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北宋词人苏轼对词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但他并没有开创豪放词派。苏轼对词的贡献在于:集前人词作之大成,在继承“言情”词作的优秀传统基础上所进行的多方面的大胆革新。豪放词的创作只是其革新词坛的一个方面。苏轼对词的革新主要是:“以诗为词”,扩大题材,提高词品,拓展词境,使词摆脱了作为音乐附庸的地位,使词成了可以和诗歌比肩的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2.
辛弃疾在词学理论方面,虽没有留下多少资料供后人研究,但从词作中,我们仍然能勾勒出他对词体的认识与词学主张:不满于词的传统题材与柔媚风格;倡导词向诗、文的靠拢;以深刻反映现实的创作态度提高词体功能与地位。其大胆革新的精神,对辛派词人的词体观与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李煜前期词作和花间派众多词人的作品比较,探索李煜前期作品创作的发展轨迹,了解他的词作对词由"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的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词在进入文人创作领域之后,在渐趋雅化的过程中,逐渐被正统儒者所接受,理学家也都普遍染指词的创作,且对词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由此产生的独具特色的理学家词学观与有别于宋词主调的理学词派则又不可避免地对整个词学发展进程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渗透和影响。一般而言,北宋理学家大多对词持坚决否定态度,涉足词的创作者亦少;南宋理学家对词的态度大多较为通达,对具有充实内容并发挥社会功用者甚至大加赞赏,自身也大量涉足词的创作,留下了数量可观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陆游词在宋词中占有一定地位。他一生尽力于诗,对词却很菲薄。对于词的落后、保守观点限制了他在词的创作上的发展。他的词作呈现出了和他的诗作及同时代词人迥然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本文以翔实的资料和鲜明的观点,对陆词作较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曹组词在北宋晚期广为流传,其许多词作,用浅近的口语、滑稽的口吻进行创作,艺术个性突出,是北宋滑稽词之代表;但亦有不少词作,用语典雅,寄寓遥深,是对词传统风格的继承和回归。曹组词实雅俗兼善,仅看到其中之一面而对其予以肯定或否定皆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7.
清词选本作为词总集中一个独特的类别,对清词的传播和中兴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清词选本的编选过程中,通过序、跋以及词作数量多少的安排,编选者得以表达自己的词学主张和创作实绩。词选往往成为开宗立派的一个标志,同时词选的编纂也为编纂者赢得了名声,所以在词的选本中编者的词作通常明显多于其他的词人。更为重要的是,词选的刊刻折射出了词学发展的演变史,通过对词选的梳理我们可以了解当时人们对词学名家的接受程度,以及词学风气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北宋崇宁时期是词学发展新旧交替的时代,受党争影响,苏门词人遭遇坎坷,多受贬谪并相继离世。这样的遭遇对词人们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黄庭坚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创作了大量词作,其中,友朋唱和词显得尤为出众。在这些词中,黄庭坚表现了达观的心态和不屈的傲骨,风格清刚豪健,而艳情之词也一改往日流于浅俗之弊,显得清新婉丽。  相似文献   

9.
席晓艳 《陕西教育》2010,(3):86-86,88
柳永和周邦彦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两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的词作存在着明显的继承与蜕变。本文主要论述二者在词创作方面的不同之处,以便深入地了解他们词作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0.
月人长期致力于中国格律词创作和词学研究,切实地继承、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格律诗词,其以词写心,词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合谱协律,技艺圆熟,风格多样,亦大胆尝试创新,在格律词创作和词学研究方面成果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1.
许梦婕 《文教资料》2013,(31):73-75
陈克,一位跨南北宋两朝的爱国词人,其词作受到晚唐五代词的深刻影响,后世文学评论家认为其词作有模仿学习五代词的痕迹,具体表现为一、题材内容与五代花间词相近,二、艺术表达方面,也多采用五代常用的文学体式——小令,三、沿用花间词的意象和用典,四、风格婉约高丽,与五代词相似。陈克“规模”五代词。对词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兼为词人和词学家的张炎,其在词的创作和词学理论的创作上都颇有建树。在评价词的标准上,他创立了清空,骚雅,用来品评词作。在词的形式方面,他注重词音律的协和流美,清越雅正。张炎词作音律协洽,句琢字炼,雅丽清畅。在词的内容方面,他提倡词作风格的清丽高远,意趣的淡雅空灵,以及遣词造句的精粹与融化不涩。作为词人的张炎,他在词作创作时,又一直贯彻和实践词学理论,创作了大量绝妙好词。本文根据张炎的词学理论中的"清空"探讨张炎的词。  相似文献   

13.
纳兰性德是清代词人中颇为引人注目的一位满族天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被并称为”清初三家”。朱、陈二人都曾提出了自己明确的创作理论,并开创浙西、阳羡二派。纳兰性德虽未开宗立派,但其词学见解、思想在诗、词、文中亦多有涉及,体现在对词的认识和创作方法上,还有对词作内容及风格流派的理解和把握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更新一代词学观念方面做了可贵的努力,并提出了“情致说”,对其词作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典词学中的词情论,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由宋至明为孕育与发轫期;清代前期为凸显与拓展期;清代中期为承传与充实期;清代后期为深化与完善期。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对"情"作为词作生发之本的标树,对词情表现特征与要求的探讨,对词情表现与创作因素关系的考察。  相似文献   

15.
身世空嗟命不辰——论陆震的词心与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震继承了阳羡词派的创作风格,其词作《陆仲子遗稿》所蕴含的词心词情,是对未出仕的遗民子弟的生存环境和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陆震的性情与创作对后来的郑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对了解清初中叶的词史尤其是阳羡词风的传承脉络来说,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苏轼以他打破传统因袭态度的创作精神,把诗文革新运动的革新精神扩展到词的领域,一扫词坛侧艳重靡的积习,扩大了词的内容,丰富了词的语言风格,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为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婉约也东坡     
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对词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建立了“新天下耳目”的豪放派。虽然苏轼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而豪放却不是苏词的主流风格。苏轼词婉约风格也很突出,他的传统题材的词作,既吸收了婉约派词人抒情的真挚和细腻,又显示了深沉、淳厚的自家面目。  相似文献   

18.
晚唐诗风对词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宫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对词的风格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婉曲而绮丽、深情而绵邈的总体风格以及与音乐的关系,都可以看作是词的先声。宫词对词风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题材、表现手法、情感基调、结构方式以及与音乐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19.
作为宋代最重要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其部分成员在词论和词的创作上也有相当成就.他们大多主张"诗词同理",在词的创作上诗词互渗,好用典、喜议论,并常以禅入词,形成了生新瘦硬的风格;部分词作喜用俗字俗词,纤丽软艳.江西诗派的词论及其词创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尤侗的词学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词体的态度,一是对词作的要求。对于词体,他在认定诗词有别的前提下从诗学传统和声乐范畴两个角度极力推尊;对于词作,他在讲究声华格律的基础上注重特定境遇中的真性情。尤侗的词学观是对清初其他词论家词学思想的补充或驳斥,没有开创性卓识,缺乏系统化阐述。就尤氏词作所表露的儿女情、青衫情、故国情看,其词学观与词创作实践大体上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