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民文娱消费线下受阻,需求转向线上释放,以网络游戏、网络视频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产业逆势上扬,热度攀升,疫情倒逼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催生"云端"新业态.文章聚焦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现状,梳理当下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面临的问题与障碍,探索后疫情时代数字文化新业态可持续发展路径,助推文化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呈现结构不断升级、原创能力显著增强、新兴业态逐步形成、供给质量整体提升的新亮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导思想,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深化文化管理体制创新,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推动文化企业管理创新,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孙芳泽  郭燕 《传媒》2020,(10):73-75
数字技术及以5G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群的出现,给数字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5G时代,数字文化产业应以数字与文化的“跨界联姻”为总体发展思路,以技术驱动为产业依托,以文化创意内容为产业核心,以产业链条实现跨界升级。  相似文献   

4.
"开心麻花"以话剧产业为核心,逐渐发展成为多平台运营的文娱传媒公司,形成了"麻花式幽默"的喜剧风格,最终创造出独特的"开心麻花"喜剧品牌,成为话剧企业逐渐实施商业化运营的一大标志,而且也使话剧文化产业越来越向着品牌化方向行进。但目前随着全球信息网络发展的越来越快,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在日益增加,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会变得更加开放和动荡。"开心麻花"目前正面临着成本增长、行业风险大、原创内容枯竭、人才流失,受众审美方式以及对文化产品需求变化快等风险与挑战。而5G时代的到来,无疑给"开心麻花"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动力,"5G+VR"、"5G+AI"、"5G+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形态,为"开心麻花"提供了创新的营销策略,对"开心麻花"喜剧品牌的持续良好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数字文化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只有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技术创新动力,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诉求,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诉求,其发展要深化"市场主体""产品与服务""创新生态系统""运营环境""创新驱动"等内涵,选择高质量发展的正确路径,紧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技术、责任、信用.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12,(13):65
1月29日,科学技术部印发《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其中提出: (一)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培育文化新业态 加强虚拟现实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虚拟会展、在线体验等新业态发展.加强文化信息资源互联互通,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等业态的深度融合.构建新型演艺文化传播服务平台,提升文化演出院线、票务网络、文化场馆、文化设施等文化流通环节效率.加强数字内容版权保护、内容集成、存储、分发及传输等技术攻关,创新基于版权的数字内容服务模式,促进数字内容服务新业态的形成和发展.完善文化产品产权评估、定价标准体系,构建基于网络的文化艺术品及版权交易、文化科技信息交流服务平台,促进文化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洁 《新闻战线》2023,(10):41-45
拥抱数字浪潮,聚合数字力量,苏州市通过数字化赋能思想理论武装、媒体深度融合、文化服务供给、文化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领域,释放文化资源强大势能,提升文明城市治理效能,激发文化产业发展动能,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培育壮大文化新业态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8.
文化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是满足人民文化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供需关系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创新能力不足等深层次矛盾仍然凸显。进入新时期,欲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在充分认识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现代与传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个性创新与协同发展、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等几对重要关系,在文化引领、业态升级、文化供给、人才建设和环境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面临着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充分、文化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和文化产业要素市场不完善等问题。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必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扩大中高端文化供给;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提升生产要素水平,完善市场支撑体系;尽快建立指标体系,明确高质量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产业作为新引擎推动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暴露了内容同质化、盗版侵权、中心化垄断等问题.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运营模式为数字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文章基于区块链技术与数字文化产业的适配性,结合区块链数字文化平台应用案例,分析区块链对数字文化产业价值链的重构机理,研究区块链在数字文化内容生产、版权保护、分发传播、收益分配模式上的创新建构,为破解数字文化发展困境,调动原创活力,推动数字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手机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使用率最高的媒体形态.手机媒体化进程影响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内容整合;影响文化业态的创新;影响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影响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延伸与提升.手机媒体化有利于建设"内容+平台+终端"的新型传播体系,优化媒体结构,促进文化产业跨界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2.
在建党百年和"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围绕以建党为主题的红色文创在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由于近年来的政策扶持和产业转型,红色系列主题文创在推动革命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思锦"文创产品项目正是抓住了这一契机,通过数字技术将红色文化植入到多元的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并与高校设计学科形...  相似文献   

13.
在概述国际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从企业创新、科技和文化融合、文化消费和数字产业互动等角度分析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研究当前在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市场垄断、内容、版权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梳理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的规制策略:完善大文化顶层设计、推进立法融合、建立健全数字文化自组织规制、推动公平竞争、创新数字内容产权模式和推动数字媒体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14.
2017年,在政策驱动、资金导向、技术革新、需求升级等多重因素带动下,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更为明显,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文化体制改革、文化消费升级、文化科技融合、文化业态转型持续深入.与此同时,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文化人才结构性失衡、文化金融成熟度较低、文化资源集约化程度不高、文化科技含量有待提升等问题仍是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2018年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重要增长点,在政策红利推动下,文化创意与数字技术的跨界合作将更加深入,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将愈加成熟,中华文化国际化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加快文化科技创新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卿 《出版科学》2012,(4):9-12
文化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主要表现为:通过催生文化新业态,拓展文化产业边界;通过促进文化产品或服务创新,提升文化吸引力;通过拓展传播路径,增强文化辐射力。政府和企业的协调努力是实现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卫敏 《出版广角》2021,(8):15-17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数字经济持续强劲,新兴文化业态发展持续向好,数字出版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文章基于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环境展开研究,对时代出版传媒融合及其出版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时代出版传媒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即通过实施"三大管理体系"和"五大推进工程",全力保障与推动传统出版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刘玲 《传媒》2021,(11):78-8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相遇,新技术深入影响传统文化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生趣和新生命.本文以国家典籍博物馆馆藏甲骨文为契入点,紧密结合数字时代特点,探索甲骨文IP"数字化创作+云推广"设计开发与推广模式,创新专题博物馆馆藏经典藏品的文化传承和传播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毛菁华 《青年记者》2017,(27):92-93
网络文化产业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产业.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播、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共识,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性产业.2015年,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出席网络文化产业年会高峰论坛时表示,网络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文化消费中最有活力的领域.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规划,其中首次将数字创意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而网络文化产业作为数字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迎来良好的发展前景.青岛作为山东乃至全国重要的沿海城市,在“互联网+”时代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是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19.
<正>浙报数字文化集团(原浙报传媒集团),是全国首家媒体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省级报业集团,2017年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后,更名为"浙数文化",推动集团向互联网数字文化产业转型,并重点聚焦于数字娱乐、数字体育和大数据产业三大板块。超越"媒体+地方"的发展模式,继续积极探索"新闻+服务"的发展模式创新。并在舆论引导方面,利用"媒立方"打造全媒体中心,积极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高效护航G20峰会;在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时代融合发展的需要,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趋势,突破公共数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面临创新升级的任务。本文基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现状,对时代背景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转型的两大关键--"融合"和"创新"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并据此提出关于建设的建议。在进行融合建设时应从资源融合、功能融合、应用融合三个方面着手;在进行互联网产品设计时,应把握精细化、实用化、智能化、大众化等发展趋势,衍生设计创意产品;在进行智慧创新时,可从智慧城市角度,应用人工智能、5G、大数据技术来进行智慧产品设计,以期达到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业态创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