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学生体质与职业能力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高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体育运动干预对职业能力发展产生的影响,找出影响和制约大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体质健康因素.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环境生存能力及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武汉科技学院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青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2):174-175
对照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新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对武汉科技学院13 010名大学生进行了有关学生体质健康项目测试,给出了各项测试结果并进行分析.健康测试结果表明有99.55%的学生体质达到及格线以上,从而得出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几点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甘肃省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通过对甘肃省五所高校近三年的1859名藏族、回族、土族、东乡族、裕固族男女少数民族大学生(19y-21y)进行测试与分析。采用实地测试法、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法,选取10项指标:身高、体重、克莱托指数、BMI、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指数、体前屈、50m、立定跳远进行分析。结论:(1)影响甘肃省男女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是由4个主要因素(共性因子)构成。男大学生为:营养状况因子、心血管机能因子、柔韧因子、爆发力因子,女大学生为:营养状况因子、心血管机能因子、身体素质因子、身高因子。(2)营养状况因子和心血管机能因子是影响甘肃省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影响因子。(3)藏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优于回族、土族、东乡族、裕固族,裕固族和东乡族男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较差。  相似文献   

4.
浙江树人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校是浙江省最早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高校之一,通过两年全校学生大规模的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结果统计与比较分析表明:学生容易接受<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部分学生的体质健康综合评价良好;女生略优于男生;02级学生略优于01级与03级;测试结果等级分布合理;不及格者一般为肥胖者,大学生的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肥胖已经成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晔 《体育学刊》2008,15(5):61-63
运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自尊量表,对433名大学生进行了体质和心理机能的测试并作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速度灵敏性与个人的自尊水平、身体柔韧和力量性与个人幸福感中的学业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能显著预测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健康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性别与不同体质状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600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缋进行分类统计,筛选出214名体质状况优秀和体质状况较差的大学生,运用教育部统一研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男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应激水平及心理适应水平与体质状况呈正相关,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应激水平与体质状况关联度不大,心理适应水平与体质状况呈正相关,男女人格与体质状况均无显著关联;体质优秀的男女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均显著性差异,而体质较差的女生在心理应激及心理健康部分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体质较差的男生.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联合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中国大学生心理测评系统>,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体质测评与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江苏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体质状况和二者相应关系,及其产生的可能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6 517名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台阶试验、立定跳远等测试项目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简称<老标准>)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称<新标准>)的评价比较,探讨了<新标准>在测试项目、权重系数、评价等级、评分标准等方面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结果表明,<新标准>中测试内容更加丰富,但选测项目仍然分类不清;权重系数的分配更加合理;评价等级的调整幅度较小,但评分标准大幅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反映出新老标准间的各等级通过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采用<新标准>评价的不及格比例明显增大,从原来的0.3%提高到23.9%,而优良比例却由原来的60.2%降低到27.5%.因此,建议对<新标准>中部分项目的评分标准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的权系数及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主成分法、R型因子分析法等,对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立定跳远为第一主成分.其后依次为形态分数、台阶指数、肺活量指数、握力指数:女生立定跳远指标的权系数大于<标准>权系数,男、女生形态指标权系数均大于<标准>权系数,握力指标权系数均小于<标准>权系数,其他指标相差不大;超重和肥胖学生较正常体重学生的体质健康等级低;肺活量、握力得分与BMI评价均呈非常显著性负相关;BMl异常的大学生,下肢的相对爆发力较差.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评估模型和灰关联模型对1985-2005年间我国大学生的体质综合发展水平进行灰评估和灰关联分析,为我国学校体育卫生的宏观决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1985-2005年,大学生的体质综合发展水平排序.由好到差依次是1995年>1991年>1985年>2000年>2005年.2005年大学生身体素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普遍下降是体质综合发展水平等级最低的主要原因.(2)社会环境因素对我国大学生的体质综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密切,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是医疗卫生因素>教育因素>经济因素,其中大学生体质综合发展水平不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无限增长,而是当达到一定水平后会回落到一个平缓阶段.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大学生的出生地域与体格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尹小俭  黄超群 《体育科学》2005,25(6):59-62,66
对上海市K大学I773名(男716名,女1057名)学生的出生地域与体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的体格差异与城市、农村等社会经济因素以及纬度、气温等自然环境因素有关;在出生地域属性与体格关系上,男、女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倾向;这种倾向在城乡因素方面比纬度、气温及降水量方面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友谊质量、孤独感、运动心理疲劳和青少年运动员网络成瘾的关系,采用友谊质量量表、青少年孤独感量表、运动心理疲劳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对298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心理疲劳、网络成瘾都呈显著负相关;孤独感、心理疲劳与网络成瘾均存在显著的两两正相关;(2)友谊质量既可以直接影响网络成瘾,也可以通过孤独感和心理疲劳的中介作用对网络成瘾产生间接影响,具体包括3条中介路径,即通过孤独感的中介路径、心理疲劳的中介路径和通过孤独感和心理疲劳的链式中介路径。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青少年运动员友谊质量影响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对于运动员人际关系的提高和网络成瘾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未来,可以从提升运动员的友谊质量出发,帮助运动员改善人际关系,减少孤独感体验,进而缓解心理疲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相似文献   

13.
广西20~39岁成年女子体质因子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熊伟玲 《体育科技》2005,26(1):37-40
采用公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广西2 0~39岁成年女子体质的主要因子及其因子结构特点进行研究,揭示了影响其体质的因子结构、各因子对体质影响的重要程度、各因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社会性体格焦虑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文献综述法,介绍了近年来国外运动心理学领域中有关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概念和理论,并对社会性体格焦虑与人口统计学指标、身体锻炼变量、身体自尊等心理健康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和评述。综述认为,该领域的研究应从自我表现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和认识社会性体格焦虑,为我国锻炼心理学领域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Purpose: Based o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physique anxiety and intention to be physically active,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behavioral regulations in exercise. Method: Having obtained parents' prior consent, 390 students in secondary school (218 boys, 172 girls; Mage = 15.10 years, SD = 1.94 years) completed a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during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that assessed the target variables. Preliminary analyses included means, standard deviations, and bivariate correlations among the target variables. Next, a path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ethod with the bootstrapping procedure in the statistical package AMOS 19. Results: Analysis revealed that social physique anxiety negatively predicted intention to be physically active through mediation of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the 3 autonomous forms of motivation (i.e., intrinsic motivation, integrated regulation, and identified regulation).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ocial physique anxiety is an internal source of controlling influence that hinders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and autonomous motivation in exercise, and interventions aimed at reducing social physique anxiety could promote future exercise.  相似文献   

16.
主导竞技能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并研究了主导竞技能力.主导竞技能力是运动员在参赛中起支配、决定性作用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所承载的竞技能力的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是运动训练中发展竞技能力和监控训练质效的关键与核心.主导竞技能力不等同于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它是从竞技能力作为整体性质与功能的视角,运用主次矛盾分析原理,辨析出的构成竞技能力关键与核心的运动能力;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是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在竞技能力中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及运动智能的某一部分的作用程度而提出的主导因素,并以此作为项目分类依据之一,并构建了相关项群的训练理论.竞技能力的部分因素、相互关系及其主导竞技能力可以通过手势模型进行简单形象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意义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拓宽体育课程资源,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对心理拓展训练在培养学生坚强的心理品质、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健的体魄3个方面的作用进行阐述。认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引入心理拓展训练对教育目标的达成、体育课程资源的拓展、新型师生观的重构和教师角色的认知等具有创新意义。建议科学整合心理拓展训练内容,创造条件,使心理拓展训练尽快走进学校体育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汉市4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表明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个人兴趣、生活习惯及遗传因素等个体主观指标,经济状况、教育、锻炼经历等对学生体质健康也具有较大影响。提出变革人才评价标准、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培养正确的生活方式、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将表象训练运用于田径分立运动技能教学实践中,结果表明:在田径分立运动技能的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可以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与保持,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有效的学习动机;可以缓解学生的状态焦虑水平,增强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在技能表现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表象能力.  相似文献   

20.
幼儿体质监测是国民体质监测的一个重要部分,幼儿体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国民体质的未来。为了更科学、准确的研究幼儿体质健康状况,研究引入父母生育年龄、父母身高、体重等因素,通过这些因素与幼儿体质综合评分、综合评级相比较,找出与幼儿体质健康影响相关性大的因素,以期为今后的幼儿体质健康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