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苏振华 《今传媒》2016,(8):136-137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迁,我国出版业也在不断发展,出版形势、技术手段、出版体制等都在不断创新、不断改革。在“互联网+出版”的新时代背景下,出版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与发展需求,出版业必须在具有时代使命和文化坚守的基础上,有效推动出版创新。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民族出版概念、性质、现状、改革、发展等方面梳理近年来民族出版的研究进展.可以看到,关于民族出版的公益性属性问题和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民族出版改革是研究者普遍关注的话题,而民族出版数字化和对外贸易成为新的关注热点.  相似文献   

3.
科技的不断发展使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交流。改革使得我国文化走向现代化,也建立起了与改革相适应的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价值体系的依托。中国传统文化的出版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层面都能发挥突出作用,我国在新形势下应该完善中国传统文化的出版。  相似文献   

4.
袁亮 《编辑之友》1995,(1):10-12
关于建立出版机制的几个问题袁亮【北京】我们这次全国出版科学研讨会的主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相应的出版机制问题。以建立出版机制作为研究对象,这在我国出版发展史上,在出版改革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版机制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尹玲 《出版广角》2019,(13):47-49
我国文化守正创新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益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依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其传承离不开一批又一批编辑出版家的出版活动.在文化守正创新发展过程中,出版肩负着固本强基,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任.可以说,出版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守正创新的助推器.因此,当代出版人需要在出版内容、出版传播方式以及出版体制等方面实现出版业的创新性发展,完成出版产业的历史使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促进文化互鉴,展现大国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以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出版体制机制为目标,不断改革,不断开放,是40年来我国出版业发展的主旋律。回顾40年的历程,可看到其中存在八大重要节点,它们基本上勾勒了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的主线条。  相似文献   

7.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将于2015年基本完成.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支柱产业占GDP的比重需达到5%,到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逐步成长为支柱型产业的目标可以实现.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其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必然成为近阶段各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出版产业集群竞争力内涵及其特性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具体特征,对出版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培育方式进行了理念探讨和思路归纳.  相似文献   

8.
正从1999年我国第一家出版传媒集团成立以来,出版传媒集团逐步成为了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号角下,出版传媒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推动着我国从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我国出版传媒集团发展的基本情况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文化体制改革也在全国逐步展开,这为出版行业组织结构的变革创造了条件。为了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和应对新的市场环境对出版  相似文献   

9.
2009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出版社转企改制进入倒计时。在这样的年度里,教育出版也极不平静,经历着变革和变化,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教育出版的区域化加剧、中职教材出版格局被冲击、教育出版数字化提速。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立出版机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建立出版机制的几个问题袁亮我们这次全国出版科学研讨会的主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相应的出版机制问题。以建立出版机制作为研究对象,这在我国出版发展史上,在出版改革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版机制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出版...  相似文献   

11.
出版广角协作出版是中国出版体制改革进程中颇具特色的产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也产生过不小的负面影响,功过兼有,毁誉参半。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包括出版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明确指出了:"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  相似文献   

13.
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实现强国目标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条件,是应对国际挑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发展模式不清晰、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发展速度迟缓、利益分配机制有待完善、产业标准亟待统一、数字版权保护还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大力推动传统出版业升级转型,加快数字内容资源的深度整合,加强技术公司与出版机构的深度合作,加快数字出版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全力开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努力实现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大跨越。  相似文献   

14.
曹继东 《出版科学》2016,24(3):24-27
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出版战略,研究融合发展模式是为全面深化中国出版改革探寻改革路径,重点探析中国出版融合发展的三种模式:全媒体融合范型、融合出版范型、关系出版范型,以期从技术视角探讨融合发展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一、影响我国按需出版发展的原因分析 应该说,在我国物质文化生活快速发展、精神文化生活急需跟进的现实情况下,"按需出版"会得到快速的发展,但事实上,我国的"按需出版"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版理念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是具有宏观视野。具有时代特征的出版理念是一种重要的出版资源。  相似文献   

17.
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的掌舵人,王云五身在出版,情系文化.他的出版理念体现在:出版的目的在于"中国文明之再造";出版要"有功文化,纵有亏损,亦义不容辞";出版机构"必须先能自立,才能对社会有贡献".王云五的出版理念为当下出版企业改革与发展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借鉴:出版要明确社会效益第一,社会价值优先;出版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出版企业要通过深化改革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8.
刘结玲 《出版广角》2013,(13):74-75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入完善,出版企业的传统模式、经营理念束缚了企业发展,出版企业应当大胆改革、积极创新,构建出版企业文化,打造核心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理念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五十多年的出版实践和思想认识的几次反复,我国出版界逐步形成共识:出版具有两重性,即文化属性和商业属性,或者说是意识形态属性和商业属性。我们要从这种客观实际出发,引导和开展出版活动,改革出版体  相似文献   

20.
编者语:1978—2008,中国出版改革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史。在其而立之年,本刊与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合作,尝试通过三期中国出版改革30年志的专题文章,从体制改革历程、技术沿革、版权贸易等三大块面系统地总结中国出版30年的变革发展情况。诚然,中国出版业30年的沧桑变化,并非三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