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档案的保存价值及其鉴定标准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档案的保存价值及其鉴定标准和方法□曹忠档案保存价值的鉴定问题,在档案的理论与实践特别是档案的收集和管理中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是因为根据我国档案法的规定,档案必须是“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因此鉴定文件材料有无保存价值,是档案收集整理...  相似文献   

2.
档案鉴定能力是指档案工作者判定一份文件材料价值大小,确定归档与否并科学划分其保存价值的能力,是文件材料归档的首要环节,它决定着文件材料的"归宿".鉴定工作需要由人来执行,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相似文献   

3.
档案鉴定,是判定一份文件材料价值大小,确定归档与否并科学划分保存价值的重要环节,是文件材料归档的首要环节,它决定着文件材料的"命运".档案价值鉴定作为我国档案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的薄弱环节,一直以来都是档案学者和工作人员致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档案馆功能的延伸、电子文件的产生、信息概念的引进,进一步研究档案答定工作显得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笔者拟对新时期档案鉴定工作"难"进行思考,在于关注档案鉴定工作面临的挑战,对档案鉴定有待提升的方面进行思考,以期推动档案鉴定工作向更加优化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档案可以销毁"命题产生和使用的原因及其实质,指出"档案可以销毁"命题引发的自相矛盾之处,认为可以用"无保存价值的文件可以销毁"命题来代替我们沿用至今的"档案可以销毁"命题,对于"无保存价值的文件"销毁要慎重,"无保存价值但有某种参考作用的文件"不应销毁,应称之为"档案作废".  相似文献   

5.
归档鉴定是文件转为档案的鉴定。归档鉴定工作主要解决以下问题:鉴别文件材料有无保存价值,从而确定文件材料的取舍,别出无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判定文件材料价值的大小,据以确定保管期限的长短,对每个归档的保管单位划定保管期限  相似文献   

6.
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和高校的具体情况,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界定档案保管期限的原则,合理地界定档案保管期限,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中形成的大量文件材料,凡具有价值的都应立卷归档.但这些文件材料的保存价值并不相同,有的具有长久保存价值,有的则只在一定时期内有保存价值.因此,根据文件材料的不同保存价值界定不同的保管期限,对于高校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郭宝兰 《兰台世界》2007,(2S):24-24
设备档案是指设备订购,安装调试,维修改造等设备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以及具有特殊保存价值的设备实物。设备档案是冶金企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正归档范围,就是归档文件的整理范围。归档文件的价值鉴定是整个档案鉴定工作的首要环节。这一环节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确定归档范围。在机关文件归档前,对文件能否转化为档案进行"资格审定",确定其是否属于归档的范围,同时剔除没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档案?     
档案(ARCHIVES)这个术语是指:A,具有持久价值而永久保存的文件;B,储存档案材料的建筑物、房屋或贮藏地;C,负责处置和管理档案材料的团体。本文把档案作为永久保存的文件来讨论。所有的文件都是档案吗?不,所有的档案都是文件,但并不是所有的文件都能成为档案。政府机构、个人或团体产生和积累的文件,包括案卷、报告书、计划表、照片、影片、录像带、光盘和计算机数据库,它们中的许多一旦失去了现行效用即被销毁,而被保存起来的那些文件,则由于具有持久价值而被称作档案。怎样选择档案?如果文件满足某种标准,就被…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档案鉴定工作,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术语委员会的定义是:"档案鉴定就是根据文件在现行行政管理、法律和财务方面的用途、文件的凭证作用、文件的整理情况,以及与其它文件的联系,确定文件的价值,从而也确定文件处置办法的过程."中国档案鉴定工作的定义是"鉴别和判定档案的价值,挑选有价值的档案妥善保存,剔除无须保存的档案予以处理".从档案鉴定定义所指对象看,中美两国都认为是指鉴别档案的价值,决定档案存毁处置的一项档案业务工作,但是由于两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了两国档案鉴定工作出现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档案不是象牙塔,档案要走出深闺. 档案来自于人民,理应服务于人民.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资政是它的主要功能. 堆积如山的档案,规范化地管理、利用、传承,是档案人的天职. 与档案结缘 说起"档案"这个词,并不陌生,《现代汉语词典》如是说,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和材料.一般而言,人们认知档案都从此开始.但从专业学科角度来审视,这样的定义有失偏颇,无论它的内涵还是外延都不全面,它仅仅包括了档案中的一部分.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从这个狭义的定义中,只要简单地记住:经过自己亲手起草撰写的"文件和材料",具有"保存以备查考"的价值,都将成为"档案".足矣!这就是人们的档案意识.  相似文献   

12.
基建档案,全称是基本建设档案,指各项目参建单位在基本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竣工验收全过程中形成并归档的科学技术文件材料。一个具体项目的基建档案是指从整个建设项目的酝酿、决策到建成投产(使用)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  相似文献   

13.
在实际工作中。档案难以收集齐全完整的主要部分是"帐外"文件。所谓"帐外"文件,就是没有经过文书部门或文书工作人员登记,确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材料,主要包括会议材料、调查报告、专题总结、情况反映、光荣册、花名册、合同书、协议书、统计报表、调研材料等。这些文件材料来源渠道很多,内容庞杂,涉及面广,收集起  相似文献   

14.
高校科研档案是科研活动的原始记录,是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应当归档保存的科技文件材料,是科研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  相似文献   

15.
段波 《四川档案》2020,(1):37-38
档案"双套制",是指同一内容的纸质载体档案和电子载体档案双套收集归档,其目的是使同一份文件的纸质版本和电子版本共同处于保存及可利用状态,可以是对具有重要作用和长远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制作纸质拷贝,也可以是对有长久保存价值的纸质文件进行数字化复制。泸县在档案"双套制"工作中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接上期)(6)档案仅仅是文件运动过程中文件特定状态的名称.只要人们有主体需要,也就是只要客观上有需要,文件就可以被认定为档案,而不管其运动到什么阶段,文书处理程序有否完毕,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不管是第一价值,还是第二价值;保存一刹那的价值,还是永久价值;现行价值还是非现行价值)."按一定规律有意识保存"才是文件向档案转化唯一最重要的条件和标志.①  相似文献   

17.
陈红 《兰台世界》2007,(10S):36-36
档案鉴定能力是指档案工作者判定一份文件材料价值大小,确定归档与否并科学划分其保存价值的能力,是文件材料归档的首要环节,它决定着文件材料的“归宿”,鉴定工作需要由人来执行,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产品档案是企业在从事新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科技文件材料,它是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是指将已经办理完毕或告一段落的具有保存价值并经过整理的企业文件材料,按照归档制度随时或定期移交到企业档案部门.企业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实际的管理对象,是企业档案部门档案形成的重要渠道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企业知识产权档案是指企业获取、使用、管理和依法维护知识产权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其具体包括企业在商标、专利、著作权,商业活动中所形成的文件材料,还有企业反不正当竞争活动中形成的法律文件材料。企业知识产权档案主要包括商标档案、专利档案、著作权档案、商业秘密档案等,其中最为常用的知识产权档案主要是专利、商标和商业秘密三类档案。一、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