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状况,对比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在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差异,探讨引起差异的背景原因及相应的教育方式。方法:采用问卷法对中央民族大学955名大二学生就生殖健康及相关问题进行问卷测查。结果:(1)在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上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在性态度上不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2)在性态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69.8%的大学生认为学校不够重视生殖健康教育;68.5%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自己了解获取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结论: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性和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性态度并不决定于民族差别而取决于性别和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高师大学生学习适应特点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47名高师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考察了师范院校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是否独生子女类型差异及学科类型差异。结果表明:高师男生在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环境因素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高师大学生在教学模式、学习态度和环境因素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其中大三年级学生的整体适应性水平最低,大四年级学生最高。独生子女学生在教学模式和学习态度上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理科生在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态度上适应性水平显著高于文科生。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专业承诺的现状,与汉族大学生专业承诺进行比较,了解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在专业承诺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少数民族大学生显著低于汉族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持续承诺、经济承诺与专业承诺总分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少数民族大学生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大学生心理韧性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54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韧性问卷”,考察了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性别差异、年级特点、是否独生子女类型和城乡类型差异。结果表明:(1)男大学生在情绪控制上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而女大学生在人际协助上显著高于男大学生;(2)大学生在心理韧性上年级差异显著,大四学生在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个人力和支持力上显著低于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3)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目标专注、积极认知、个人力和支持力上,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4)农村大学生在目标专注、积极认知、情绪控制、人际协助、个人力和支持力上显著高于城镇少数民族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采用黄希庭等(1988)修订的Rokeach价值调查表对350名贫困地区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贫困地区大学生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2)贫困地区大学生价值观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个别项目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贫困地区大学生价值观的民族差异不显著,但在个别项目上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6.
选取贵州省五所高校的464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卢谢峰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考察了贵州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性别、科别、民族、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及年级差异。结果表明:贵州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男生均值显著高于女生;在角色适应性和生活自理上文科均值显著高于理科;在学习适应性和人际关系上汉族均值显著高于少数民族,而在环境总体认同上少数民族均值显著高于汉族;在学习适应上独生子女均值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生活自理上非独生子女均值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在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等七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尊评分表和成就动机量表为研究工具,对西北民族大学220名汉、回、藏族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探讨民族院校大学生自尊与成就动机的关系以及不同民族大学生在自尊与成就动机上的差异。结果发现:(1)不同民族在成就动机与自尊上有差异,但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2)成就动机在追求成功维度存在性别差异,且差异显著;(3)在自尊与成就动机的相关上,追求成功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而避免失败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可见,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尊与成就动机虽不存在民族之间差异,但在某些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因此,要培养和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就动机,需要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业等方面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666名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采用问卷法,运用回归分析、结构方程建模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认同与自尊、抑郁—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认同和自尊、抑郁—幸福感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宗教认同能显示正向预测自尊水平,并且通过自尊对抑郁—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宗教认同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和民族差异,自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结论:宗教认同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概念中的重要部分,对其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学业自我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学业自我发展有显著性特点,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的学业自我发展处于中等稍偏上水平,在学业自我总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专业类型差异、学校类型差异以及城乡差异,具体表现为:男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大一和大三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的学生;艺术类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文理类的学生;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高职院校和省重点院校的学生,同时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得分又显著高于省重点院校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用自编大学生生育责任意识问卷调查409名全日制大学生,结果如下:大学生生育责任意识整体发展水平中等且不均衡;大学生生育责任意识与家庭来源、年级、是否单亲和父母职业间差异显著,与性别、专业、是否独生和家庭月收入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是调查家庭背景对苗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点思考。方法是以班级为单位,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228名苗族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制家庭背景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家庭结构、收入、用语、教养方式及不同父母职业苗族大学生SCL-90各因子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而不同家庭氛围、家庭来源地、母亲受教育程度及是否为独生子女苗族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或某些因子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结论是家庭背景对苗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一定影响,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要充分地考虑这种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欧以克 《高教论坛》2005,(5):169-171,104
本文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进行探讨,从政治的角度分析民族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发展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重要措施及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汉族人的生育观念中具有强烈的男性偏好心理,客家人作为汉族的一个族群也不例外。白鹭古村客家人具有诸多关于男性偏好的故事。男性偏好生育观的形成具有香火观念、族人歧视、社会性别、高死亡率等多方面的原因。传统孝道思想的根深蒂固是客家人生男偏好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少数民族汉语师资,新疆三年高师本科院校都设置了汉语言专业,在2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三所高校的汉语言专业教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新疆民族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本从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教学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线学习障碍剖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学习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纵观国内外在线学习的研究,对大学生在线学习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线学习研究基本没有。该文就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线学习的障碍剖析及对策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在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青海民族大学藏族、蒙古族和回族共120名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对他们在以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的文化适应能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研究。调查研究发现:在以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总体文化适应能力较弱,但渴望实现文化适应的热情极高;藏族学生适应能力明显优于蒙古族和回族学生;将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年龄差异对其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非常明显;汉语使用率高于本民族语言使用率的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优于本民族语言使用率高的学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回族女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水平较低,家庭背景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女子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其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至今鲜有人研究,文章以汉族女子、全国女性及少数民族男子作为参照物,以教育机会均等为突破口,揭示少数民族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民族与地域差异,并进行原因探析和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8.
自然于少数民族处更多地参与了生存,飘散着浓厚的人文气息,这使新时期少数民族小说在言说自然主题时普遍彰显自然的神秘伟大,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人类与自然界日趋疏远之际呼吁回归保护自然。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 ,塑造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复杂的民族观。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明显的民族价值取向的学习动机 ,传统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等特点。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的局限性 ,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来指导正确的民族观教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民族地区广播宣传的优势着眼,论述了民族地区广播事业挑战与机遇并存,提出通过改革创新,可促进民族地区广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