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报纸编辑,首先就要懂得换位思考,站在读者的角度感受读者需求,这是报纸编辑进行工作的切入点。成熟的报纸编辑可以清楚地了解读者的阅读目的,知晓读者的心理状态,做出来的内容也就可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报纸编辑在进行编辑工作时,要提升服务意识,以服务读者为原则,提升编辑的职业归属感。  相似文献   

2.
编辑与读者、作者关系断想阎长亮一、编辑与读者一名合格的编辑必须具有读者意识。读者意识是一种以满足读者健康需要、适应读者欣赏水平、符合读者购买能力等为编辑行为导向的意识。它要求编辑在处理选题或书稿时,必须以扩大读者的需求为依归。编辑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  相似文献   

3.
读者是上帝,这已成为编辑同人的共识。多年前曾流行过一幅漫画:数人在各自的画板上画上帝的像,各人画的上帝的像都是自己的翻版,大胡子的上帝也长大胡子,高鼻子的上帝也是高鼻子,甚至戴大礼帽的画出的上帝也戴着大礼帽。编辑在塑造上帝的时候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情形呢?读者群体是客观存在的,不以编辑的意志为转移,编辑必须实事求是地作调查研究,强化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强化对读者的教育和导向意识,满足读者的需要,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一、编辑应强化服务意识书刊出版的目的在于读者通过阅读,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一切书刊都为读者服务,为读者所用。读者是编辑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读者是书刊的上帝,失去了读者,编辑的一切劳动都将变成无效劳动,出版物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就谈不上做好编辑工作。因而编辑必须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读者服务,不断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这就要求编辑要做好读者调查,这既是我们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为读者服务的一项重要前提。读者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可以从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几个方面来划分,不同的群体对书刊的阅读要求是不一样的。按年龄可以划分为少年儿童读者、青年读者、中年读者、老年读者;按受教育程度可以划分为小学程度读...  相似文献   

4.
编辑应强化作者意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是出版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强化编辑的作者意识十分必要。出版工作是出版工作者和作者共同的工作,编辑和作者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这是对编辑与作者关系的正确定位。在同志式的互助关系中,编辑与作者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从编辑的角度来说,编辑要时刻把作者放在心上,要强化作者意识。编辑的作者意识蕴涵于编辑与作者交往的整个过程中,也体现在编辑平常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中。  相似文献   

5.
“为读者”是一切编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面对当前出版界的激烈竞争和重视经济效益的情势,读者意识应摆在何等地位,加强编辑的读者意识对出版工作有何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与夺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什么关系,等等,这是每个有事业心的编辑需要探索和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拟就出版社编辑的读者意识作一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引玉之见。一、高校出版社编辑的读者意识,就是要把以大学生为主的读者群视为心中的主体,竭诚地为他们服务当作编辑工作的基础。所谓读者意识,具体说来,包括两方面  相似文献   

6.
读者是编辑工作的对象,也是编辑活动的主要目标,报纸编辑树立读者意识,能够提高报纸的影响力和读者满意度。本文通过分析读者意识,强调编辑要树立读者意识的工作原则,并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来提高编辑的读者意识,以便编辑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更好地实现编辑目标。  相似文献   

7.
作为企业报的一名总编辑如何有效地为自己的读者服务,做到挂上不离下,靠下不离上,提高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本文从总编辑应增强“读者意识”这个角度做以论述。 所谓总编辑的“读者意识”,就是作为一名报纸工作的总设计师、总决策人,在安排采编业务时应该具有的、以读者为最终服务对象,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以使报纸这一媒介在读者心目中发挥最佳传播效果的一种观点。也就是说,要有在“编辑工作中时刻想着读者”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8.
编辑的读者意识,主要指编辑在选编稿件、标题制作和版面设计的整个编辑工作过程中,应该具有一种心里想着读者、主动为读者服务、尽量满足读者需求的思想意识。对于时事编辑来讲,这种意识的强弱,不仅是一个认识上和感情上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时事报道质量和时事报道服  相似文献   

9.
编辑是一个为她人做嫁衣的行当。虽多担负整合、编发稿件的任务,但它是一项具有集成性、创造性的重要工作。在媒体市场化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面对着同城化、同质化的新闻内容,编辑能力水平不仅是决定着办报、办台质量重要因素之一,更是一个媒体市场竞争力的体现。如何创新编辑理念,增强策划意识、读者意识和精品意识,力求编出读者喜闻乐见的精美版面,这是一名好编辑所必须具备的。这里选登几位一线编辑的实践工作的经验之谈,供同行借鉴和交流。  相似文献   

10.
袁军 《新闻实践》2007,(5):49-49
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编辑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对编辑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作为一名报纸编辑,更应注重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新闻实践中树立责任意识、版面意识、作者意识、读者意识,努力做好把关人、策划人、组织者和服务员。一、树立责任意识,当好把关人。  相似文献   

11.
报纸是为读者办的,是办给读者看的。所谓总编辑的“读者意识”,就是作为一名报纸工作总设计师、总决策人在安排采编业务时应该具有的、以读者为最终服务对象,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以使报纸这一新闻媒介在读者心目中发挥出最佳传播效果的一种观点。也就是说,要有在“编辑工作中时刻想着读者”的使  相似文献   

12.
试论现代期刊编辑主体意识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过程包括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编排、装帧等环节,整个过程自始至终离不开编辑主体意识的指导与约束。作为一名承担着联系作者与读者,传承人类精神文明成果重任的现代期刊编辑,要完成历史、社会的要求和任务,仅仅依靠高科技手段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培养自己的编辑主体意识,以适应新时期期刊编辑工作的需要。所谓编辑主体意识,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编辑人员从事编辑工作的主导意识。从理论层面上讲,它是对编辑工作各个方面和环节的一系列见解和观点,是编辑工作的本质反映①;从操作层面上讲,整个编辑活动的运作过程,始终离不开编辑主体意识的指导和制约②。现代期刊编辑的主体意识包括创新意识、质量意识、策划意识、选择意识、优化意识、信息意识和市场意识等内容。一、创新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日臻成熟,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期刊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严峻的现实,任何一种期刊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独树一帜,办得有生气、有活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赢得众多读者,占领市场,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键靠创新。因此,作为一名现代期刊编辑,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与开拓精神紧密...  相似文献   

13.
读者是出版编辑工作活动的对象,作为一名出版编辑,时时刻刻要有读者意识,考虑读者的需求。本文试图以接受美学的理论,从学术、理论的角度论述出版编辑工作中强化读者意识的重要性。 一 出版编辑工作是以构建文化工程、传输精神产品为己任,不断奉献给读者以大量的科学文化信息,满足读者求知、求乐等方面的需求。但是一部图书“不是一座自言自语地宣告其超时代性质的纪念碑,而像一部乐谱的总谱,时刻等待着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不断变化的反响。只有阅读活动才能将作品从死的语言材料中拯救出来并赋予它现实的生命。”(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一部乐谱不是音乐,而只是一些死的符号,只有通过演奏活动,它才能变成音乐。一部电影在与观众发生关系之前,也只不过是一堆正片胶片。就一部图书而言,也是如此,在未经读者阅读之前,只不过是一叠印着铅  相似文献   

14.
在报纸行业中,读者心理是编辑工作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以读者心理为基础来建立和完善读者意识,是报纸编辑追求报纸发行量与读者满意度"双赢"的制胜法宝。在具体编辑工作中,报纸编辑首先要准确定位报纸读者,了解读者心理特点;其次要满足读者心理需求,不断提高服务读者意识。在多角度完善编辑工作的同时,努力提高报纸编辑的职业效能感。  相似文献   

15.
报纸是办给广大读者看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者就是消费者,读者就是市场。作为一名编辑,如何在版面操作中进一步体现读者意识、市场意识,也就是群众意识,我认为宜强化“菜单意识”。 所谓编辑的“菜单意识”,是个比方,一个版面就好比一桌大菜,编辑就是厨师。这桌菜是烧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报纸编辑,首要的工作是出好思路、选好稿件、组好版面。只有高质量的报纸,读者才会认可,报纸发行量才能上去。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得出这样的体会:编辑也能当好发行员。  相似文献   

17.
读者意识是编辑的一种职业意识。将读者意识渗透到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关注主流读者、满足读者需求、重视读者参与反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策划选题和组织工作,才能真正把报纸办到读者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18.
用文字符号记录形成的著作稿是知识外载化的主要形式。作为著作稿的编辑,在当前颠覆与反颠覆、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中,肩负着迅速出版更多更好的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出版物,传播真理,振奋民族精神,团结全国人民坚定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光荣任务。因而,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观照读者意识,科学地认识编辑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编辑出版工作,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读者意识历来就有其明确的阶级内容。编辑的读者意识虽然可以说和编辑与生俱来,编辑和读者,如同高下相对,前后相随,形影不离一  相似文献   

19.
袁方 《出版广角》2013,(15):54-55
图书营销是出版活动中的一个系统工程,编辑要做好图书营销,必须深入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强化全程营销的意识。随着图书市场的持续低迷,科技图书同样遭遇这样的寒流。作为一名科技图书编辑,在严峻的出版形式下,将营销观念引入编辑工作中,使选题策划与营销策划一体化,增强市场意识,以满足读者需求为第一的原则,并将营销观念贯穿于出版各流程中。对于一个  相似文献   

20.
刘维维 《出版史料》2011,(4):102-104
周振甫(1911~2000)先生以学者型的编辑形象在业内闻名,也以严谨认真求实的学术作风受人仰慕。他所秉持的编辑理念,所展现的编辑工作实践,一以贯之的是一种读者至上,为读者着想,对读者负责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及其指导下的编辑工作实践,"作者—编辑—读者"的"创造—选择—接受"的传授链条,才能实现良性运转;在阅读渠道多元化的今天,才能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从而最终赢得读者也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