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能源汽车技术作为汽车行业一种破坏性创新出现的前奏,将对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而我国汽车企业可以通过破坏性创新,追赶与发达国家在传统汽车技术上的差距。基于破坏性创新理论框架,从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对丰田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研究结论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期,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共同举办的"2012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辽宁省沈阳市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展览会上,时风集团以产品亮点多等优势十分抢眼.时风集团展示的产品有三轮汽车、轻卡汽车、低速货车、中大型拖拉机、玉米联合收割机、电动汽车、时风欧Ⅱ发动机、专利发动机等200多种高差异产品.广大经销商一致认为,时风产品质量过硬,结构合理,性能完善,适合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用户的需求,是市场上最具影响力的品牌.缅甸客户说:"时风电动汽车、农用汽车等产品非常适合缅甸的国情,缅甸人民很喜欢,要加强跟时风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全球电动汽车产业专利计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动汽车代表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对全球电动汽车产业专利进行计量分析,将对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结果显示,全球电动汽车专利技术高产机构主要集中在日本;热点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力牵引、混合驱动汽车、牵引用蓄电池、混合电能、混合动力汽车、引电机转速控制等技术领城.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面对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产业     
《中国科技纵横》2011,(19):10-10
新能源汽车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近日,从北汽新能源产业研究所传来的消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普及大约在2015年。 目前,全球电动汽车的发展如火如荼。日本一直处于前列,美国也不甘落后,而传统汽车领域强势的欧洲却相对保守和不清晰。据北汽新能源总工程师廖越峰介绍:“未来的十年是中国发展电动汽车的黄金时代”,特别是德国因为过去几十年在传统汽车发动机上大量的投入还没有回收回来。德国汽车行业曾发表声明表示,在2025年前不会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因此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迎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球汽车市场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有起有伏、强弱转换的格局。作为汽车产业的一个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发展则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契机。总体来说,电动汽车的发展在逐步向原有的发展预期靠拢,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已经有所突破,不可否认发展电动汽车是全球汽车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支点。在电动汽车创新网络组织方面已有多家企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这强者鼎立的格局中,美国电动汽车企业特斯拉携电动汽车Model S走入大众的视野并且成功杀出重围。从知识共享导向的角度分析创新网络构成和各主体特征,基于电动汽车创新网络的特点和电动汽车产业内知识共享的特性分析研究,对电动汽车创新网络组织的演化发展以及网络组织内各要素特点的研究结论将为合作创新和网络结构理论的发展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从联盟任务、联盟成员等角度出发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发展现状进行总体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广东省电动汽车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浙江省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武汉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四家代表性联盟对其技术创新模式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全球汽车工业面临金融危机和能源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的情况下,发展电动汽车,实现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电气化,推动传统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目前,我国已出台许多政策,扶持和引导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政府意欲加速提高国内电动车产业的竞争力,缩短成熟期,实现对国外汽车工业的“弯道超车”. 中国是一个石油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发展电动汽车,推动汽车领域的节能减排,不仅关系到国家石油安全、能源安全,也是减轻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消费者角度,将Lancaster产品特征模型引入到破坏性创新企业市场进入的研究中,对破坏性创新企业的市场进入进行分析,基于消费者的偏好特点,分析最优消费行为,并据此研究破坏性创新企业能否成功进入的问题,然后从产品设计、定价策略、广告策略三方面对破坏性创新产品可能颠覆市场的企业策略行为进行分析,对直接从企业角度探讨破坏性创新的现有理论进行补充,加深对破坏性创新作用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基于破坏性创新视角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碳经济成为时代主流的背景下,国内外汽车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应用破坏性创新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短期以中低端混合动力车作为技术起点,持续培养自主创新能力;长期要争取动力电池等独立的技术发展轨道,实现新市场破坏性创新。最后,就解决创新发展障碍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一飞 《软科学》2012,27(7):15-17,42
针对住宅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创新不足和市场缺失问题,基于破坏性创新理论的分析框架和住宅产业创新个案分析,提出中国住宅产业的发展路径模型:通过低碳住宅产业的模块创新和架构创新的互动合作以实现产业的破坏性技术创新;在破坏性创新的商业化方面,一方面从低端市场入手,即以当前的我国保障房大规模建设作为切入点,持续培养低碳住宅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以低端市场为平台逐渐进入高端市场;另一方面着手新市场的创建和培育,实现低碳住宅新市场破坏性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声音     
郭孔辉:小型电动汽车是电动汽车产业化主力军 在2010中国电动汽车全产业盛典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名誉院长郭孔辉表示:“我认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的主力军是低端小型电动汽车,其规模化必然拉动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产业化乃至整个新能源汽车体系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以其节能减排的优势兼具纯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的特点,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其动力系统得到了全面的改进,节能效果不断获得提高,已实现了技术的稳定化和产品的市场化.可以预见,在世界各国环境立法日趋严厉以及石油日益短缺背景之下,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份额将逐渐增大,拥有极其光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试点     
国内首个低速电动汽车联盟标准发布 【本刊讯】近日,从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获知,国内第一个低速电动汽车行业自律性标准在山东济南正式发布,这一标准是由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联盟制定实施的。  相似文献   

14.
构建低速纯电动汽车技术集成创新平台成为弥补我国低速纯电动汽车起点低、技术落后等缺陷的必然之路。随着资源成为阻碍技术集成创新的瓶颈,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成为了低速纯电动汽车技术集成创新平台构建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总结了实现技术集成创新平台各功能所需的资源,并提出了这些资源的集成模式,为我国低速纯电动汽车技术集成创新平台上资源配置模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破坏性创新是驱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类型,从技术专有性和技术机会两个方面对破坏性创新技术体制进行分析,并通过构建多主体的计算机仿真模型,研究不同技术体制在破坏性创新驱动产业演化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随着技术机会不断增加、专有性不断下降,破坏性创新企业对在位企业的颠覆速度更快、颠覆程度更高,企业平均年龄不断下降,在位企业存活数目及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本文为企业根据不同技术体制下破坏性创新导致产业演化机理合理配置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为政府制定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破坏性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近年来常与TRIZ结合,在分析技术发展方向、产品功能设计中得以应用,同时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并开始探索在软科学等非技术领域的应用。产业研究作为软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基本分析框架与破坏性创新和TRIZ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可以运用破坏性创新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挖掘技术发展规律,进而准确判断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模式,为产业发展路径和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蓄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当前的发展现状.由于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资源枯竭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发展电动汽车,实现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电气化,推动传统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已经成为最为可行的方法.本文最后总结了三种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战略分析框架,以奇瑞汽车作为案例,从技术、市场、组织和政策等角度探讨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战略的影响因素与演进过程,以期为破坏性创新理论发展提供新的实证证据,同时为我国后发企业实践和应用破坏性创新战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薛捷  张振刚 《科学学研究》2011,29(1):154-160
 破坏性创新为新进企业冲击和侵入在位企业的市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中国自主品牌轿车作为轿车领域的新进者,面临着领先的合资品牌轿车的激烈竞争,长城汽车作为自主品牌轿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其创新战略符合破坏性创新的特征。通过对于长城汽车的案例研究,分析了长城汽车轿车产品的特点、破坏性创新的思路以及产品的市场侵入模式,对于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纵横》2011,(9):38-42
节能、环保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汽车的大量使用,更加剧了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电动汽车由于其节能和低污染等优点,成为当代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其研发与应用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整体趋势,也被认为是汽车产业新的增长点。电动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等。为促进河南省电动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和快速发展,推动全省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中原崛起,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0—2015年,并为2020年前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