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江怡 《中国图书评论》2010,(10):109-111
作者在全书的"总前言"中把这两册书看做是反映了他"一生哲学研究所经历的两个重要阶段或转向",而事实上,这"两个阶段"也正是当代中国哲学家学习和理解当代西方哲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曹璐 《中国广播》2010,(11):16-19
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国情特色背景下。中国广播媒介亦处于新媒体时代媒介生态背景下的媒介转型。本次城市广播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探讨当代中国城市广播的发展与变革,体现了城市广播决策层对当代城市广播发展的战略思考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创了社会主义档案法制的建设。特别是1987年《档案法》颁布实施以来,当代中国档案事业步入了“依法治档”的轨道。建国以来当代中国档案法制建设的发展过程,是个不断发展进步、有力地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过程,但其中亦不乏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就当代中国档案法制建设问题作如下探究。  相似文献   

4.
新书推荐     
《谁在收藏中国》吴树山西人民出版社定价:35元这是一部全方位揭秘当代中国文物市场真相的长篇纪实作品。作者暗访了近百名文博界专家学者、古玩商贩和文  相似文献   

5.
《父教力度决定孩子高度》的作者为中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学专家孙云晓教授。孙云晓现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2008年被评为"中国教育风云人物"。1995年以来,他先后主持了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向孩子学习、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系列调查等多项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影响力的增强,人们的文化需求正日益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热潮亦再度涌起。但要探究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独特功能,就要做到体用合一,即从中国社会实践出发,找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徽州,无疑为这种研究提供了极富典型意义的范本。同时,徽州地区各种类型的文书档案、典籍文献和物质文化遗存蕴  相似文献   

7.
博源文库     
《全国新书目》2013,(7):34-36
国步艰难: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本书以简明清晰的文字对当代中国的历史轨迹作了逻辑梳理。作者认为,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政策角度考察,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经历了从实行新民主主义开始,途经仿效苏联模式、追寻赶超之路、继续革命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8.
马芳 《采.写.编》2021,(2):117-118
中国故事有中国风采、亦有中国文化与自信。融媒时代悄然来临,新闻报道“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重大。借此,探讨了媒体人“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厘清了融媒时代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四条路径。旨在引发当代媒体人思考,为讲好中国故事做出不懈努力,让中国故事讲出道理、讲出文化、讲出大国风采。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外新闻传媒——现状与源头》的特点之一,是作者辜晓进对全球约200种著名报纸给予的简短点评。这些点评体现了作者宽阔的视野和独到的见解,其并不局限于对报纸本身的评价,而是针对报纸的特点或某个事件的影响,借题发挥。举一反三。现选录书中对部分中国大陆报纸的点评。以飨读者。报纸顺序按发行量排列。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此相适应,图书馆现代化亦是我国新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对于什么是图书馆现代化,近年来图书馆学界虽有讨论,但并未得到全面论证和取得科学共识。然而,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05,(6):35-35
当前,国内学者对于如何开展“传播学本土化”或“传播学中国化”研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四川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中国当代传播理论体系分析》一书,对如何建构当代中国传播理论研究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本书是林贤治的最新著作,书中作者对当代中国诗歌的发展面貌作了全新的揭发和论述,大量被埋没的优秀诗人、作品和文学事件第一次进入了文学史的视野,大量的已知作家作品则被重新考量,作者思想深邃,观察敏锐,主张激烈,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当代文学乃至思想文化的总体面目。  相似文献   

13.
本书是作者对200多位中国开放式人生实践者的奋斗传奇和成功经验的分析和感悟。揭示了开放式人生大趋势,总结了开放式人生成功的十大要素,探讨了开放式人生的行动路径,为中国当代青年和正在奋斗前行的人们提供了人生成功的法则。本文摘自导言。  相似文献   

14.
新书推荐站     
《出版参考》2011,(13):37
《"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应星/著定价:35.00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3月本书作者是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应星教授,他尝试以中国传统概念"气"来解释中国乡村的抗争政治与  相似文献   

15.
走出去图书     
《出版参考》2014,(10):40
正《贾平凹散文典藏大系》作者:贾平凹出版日期:2013年4月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输出时间:2013年8月输出地区:德国合作方式:版权输出吸引外方的内容点: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西方国家对我国名作家的关注兴趣也日渐浓厚,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自然也受到多方关注。贾平凹的作品基本是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体现当代精神,不仅在法国、美国获多项文学奖,而且他的作品已用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20多种版本。  相似文献   

16.
新闻观是对新闻根本而系统的看法.当代中国新闻观,就是当代中华民族或中国人民作为共同体拥有的新闻观.当代中国新闻观,特别是主导新闻观,并不是某一类型主体的新闻观,而是党、政府和人民共同拥有的新闻观,它集中反映了党、政府和人民对新闻根本而系统的看法.当代中国拥有自己的新闻观,在理论上主要继承发扬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体系,实践上主要根源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的新闻宣传、新闻舆论活动.当代中国新闻观集中表现在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新闻思想中,体现在当代中国新闻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中,贯彻落实于广泛的中国新闻实践中.当代中国新闻观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时代性上,当代中国新闻观是现代性质的新闻观;理论性质上,是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新闻观;观念结构上,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导的新闻观.面向未来,当代中国新闻观是开放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新闻观.  相似文献   

17.
杨然 《新闻爱好者》2021,(2):I0003-I0004
近代以来,全球的交流日益广泛和深入,我国的对外形象也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解构与重构。其中,我国的艺术传播在历史与全球视野下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人们对中国艺术在传播、经济、产业管理等方面的探索也随之受到了普遍的关注。由邹文编著的《当代中国的艺术传播》(2018年6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即是对当代中国艺术传播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作者在全球视野和传播学视域下多方位论述了当代中国艺术传播现状、特点、意义和方略,在我国艺术国际化形象塑造中凸显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走出去图书     
《出版参考》2014,(Z1):40
正《一个总裁的微思考》《非名言微思考》作者:王亚非出版日期:2011年12月、2013年1月出版社:黄山书社输出时间:2013年10月输出地区:澳大利亚合作方式:合作出版版税收入:越南版-1500美金;繁体版-2800美金吸引外方的内容点:拥有近90万粉丝的出版界微博第一人——安徽出版集团总裁王亚非的微博结集出版,开创了出版集团总裁微博出书的先河。"微言博意"中勾勒出王亚非这位当代出版"怪杰"的传奇人生轨迹。这两本书传递了当代中国企业家的思想高度,展示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和商业精神。  相似文献   

19.
戴乃迭是现当代著名英籍翻译家,她热爱中国,也热爱自己的翻译事业。她以深厚的中国文化和语言造诣,独译或与丈夫合译了大量中国古今名著,向西方译介了大半个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0.
儒家文化与中国公共关系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业已证明远东国家的公共关系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一个“个人影响”的模式。本文探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个人影响”模式发展中的作用 ,特别是“关系”的影响问题。通过对照性的比较研究 ,在考查西方国际公关理论的基础上 ,作者试图建构当代中国的公共关系哲学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