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麟文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2):187-188,19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是对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的过程,是由确定评估目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收集数据、展开评估和评估结果使用等组成的行为体系。本文针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内涵重点探讨了评估系统的架构,并讨论了模糊综合评判和基于数据挖掘的聚类分析两种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现状;阐述了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意义;提出了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体系框架体系,并重点分析了该框架体系体现的绩效驱动“指挥棒”作用以及在评估体系、评估主体和指标体系方面的创新,强调重视绩效评估报告及结果的运用;展望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科研管理》2012,33(6)
住房保障已成为当前我国公共治理的突出问题,但系统全面的地方政府住房保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尚未构建。从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基本理论出发,提出"目标——标杆"二维绩效评估思路,开发设计包括2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的评估体系,给出指标赋值与计算方法,并进一步通过实例演示验证评估方法的科学可操作性。希冀从方法工具层面对推进我国住房保障工作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义  戚巍  易勇 《科研管理》2012,(6):154-160
住房保障已成为当前我国公共治理的突出问题,但系统全面的地方政府住房保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尚未构建。从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基本理论出发,提出"目标——标杆"二维绩效评估思路,开发设计包括2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的评估体系,给出指标赋值与计算方法,并进一步通过实例演示验证评估方法的科学可操作性。希冀从方法工具层面对推进我国住房保障工作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所涉及的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内容、评估方法等基本问题,认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具有目标导向、系统性、演进性等特点;提出了推进电子政务深化应用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从政务支持、公众服务绩效、IT资源开发、IT管理、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诠释;最后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流程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包括:明确绩效评估的定位和价值取向;完善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体系;保证设计与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的激励机制;构建必要的立法保障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7.
将平衡计分卡引入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平衡计分卡的原理介绍,将其与当前国内外运用的几种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工具进行比较,并通过对国外公共部门使用平衡计分卡的成功案例分析,结合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具体情况及绩效管理的实施环境,探讨将平衡计分卡引入我国公共部门进行绩效管理的可行性.以期在我国逐步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包括:明确绩效评估的定位和价值取向;茏善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体系;保证设计与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的激励机制;构建必要的立法保障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9.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是世界各国现代行政改革的重要议题,我国也不例外。本文阐述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概念,从历史发展阶段来说明了绩效评估的四种理念,重点探究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三种方法,为公共部门制定绩效评估方案和社会各界监督绩效评估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我国电子政务绩效水平的要素进行分析,得出4个主影响因子,20个子影响因子,并根据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应用情况对子因子继续细分,提出了符合我国电子政务特点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学矩阵构建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模型,并以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科研型公共部门是国家和地区统筹科技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但当前一些公共部门针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发挥不足。为给科研型公共部门绩效考核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探究公共部门科研人员绩效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主观认识不到位,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以及未能充分利用考核结果等。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即端正对绩效考核的认识、积极探索科研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改革、规范绩效考核过程、合理使用绩效考核结果。从而提高科研人才的效用,提升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郝辑  张少杰 《情报科学》2021,39(1):157-162
【目的/意义】构建科学的生态数据评价模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从针对性、严谨性入手对数 据进行归纳分析,为提高评价体系的准确性提供有力数据支撑。【方法/过程】本文以我国省际生态指数为例,运用 熵值法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优化,通过数据模型的构建,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能够科学、精准地评价我国省际当 前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数据指标。【结果/结论】基于熵值法的评价模型,合理地解决了评价体系评价不精准、不符合 实际的问题,展示了省际生态发展情况,提出了我国省际生态发展评价问题的解决途径,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该评 价方法是科学的。【创新/局限】本文利用改进的熵值法,得到我国省际生态指数数据评价模型,用于后续的综合评 价。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部分研究采取了数值模拟方法,未来要完善计量模型分析,进一步提高结果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省际空间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慧强  廉倩文  论宇超  席建超 《资源科学》2019,41(12):2248-2261
开展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是制定旅游经济科学发展策略,提高区域旅游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本文在探讨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内涵的基础上,从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和应对能力两个方面来构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脆弱性评价指数模型、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元(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旅游经济系统整体处于较高脆弱、中等敏感、较高应对能力状态,且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敏感性和应对能力省际空间分异明显;②中国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敏感性和应对能力均呈现“集群化”和“极差化”分布特征,东部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较高,且内部差异显著,中部和西部地区脆弱性较低,内部差异较不明显;③中国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异是不同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对脆弱性空间分异的影响最大,旅游外汇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对脆弱性空间分异的影响最小。研究结果可丰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为解决旅游经济质量提升问题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非线性主成分分析的区域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便于地方政府准确地把握当前的区域创新绩效水平,制定适宜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很有必要对区域创新绩效进行评价研究.首先建立了区域创新绩效评价的改进主成分分析模型,其次对区域创新绩效评价的指标进行遴选,最后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绩效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创新绩效基本呈由东部至西部的梯级分布.  相似文献   

15.
沙锐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6):204-208
对中国科技计划项目绩效管理体系构建、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回顾与评述,结果发现:部分学者对"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的概念存在混淆的情况;绩效管理研究热度与政府相关政策出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较为丰富.结合中国科技计划项目绩效管理实践指出,目前相关研究存在忽视对项目实施过程绩效管理、对效应类指标研究较为薄弱、过于依赖定性评价造成理论与实践部分脱节等不足.  相似文献   

16.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新型绩效评价系统,将组织的愿景、目标和发展战略与组织内部的绩效评测体系有机结合,它把组织的目标和战略转化为具体的流程和评估指标,充分实现流程再造与业绩指标的融合、战略愿景与管理手段的趋动以及评估方法与评测效能的整合。平衡计分卡的应用和实施可以成为政府部门推行管理创新的重要措施,作为绩效评估的重要工具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职能转变进程中发挥重要功效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构建了兼具国际可比性与数据可得性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理论综合评价方法测算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及各要素指数。根据本文指标体系建立的回归模型表明,各级政府时下都着重强调的电子商务交易额等电子商务使用效果类指标对电子商务发展的促进作用最不明显,电子商务应用类指标最明显,说明政府应重点关注电子商务应用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选取典型的、并且评价结果连续性公布的区域创新能力、市场化指数及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为例,对各指标的研究历史、研究目的、研究成果、研究用途等进行描述,并对各指标体系的结果及其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各种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设计上存在较大的重叠性;各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趋同性,且与区域的GDP排名存在较大的一致性。针对这一情况,分析目前中国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恒煜 《情报杂志》2021,(1):111-119,131
[目的/意义]欧洲智库是全球智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构数量、专业门类、指数评价等方面的世界排位仅次于美国,这些智库对促成政府决策、塑造欧洲乃至全球舆论、影响国际政治格局产生重要作用。[方法/过程]该文以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和布鲁盖尔研究所3个欧洲代表性智库的涉华研究报告为样本,以文献计量和质性文本分析为主要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文献资料的智库中国观分析路径,提炼并对比了其中国观的主要视角、对华态度及核心观点之间的特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欧洲智库对华研究力量正逐步加强,理解日渐加深,其研究务实地着眼于与中国利益交往最频繁的领域,呈现中立偏正向的对华态度,研究者对中国问题的阐释和观察中国的视角具有一定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