有加,各出版社千方百计打造畅销书,经销商、书店抢先定购畅销书,读者追捧畅销书。现在,随着每本书的利润越摊越薄,大量图书成为不赢利的包袱,导致庞大的库存。在这种情况下,畅销书以品种少、利润大、销得快,使出版社得以从品种战中抽身出来。另外,畅销书带来的品牌效应,也成了出版社其他书籍进入书店的通行证。从而形成出版社对书店渠道的供应优势,使出版社有机会扩大市场规模,提高整体书籍的销售。  相似文献   

14.
畅销书是图书策划人追求的目标.网络时代的图书策划人,应将网络作为畅销书选题的重要发源地,充分发挥个人的编辑能力,把握其中绽露的契机,识别和判断具有畅销书潜质的选题,打造畅销图书.本文力图通过分享已经出版的畅销书的成功运作经验,探究网络时代畅销书策划人应具有的能力要素.  相似文献   

15.
"畅销书时代"话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欣 《编辑学刊》2004,(4):30-32
一、畅销书时代的营销: 中国的图书市场已经步入畅销书年代.仅占中国四百亿元书籍出版零售市场10%的大众文学市场(书籍出版市场中约75%是学校的教材教辅、15%是会计学等专业书籍),正掀起一场畅销书革命,波澜迭起,抓紧了所有人的眼球.根据开卷公司对全国百家零售书店的销量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占中国图书品种6.7%的畅销书,创造了图书市场68.9%的利润.(关于畅销书的"二八定律")可见,畅销书对于图书产业链的巨大拉动作用.在国内,靠一本畅销书盘活一家出版社的案例也早已不是新鲜事.  相似文献   

16.
任火 《编辑之友》2010,(10):87-88
今年5月我去南京参加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的第14届周际出版会议,与吴培华先生不期而遇了.短暂的寒暄后,我们的话题便扯到了会议的学术交流上.我提起了有人提出的畅销书议题.他斩钉截铁地说:"畅销书怎么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精华!一个出版社要是尽出畅销书,那这个出版社是没有什么文化品位的.一个国家要是靠畅销书来发展文化事业,那这个国家的文化是没有前途的!真正的文化精品都不是什么畅销书.它可能不畅销,但它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才是一个民族所需要的."真是振聋发聩.在我的感觉和印象中,出版社总是以畅销书为追求目标的,因为畅销书能够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王蕾 《编辑之友》1998,(3):57-59
畅销书(Best seller)一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美国,是指“销量极大的书”,如今已成为美英书业界最热门的词汇。任何图书一旦成为畅销书,对作者、出版商和批发商来说,则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收入、轰动效应及可能形成的国际影响,从而为作者、出版社创下极高的知名度。因此美英出版界在畅销书市场的竞争格外激烈,一些依靠畅销书吃饭的出版社更是绞尽脑汁,拼死一搏。  相似文献   

18.
当下,全国每年出版的三四十万种图书中,能成为畅销书的图书屈指可数.因此,畅销书策划研究有着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文章突破了常见的基于技术和操作层面研究畅销书的思路,从编辑主体视角出发,以赣版畅销书为例,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畅销书的策划出版.  相似文献   

19.
畅销书,是图书市场最受欢迎和追捧的对象,其涵盖的范围很广,各门各类都囊括其中.当文学与畅销书联姻时,便出现了所谓的“文学畅销书”.当今文学畅销书在畅销书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一道不容忽视的风景.对此类图书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更加清楚地了解当代读者的阅读现状以及文学出版在图书市场化中所经历的变化,这对于整体把握图书市场的运行规律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以当当网、京东商城网上书店、亚马逊网上书店等重要的图书电商运营平台2014年度的销售总榜单和文学畅销榜单为例,具体分析影响文学畅销书出版的几大因素.  相似文献   

20.
畅销书市场效应营造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的书业已经和正在进入畅销书时代,畅销书的品质和市场占有率,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图书出版的规模和效益.畅销书好比是出版产业的领跑者和加速器,推动着出版业的发展.近年来,虽然整个出版界的"大盘"走势比较低迷,但一些畅销书的"个股"发展势头良好.不少出版社以双效俱佳的畅销书为一般图书的选题策划突破口,单本的畅销书所实现的数百万元和数千万元的利润和码洋,创造出可观的出版产业增加值,并在做大图书市场蛋糕,激活整个出版产业的同时,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显示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强劲走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