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复赛射门进球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十七届世界足球赛复赛阶段16场比赛31个进球的统计、分析,对射门进球的区域、方式,射门进球前的进攻区域及手段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本届世界杯足球射门进球的规律,对今后各级球队在训练和比赛中掌握和提高射门进球技术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前8名球队的进球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从进球区域、进球时段、进球最后1传、进球进攻方式和进球时射门方式方面进行了研究,找出了进球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为今后的足球进球射门训练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6 年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统计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147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比赛75~90min是射门进球高峰期;射门进球最佳区域是罚球区内球门区线附近;进球射门以右脚射门为主;直接射门是主要射门方式;进球以高球居多;传身后是有效的进攻手段,定位球的作用日益突出;前锋队员进球最多。  相似文献   

4.
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17届世界杯64场比赛的161个入球的进球时间、射门地点、创造破门的进攻路线、进球与进攻方式、突破手段的关系以及射门方式、进球队员的位置分布的分析,为全面了解本届世界杯入球的技战术特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闫涛 《新体育》2023,(8):110-112
第22届世界杯于2022年12月18日在卡塔尔圆满落幕,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对本届世界杯冠军阿根廷队所有7场比赛的15粒进球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阿根廷队的所有15粒进球主要集中在梅西和阿尔瓦雷斯两人身上;场均进球数为2个,淘汰赛阶段的场均进球数则高于小组赛阶段的场均进球数;上、下半场进球数平均,主要集中在上半场后10分钟阶段和下半场阶段;进球局域主要集中在罚球区正面;射门方式主要以接球直接射门、停球调整射门和个人带球突破三种方式,射门的脚法主要由脚内侧和脚背内侧两种;进球前通过5次以下传球的进球效率则高于5次以上传球的进球效率。  相似文献   

6.
第15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情况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电视录相,对第15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52场比赛的141个进球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探讨本届杯赛的进球规律。分析认为,上下半时的两个结局阶段是进球的高峰期;球门正面罚球区内外是进球的主要区域;中路传球配合是突破防线最有效的进攻方式;直接射门是最有效的射门方式。  相似文献   

7.
第18届世界杯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142个进球情况进行分析,并与17届世界杯进球情况进行对照,发现18届世界杯进球总数有所下降,攻守均衡、防守相对更为稳固的打法占据了主流。上下半时进球比较均衡,除了在比赛的结束阶段出现进球高峰外,各个阶段的进球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递减趋势;进球主要区域是在2区,大禁区外到30m线区域也成为本届世界杯射门进球的重要区域;由中路配合切入发动进攻为进球主要进攻形式,定位球越来越受到各队的重视,战术水平也有较大提高;进球方式以抢点直接射门为主;进球大部分是由4次以下的传球完成的,且传球次数越少进球越多;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队员,前卫队员的攻击性插上进攻已成为各队进球的重要手段,远射是他们主要的进球方式。  相似文献   

8.
第17届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中国队进球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17届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中国队8场比赛13个入球的进球时间、射门地点、创造破门的进攻路线、进球与进攻方式、突破手段的关系,以及射门方式、进球队员的位置分布,寻求中国队进球的规律及进攻战术运用的基本规律和特征,为中国队在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高水平足球赛进球探讨现代足球进攻技战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对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中的147个进球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揭示了18届世界杯足球赛的进球规律和特征,明晰了当今足球进攻技战术特点和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探讨提高射门质量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比赛进球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6年德国举行的第18界世界杯所有32支球队64场比赛的射门进球得分情况加以研究,从中揭示出第十八届世界杯射门进球得分的基本特征、影响进球的主要因素以及各队进攻战术手段运用与进球关系的分析,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和实践训练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运用观察统计方法,对第4届女足世界杯32场比赛107个进球的进球时间、进球队员、进球区域、进球方式、方法、手段和路线、协助进球区域、协助进球方式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届杯赛下半时进球数略高于上半时,特别是比赛的最后15分钟和伤停补时阶段进球数较高;前锋是主要得分手,前卫和后卫缺乏足够的进攻意识和射门欲望;进球区域主要在禁区,进球方式主要是直接射门,进球方法主要是阵地进攻,进球手段主要是集体的传切配合和定位球;快速反击进球比例较高;在进球路线上,边路进攻已经超过中路进攻;协助进球区域依次是中路、边路和外围,协助进球方式主要是边路传中、短传和直(长)传。  相似文献   

12.
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尚成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4):474-476
通过电视直播观察统计,对17届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共161个进球特征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球门区正面20m区域是进球最佳区域;比赛60~90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期;中路配合进攻成为最有效的进球方式;前锋队员进球最多;脚内侧射门进球率最高;左脚射门居多,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对2006年世界杯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进球的主要区域在罚球区内;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前60min进球比较平均,76~90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期;进球的射门方式以脚射为主;各位置进球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对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前锋队员是进球的主力军;2号区域是主要的进球区域;上下半场的进球数相等.61min-75min时段是进球的低谷时段,76min-90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时段;射门方式以脚射门为主;进攻形式平衡多样,中路进攻、边路进攻、定位球多点开花,而定位球常常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16—18届足球世界杯的81个头球进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开场后16min-30min和75min-90min是头球进球集中时间段;头球进球的主要区域是禁区内的中央地带,特别是进攻5区;跳起射门与转身射门是头球进球的主要技术动作方式;边路进攻与定位球是头球进球的主要战术手段;进球队员以身材高大的前锋与后卫为主。  相似文献   

16.
现代足球射门进球的基本特征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1届至15届世界杯足球赛射门进球的观察与分析,从本质上了解到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足球比赛在进球区域、方式、手段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并围绕着射门进球,提出世界足球今后在控制比赛节奏、重视个人突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为我国足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第5届女子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特征表明,全场比赛各时段进球不平均;进球最多的射门地点在一区和二区;创造进球机会的进攻路线主要在边路,特别是两肋;直接射门的射门方式进球最多,特别是包抄和补射;前卫进球数超过前锋。  相似文献   

18.
杨建华  陈楠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1):81-83,87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的64场比赛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比赛中射门和进球的情况进行统计.通过对射门的效率、进球区域、进球方式、进球时间和进球队员位置进行分析,探寻了世界足球的进球规律,为我国足球教练员在以后的训练中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进球主要区域是在罚球区内,进球方式是以直接射为主,由中路发动进攻是进球主要进攻形式,比赛的最后15min是进球的高峰,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  相似文献   

19.
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和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128场比赛的308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显示:右脚是射门进球的主要部位;射门宜低射和直接射门;边路、中路传球配合是突破防线最有效的进攻手段;运球突破是制造射门和威胁传球的有效手段。定位球进攻的作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0.
姚凯 《体育世界》2007,(4):76-78
通过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和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224个进球的射门区域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出进球的最佳射门区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足球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