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一方面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在以往的接受学习中,往往被教师剥夺了,现在要一一还给学生。这些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一个是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使这种兴趣长久地保持,学生就一定“爱学”语文。一个是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学生如果能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就会对语文学习充满自信,就一定能“学好”语文。一个是学习语文的方法、习惯。学生如…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沟通。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难点,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使学生掌握更全面的语文知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进行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是语文教学高质量、高效率的集中体现,也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不仅需要语文教师有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具备较高的语文综合素养,还需要学生能够配合教学,积极主动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传授学生知识、师生情感互动、学生潜能挖掘和学生个性塑造的过程。要想实现有效性教学,语文教师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散。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时期。在语文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也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而话语沟通是师生互动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教师要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学习语文就是师生在共同寻求美,探索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去挖掘、展示美的因素,让学生在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本文就如何构建具有和谐之美的语文课堂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强调了语文学习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需要、智力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知识的信息化、数字化发展速度越来越迅速,学生在学习中只有不断加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效率才能更好地创新和发展。新课程教育改革,提倡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在教学中可以实现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关注师生感情的交流。培养学生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师生平等、师生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去,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内涵丰富,属于综合性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充满生机活力,是师生协调教育的课堂。语文教育学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赋予教学激情,在枯燥的语文教学中渗透丰富的教学情感,改变传统语文学习纯粹的记忆,在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刺激学生语文学习情感。小学生学习模仿能力极强,因此情感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进行了全面改革,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被赋予了素质教学的基础任务,这使得我国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日常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外,添加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已经尝试了各种新颖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反复的教学试验和模拟,笔者发现,师生互动既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能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方面也有一定效果。为此,本文就该内容展开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师生互动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的阅读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如果在教学中能最终形成一种师生共同阅读的“共生”效应,那么就会既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也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笔者在长期的师生共同阅读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包含丰富的人文社会地理学科,语文教学对处在小学时段的小学生来说尤为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学生应学的知识外,还需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保持师生间的良好互动除了能够让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之外还能保证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好。本文就师生互动这个话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应用措施进行详细阐释,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9):35-36
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已经引起了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就小学语文教学师生沟通进行了分析,并对师生沟通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就具体原因和师生建构策略方面与广大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达成共鸣。  相似文献   

13.
林金榜 《云南教育》2002,(25):26-2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显得尤为重要。一、营造氛围,发展个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使我们认识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给学生一种心理安全感,为他们提供一个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老师允许学生插话,允许学生不必先举手就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4.
陈永宜 《教师》2012,(30):52-52
事实证明: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教师有优秀的品行、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和忘我的工作精神,还需要师生之间有和谐、融洽的关系,它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相反,如果师生双方关系紧张、僵化,就会使学生对这位语文教师产生敌意,从而导致厌恶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给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就必须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点作以努力。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造好的客观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响应国家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各初中学校积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仍旧不容乐观,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为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完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体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成绩,也是中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一、综合性学习中的不足之处1.师生认识上出现偏差当前,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依然没有彻底改变,对于学生的考核依然以成绩为主,这就导致师生参与语文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高效,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投入与所取得的效果能达到最佳比值,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让语文教学高效的理念,针对的是如今语文教学低效的弊端。现实语文教学低效的形成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缺乏学习的最起码的空间;二是高中语文学习面临的边际报酬效应。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思考并采取切实措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所谓语文教学场,是指在进行读写听说训练的过程中,师生的能量交互辐射而形成的一种特定时空,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不断传递语文信息流时所呈现的一种群体意识圈和一种教学的主体心境。优化“语文教学场”,可以大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课前的沟通与交流文章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好开头,戏剧要有一个扣人心弦的精彩序幕,上课之前也要有一个好心情。在一种心情良好的氛围下学习,师生之间的能量辐射就会更加充分。笔者先后看过3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最基本保障,只有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才能让学生在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知识的掌握,改变自身学习中存在的缺陷,提升学生的成绩。小学四年级需要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就是语文,那么语文教师在对四年级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就需要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以便提升小学生的沟通能力,为小学生解决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教师还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升班级语文成绩。下文就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段玲玲 《孩子天地》2016,(8):101-102
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各领域中均可体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语文实践活动中都可进行探究式学习。就语文学科来说,教学过程就是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求知。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探求未知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