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早熟的商业文明使得西方文明观天生具有向外扩张的价值取向。西方文明扩张背景下所展现的强权、暴力意识凸显了西方文明观的价值理性缺失,"强权即正义"成为被西方社会普遍认可的生存法则,战争和暴力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工具。无节制的对外扩张和无原则的暴力运用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2.
从时间的维度看,自文明起源始,以商业贸易和人员往来为主的和平交往就是不同文明间关系的主流,暴力冲突只占极小比例;冲突是古文明交往的另一种方式,在冲突中,古代诸文明间增加了彼此的了解,扩大了已知世界的范围,促进了不同文明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在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其理论认识到在全球化背景下,文明冲突存在的现实,但夸大了其作用,掩盖了当今世界冲突的实质。文章分析指出,当文明冲突与国家利益一致时,相同文明的国家结成同盟与其他文明国家表现为文明冲突;当文明冲突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表现为不同文明的国家之间的合作及同一文明内的国家之问的利益冲突。文明冲突只是国家利益的外在表现,并服从于国家利益,冲突的根源是国家利益而非文明。  相似文献   

4.
师生冲突的发生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教育者现实可行的做法就是——接纳冲突。接纳冲突,并非是为了平息冲突,而是为了避免让它们以暴力的形式来表现。  相似文献   

5.
校园暴力归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至今,学校一直被视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习乐园,而非充斥着暴力和冲突的场所。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已悄然侵袭了宁静文明的校园,层出不穷的暴力事件在各类学校屡屡发生。本文拟就学校这个角度对校园暴力作一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所谓的“校园暴力”是近年来在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要是指侵犯师生人身、财产等权利的暴力行为。它大体分为:校外人员对师生的暴力行为、师生间的暴力行为和学生  相似文献   

6.
社会冲突是社会的常态,关键是要实施有效管理。社会冲突的管理失败,会导致严重的社会暴力冲突。而社会冲突管理的成败,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政治制度的是否民主。只有民主制度才能减少并及时疏导社会冲突,预防社会暴力冲突。要预防社会暴力冲突,要有效管理社会冲突,需要探索合理的民主制度。在中国,扩大党内民主,完善人民民主,探索行政民主,都是需要思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学生暴力事件浅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凡有人类群体的地方,总有矛盾和冲突存在,矛盾和冲突的解决有时是以和平方式而有时却诉诸暴力。提起暴力,当今的人们往往联想到恐怖主义、社会黑帮等,然而暴力也充斥于我们一直认为天真纯洁的中(包括中专和职业学校)小学生中间。最近几年学生暴力事件的发生率呈上升之势,尤其广大农村的中学、城镇中的中专、职业学校等更是学生暴力事件的多发区。据了解,许多学生暴力事件性质严重,但长久以来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理论界更是很少涉足于此,因此如何应对学生暴力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一、学生暴力事件的分类与表现学生暴力事…  相似文献   

8.
自亨顿发表《文明冲突》文明到出版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文明对国际关系的作用引起学术界和政治界的极大关注,批评者和响应者纷纷提笔著述,褒贬不一。笔者拟结合国际关系的现实对“文明冲突”的观点及文化对国际关系的作用提出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暴力问题愈发频繁,并对网络用户的线下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已成为网络环境综合治理的难点与重点。近年来,网络暴力问题逐渐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对网络暴力的治理既需要宏观社会政策,也应关注个体心理特征,从心理学视角对个体进行引导和干预。本研究梳理了网络暴力的理论解释,结合去个体化效应的社会身份模型和社会信息加工模型提出群际冲突视角的网络暴力产生机制,并给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冲突是班级生活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班级冲突所包括的范围可以看作是一个从轻微不满到身体上的暴力冲突的连续区间。温和的冲突是比较容易处理的,许多轻微的冲突通过制定一套获得大家认可的班级规范就可以得到解决。连续区间的另一端是极端的暴力冲突,如果发生在教室里,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有时甚至不得不将肇事者逐出教室。大部  相似文献   

11.
浅析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学者亨廷顿关于冷战后国际政治将由宗教和信仰的不同而导致的冲突即“文明的冲突”来主宰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首先,他将文明之间矛盾视为国际政治基本矛盾是错误的,其次,他关于文明间互动趋向冲突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实践上其理论不能解释当前国际现实,其实质是部分美国人霸权思想的反映,文明的发展方向是趋同和兼容。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日益严重的校园暴力,冲突解决与同辈调解项目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被提出和发展起来,代表着一种应对校园暴力的教育转型与革新,具有预防性和赋能的性质。冲突解决与同辈调解项目发展出多种类型,也被证实在增强学生冲突解决能力、化解校园冲突、提升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以及改善学校整体氛围、减少校园暴力等方面存在积极的影响。因此,对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阿以冲突是当代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长期以来举世关注,特别在世纪之交,巴以之间的暴力冲突再掀高潮,而且愈演愈烈,长时间未能平息。追溯、分析其产生的根源有助于正确观察、预测中东局势的发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朱国忠 《师道》2010,(7):41-42
许多师生冲突并非由于教师师、德有问题,而是由于教师的职业偏执所导致。硬暴力被强行压制下去了,但教育目标与孩子天性间的冲突并没有因之消除。于是,软暴力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魏俊雄  王震 《天中学刊》2011,26(6):23-24
美国与恐怖分子的冲突,从深层次讲是一种文明的冲突。美国“以暴制暴”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明冲突问题。从亨延顿的“文明冲突”回归到康德的“文化民主”,走向文明对话,才是解决文明冲突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试析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渔猎文明时代,此时人们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第二阶段为农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萌发,人与自然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和冲突。第三阶段为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充分发展,人与自然关系陷入严重的冲突之中,即将到来的第四阶段为生态文明时代,此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文明的变迁与远距离教育的选择□单从凯人类文明靠积累而形成,因冲突而升华、发展。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文明冲突的高效催化剂之一。教育的变迁与文明的变迁密切相关。本文从人类文明的变迁出发,考察远距离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明的冲突真的取代了利益的冲突吗──亨廷顿“文明冲突论”评价李翔海美国《外交季刊》1993年夏季号发表了美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S·P·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一文,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该文中,亨廷顿指出:“在新的世界中,冲突的根源主要将是文化的...  相似文献   

19.
怎样才能将《宇宙探险》一课上成一节历史课?一节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历史课?一节充满着哲思与遐想、旷朗与宏辩的历史课?让同学们在追忆漫漫天路的探索与实践足迹中,获得文明的感悟。下面谈谈我们的所想所思、所作所为和所感所悟。一、设计的灵魂———正确把握人类探险活动与文明发展的关系倘若用一个二维坐标来展现人类文明的进程,那么纵向的坐标轴可用以表示文明在时间维度上的发展,即文明形态的演进;横向的坐标轴则是文明在空间范围内的发展,即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和主流文明的拓展。无论是和平交融还是暴力冲突,客观上都有一个共同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络暴力是基于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象征性的暴力。网络暴力的主体是人,涉入网络之中的主体之间充斥着关于自由与平等的矛盾冲突,这些不同群体之间的伦理关系共同构成网络暴力的整体。本文试从网络暴力的伦理困境入手,分析网络暴力的成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