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物鉴定意见是出版管理行政执法或者刑事司法中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新闻出版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收集的出版物鉴定意见,可以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但需要对其证据能力和证明力按法定程序予以审查.为克服出版物鉴定主体形式与实质合法性的困境,应该尽快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规定,实现出版物行政执法和出版物鉴定之间的相互分离,出版物鉴定工作应交由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或者机构承担.  相似文献   

2.
区块链在学术出版领域的创新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晓峰  云昭洁 《情报工程》2017,3(2):004-012
区块链被认为是一个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技术,将重新定义世界,改变经济、社会和生活,也将 为学术出版领域带来革命性影响。在系统阐述区块链概念、基本特征和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区块链研 究现状和学术出版领域的现实需求,提出了区块链技术在学术成果版权保护与学术不端行为治理、学 术出版同行评议、出版物影响力评价、科研的可重复性、期刊价值功能改造等方面应用的可行性。最后, 对区块链技术在学术出版领域应用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合法有效的鉴定结论既是"扫黄打非"相关案件的核心证据,也是人民法院审理相关行政诉讼案件时的判案依据.近年来,我国新闻出版、版权市场法律法规不断完善,非法出版物鉴定工作成效显著.同时,在鉴定工作中还存在着概念混淆、程序不规范、鉴定依据把握不准等问题.本文结合非法出版物鉴定工作实践,提出加强鉴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基层鉴定业务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7,(12):58-61
传统的有声出版正经历着一次技术革命的洗礼,这场由数字技术带来的洗礼使有声出版获得了脱胎换骨式的新生。从"机械技术"时代的辉煌迈入到"模拟技术"时代的黄金发展期之后,有声出版沉寂了许久,也可以说是韬光养晦、厉兵秣马,终于借助数字时代的技术迎来了全面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此时尤其不能贪"快"求"洋",首先必须充分了解有声出版物与视觉出版物的特点,了解数字有声出版物的媒介特征,其次必须结合汉语数字有声出版物的文化特色考量,才能营造中国数字有声出版的健康发展业态。  相似文献   

5.
出版物审读工作是出版行业坚持正确出版导向,落实出版业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责任的重要保障措施,对出版业具有重要的导向和预警作用,也是出版行业监管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审、读、评、改"四个环节为基准,从"审"的视野分析审读的标准、主体及职责边界;从"读"的角度了解审读原则和方法;从"评"的内容探讨评什么及怎样评;最后以"改"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之策,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审读机制,实现审读结果的转化和目的,促进出版物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播电视"智慧广电"工程的不断深入开展,两者之间关联越来越多,融合也愈发密切,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用区块链为加快"智慧广电"建设提供支撑,用"智慧广电"建设为区块链技术落地发展提供助力,对于提升广播电视行业治理能力、推动广电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加快区块链产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数字出版产业已经成为新闻出版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网络化、智能化是产业的主要运营方式,但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将极大地改变产业原有的运营模式,区块链将改变技术架构、交易模式、结算模式等,创造效率更高、速度更快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8.
出版道德的依据问题是建立出版道德认同、落实出版道德规范的前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出版作为利益关系的存在,出版物是一种特殊商品,以及出版从业者作为特殊职业人的客观要求,为我们探寻出版道德的合法性依据提供了重要的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9.
出版物鉴定工作对依法开展"扫黄打非"、准确判定非法和违禁出版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德国有逻辑清晰、体系严密的制度设计,可以为我国在出版物鉴定性质、出版物鉴定依据与标准等方面的一些理论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德国的有关制度,完善出版物鉴定主体、程序等体制机制,提升"扫黄打非"工作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逆性、信息透明性等特点在美国数字出版行业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内容分发平台在近年来陆续出现,其充分利用该技术的优势,在打破原有的产业权力格局、赋权自出版作者、建立作者-读者双向反馈机制、版权保护和开拓盈利模式方面进行尝试,给目前火热的区块链+产业带来了出版领域的思考.不过区块链技术平台的版权认证、信息透明度与被遗忘权的争议以及新技术开发过程中的交易风险将成为未来区块链在出版产业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这也可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琳  张堃 《出版广角》2023,(8):34-38
媒介融合环境下,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区块链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给少儿主题出版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少儿主题出版也面临深化数字化转型、赢得注意力竞争、适应视听偏好、应对碎片化阅读等一系列新挑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少儿出版社应立足少儿主题出版的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基于元宇宙技术开发沉浸式少儿主题出版物,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推动个性化阅读,基于区块链技术推动少儿主题出版走出去。  相似文献   

12.
受网络冲击的纸质出版业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纸质出版业遭遇空前尴尬.网络出版与纸质出版最大的不同在于载体的区别,网络出版物的载体是无形的网络,而传统出版物的载体是有形的纸张.因此,网络出版对纸质出版业最大的冲击莫过于传统印刷企业的让位和互联网技术提供商的登场.这使得传统出版的理念、流程和营销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根据知识产品的独特性质,联系当今全媒体时代精神性成果的代际承继模式,我们发现,尽管知识的电子数据化改变了知识存储的介质,但这种变化只是暂时性的。因为:信息的数据化并没有改变纸质出版物作为人类知识传递的首选表现样式;纸质出版物仍然是人们阅读的常选便捷模式;纸质出版物仍然是出版效益的主要承载者;电子数据的传播面临着诸多技术和管理层面的严峻挑战。研究全媒体时代纸质出版物的发展前景,目的是在做好出版数据电子化改造的同时,维持传统纸质出版物出版效益和传播效益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4.
在博弈中分享成果——谈传统出版如何顺应数字出版潮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版形态越来越多样化,依托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数字出版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延伸和扩展了传统出版业,不仅大大丰富了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而且也改变了传统出版物的生产方式和消费理念。同时,数字出版也正向传统出版业发  相似文献   

15.
韦干鹏 《东南传播》2012,(11):112-114
伴随着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出版产业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出版物的社会效益问题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是基于前人关于出版社(或出版企业)两个"效益"文章中所涉及到的有关出版物社会效益的研究的基础上挖掘到新的问题:1.出版物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是否构成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2.出版物社会效益构成因素及其受益的主体问题;3.如何构建出版物社会效益的评价体系?同时,文章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一、制定"走出去"的科学规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出版社要从大环节、大流程、大思路、大概念来谋划"走出去"战略,内容不仅包括出版物的出版、发行,还应包括出版物的印刷、复制、材料供应、加工服务环节和出版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以及与出版有关的经贸活动.具体讲,"走出去"应融入出版社的整体工作安排和规划,在制定年度选题计划和出书计划以及其他工作计划时,将"走出去"的图书的选题、实施等工作与日常图书出版工作有机结合;同时不断探索"共同出版"、"全球同发"、"引进再输出"等"走出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2003年4月,笔者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举办的"民营书业发展论坛"期间,有幸访问了广东学而优图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学而优")总经理陈定方女士,重点了解了该公司发展的经验.作为一家民营出版物销售企业,其对品牌的营造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张劼圻  赵柯然 《出版科学》2018,26(2):101-107
研究独立出版物外部特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独立出版生产流通背后的逻辑,进而揭示整个出版界的社会、技术和经济结构.本文引入"惯例"概念,对1968年版《小出版社图书书目》著录的633种图书有关外部特征(开本、页数、装帧)的项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独立出版物与商业出版物"惯例"的对比,从而解释出版界中以"惯例"为中介的独立和商业之间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19.
廖柏寒 《出版广角》2021,(21):84-87
区块链技术赋能网络版权产业治理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具有"信息透明有利于促进版权交易""信息不易篡改有利于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可追溯性强有利于明晰权属争议"的优势,能助推网络版权产业有序发展,破解司法取证难题.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通数字作品登记存证、在线交易存证、侵权维权存证三个关键环节,是未来网络版权保护领域区块链运用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数字期刊、网络小说等新型出版形式改变了传统的出版模式特征。另外随着智能化设备的普及,手机QQ、微博、微信等APP终端改变了以往人们的交流方式。人们对知识和新闻等信息的获取,不再只是依靠单纯的出版物,获取渠道更加灵活多样。相对于传统的出版物,数字图书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人们对信息的方便获取。近年来,信息传播技术获得飞速发展,在顷刻间人们就能知道全世界发生的最新事件,了解最新的知识。在这种背景下,按需印刷应用而生,按需印刷能够根据需要定制出版物,解决了出版社的库存问题,实现了绿色环保和高效运行。国外已有"按需印刷"成功应用的案例,但在我国按需印刷还是新兴事物,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促进"按需印刷"得到更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