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投稿须知     
为使刊物编辑工作更加科学、标准、规范化,本刊决定从2007年第1期起对来稿中编排格式及标识内容做统一要求,请有意向我刊投稿者周知并遵守。  相似文献   

2.
望剑 《新闻采编》2000,(3):17-18
在报纸出版环节中,报纸校对需要忠实于原稿,同时也需要忠实于版面,存在着编辑后查错捕漏的过程。因此,校对工作者离不开编辑意识,否则对编辑错漏的校正将缺乏主动。为什么这样说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编辑内容的贯穿性。在报纸校对的过程中,版面编辑看大样主要是把握好编辑方针和编排思想是否落实到版面上,对版面的差错进行内容上的把关。由于编辑工作和时间的限制,编辑看大样对编辑内容的把关不可能面面俱到,况且大样在修改过  相似文献   

3.
为使刊物编辑工作更加科学、标准、规范化,本刊特对来稿编排格式及标识内容做统一要求。请有意向我刊投稿者周知并遵守:  相似文献   

4.
分项校对法在识别编排规范性错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吴红艳  颜巧元 《编辑学报》2005,17(5):341-341
校对是出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校对质量是构成出版物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校对的最终目的在于消灭出版物中一切可能发生的错误与缺陷,从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科技期刊中公式、符号多,符号著录又有不同的文种、上角下角、正体斜体,相当复杂,因此,对校对工作的要求就更加严格[2].科技期刊要走向世界,编排的标准化规范化是一大举措[3].<护理学杂志>由编辑人员兼做校对工作,常规进行3次校对及1次印前审读.笔者将分项校对法作为常规校对的补充,发现对识别编排规范性错误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5.
编辑工作与科技期刊分类吉林化工学院学报编辑部辛丽艳王波科技期刊的恰当分类有利于期刊的管理和利用。分类的主要目的是概括地反映刊物的宗旨,恰当地把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期刊分为一类,给检索与利用打下基础。期刊的编辑工作直接影响着分类的取向定位。一、科技期刊内容...  相似文献   

6.
字词典是校对工作中最难的工作之一。因为字词典校对包括了其他书稿校对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大致分类为:词条内容、版面体例格式、字体字号、图文组合、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等方面。下面,就从以上涉及的几个方面,谈谈我在校对中英文字词典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其相应的处理方法。字词典校对中,应首先注意分析的就是字词典的体例格式。在体例格式中,所包括的方面有字体字号、天眉、页码、  相似文献   

7.
校对对于保证期刊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一般而言,专业类或学术类期刊编辑还同时担负着文章校对的任务,因而从编辑到校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角色的转换,通过转换思维来加强校对工作。文章首先分析了期刊编辑在校对过程中转换角色的重要性,然后阐述了校对工作的内容及其对校对人员的要求,最后介绍了校对工作中容易犯的错误以及如何通过角色的转换来避免错误的遗漏,提高校对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在稿件处理中的体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姚明慧 《编辑学报》2004,16(5):384-385
以切身体会说明编辑工作富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也体现在稿件处理的各个环节中.编辑的创造性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刊物内容的导向性和编排出版的质量.人们可从一本本内容精湛、装帧精美的优秀期刊中看到其背后隐藏着的编辑们的富有智慧和辛勤的劳动.  相似文献   

9.
提高科技论文编校质量探索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针对许多科技编辑既做编辑,又做校对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提高编校质量的方法--层层筛错法,指出编辑按先内容,后格式划分层次,校对按照校次划分层次,各层次侧重不同项目,有利于提高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一、校对与编后印前质量保障环节   在传统的图书出版过程中,介于书稿的编辑加工之后和图书印刷之前这个阶段,有排版和校对活动。校对之所以需要,因为它在书稿转换成印刷书籍阶段中,处于最后一个保障着图书内容和编排形式质量的环节,这个环节我们称之为“编后印前质量保障环节”。   校对是在近代铅活字排版和机器印刷的条件下,为了适应图书出版生产力的发展,从编辑活动中分离出来的。校对从编辑活动中这种分离,对图书出版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今天这种作用仍然是巨大的。校对活动是对照原稿在校样上进行以“校异同…  相似文献   

11.
针对信息科技期刊论文中公式、图表、符号较多,期刊本身专业性、科学性和编排规范性决定了论文校对工作的复杂性,通过分析校对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错误,提出了一些提高校对质量的建议和方法,旨在规范地做好校对工作,切实提高期刊编辑质量。  相似文献   

12.
1引言对于决定采用的稿件,书稿初审编辑在发稿前通常要对书稿进行各项编辑加工工作。这些工作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对书稿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等的审查;第二类是对书稿语句、标点等语法行文方面的修饰修改;第三类则是对书稿体例、格式上的加工整理。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最后一类整理工作,即图书编辑如何完整、有序、高效地整理书稿。  相似文献   

13.
传统出版编辑过程主要是。前期编辑阶段过程中工作为选题的策划及稿件的审核;编辑加工阶段主要是评审稿件、加工处理稿件、装帧设计及最后的版面编排设计等,后期编辑阶段主要是校对稿件和收集分析对出版物的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14.
字词典是校对工作中最难的工作之一.因为字词典校对包括了其他书稿校对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大致分类为:词条内容、版面体例格式、字体字号、图文组合、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等方面.下面,就从以上涉及的几个方面,谈谈我在校对中英文字词典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其相应的处理方法. 字词典校对中,应首先注意分析的就是字词典的体例格式.在体例格式中,所包括的方面有字体字号、天眉、页码、贴标、图表(图表主要是注意出血版)、图文搭配、字词典符号规范和要求、中文拼音要求、英文音标要求.内容方面包括:词条的选取方法和范围、词语的解释方法、次序、例句的选择和排版方法,相关词语的选取、注释等.  相似文献   

15.
编校“猎错”中定势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对不仅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 ,而且自身有规律可寻 ,尽管在不同的出版单位对校对工作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工作方式 ,但决没人认为可以取消校对。随着编辑手段的现代化 ,校对也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需要探索。本刊专辟一“校对有学”栏目 ,旨在倡导这方面的研究 ,使以前散于其他栏目中的研究校对的内容相对集中 ,形成气候。  相似文献   

16.
微机排版的校对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对工作是一项严谨细致的技术工作,它要求编校人员不仅要逐字逐句核对原稿,还要熟悉编排规范,具备一定的校对技巧和专业方面的知识。为此笔者着重谈一下微机排版的校对经验技巧问题。 目前我们不少有经验的编、校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当中根据铅印这种活版印刷的工艺特点,总结了一套校对经验,如角校——防止铅版在搬动过程中碰撞四角,边校——防止铅版四周倒塌而造成错误等等。现在在科技期刊中不少刊物都采用了微机排版,使刊物质量明显  相似文献   

17.
试论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基本内容与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学是研究关于科技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和传播规律的科学。其基本内容应包括从确立编辑方针和制订编辑计划开始,进行选题、组稿、审稿、加工、发排、校对,直至出版的全过程,并且对整个编辑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规律和方法进行专门探讨。研究这些规律和方法,有利于办好刊物,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对会发展和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结合办报实践,重温中国现代新闻史,笔者认为,鲁迅先生坚持报刊出版的战斗性和原则性,对待编辑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独特的创造精神,对于刊物的编排、版式、校对的创新,对于我们在新的世纪办好党报,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编校合一之校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校对的目的与作用在于弥补作者的疏漏与编辑加工的不足以及保证正确修改的落实。在统一的编排规范指导下,每一个编辑都有自己的编辑加工方式与习惯,校对的方法也不应是千篇一律的。编辑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取何种方法校对,最终以保证期刊的质量为目的。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编校合一者的校对。1校对重点与方式的确定1.1编辑加工的质量决定校对重点编校合一即编辑加工与校对由编辑一个人独立完成,编辑对校对过程及时间的安排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何编辑加工与校对。笔者习惯于把编辑加工做得细致一些,把编辑加…  相似文献   

20.
字词典是校对工作中最难的难点之一.因为字词典校对工作包括了其他书稿校对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大致分类为:词条内容、版面体例格式、字体字号、图文组合,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等等方面.下面,笔者就从以上涉及的几个方面,谈谈在校对中英文字词典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其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