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瑗  徐月娟 《学周刊C版》2023,(18):160-162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班主任在落实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自主管理作为基础,鼓励并且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创新管理措施,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动意识,同时通过观察学生及班级整体氛围的变化来调整管理思路和方法,在实践中验证管理措施的可行性,进而在完成班级管理任务和实现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全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综合素质、责任意识,并且通过良好的自主管理氛围提升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就可以放任不管,而是要求班主任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通过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学会自我管理,培养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真正使他们成为班级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班级,而且管理班级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管理班级。班主任可以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意识;教给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方法,创设新型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创造锻炼机会,引导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等几个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成 《甘肃教育》2011,(18):19-19
班级自主化管理就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给他们更多的参与、思考机会,增加其主人翁意识,提供学生自我教育的契机.充分发挥班级管理对学生的内化作用,把创造性思维渗透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发挥自主管理对学生的约束、激励、引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自主管理是指学生独立、主动地按照社会的期望对个人的行为调控的过程,小学生的全员性自主管理即由全体学生参与并且对某些班级事务具有自主决策权,不只是少数干部同学参与。其目的是在班级管理中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创设使全体学生在班级事务处理中自己做主的氛围,让学生作为管理者、决策者、评价者参与管理,从而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与班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闫洁 《考试周刊》2012,(75):186-186
班级管理是每位班主任的重要工作,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成长.是班级管理的重点和难题。在班级让学生自主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学生的自主管理,能让教育的真谛印在他们心灵的深处,让他们在自主管理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赵祥琴 《考试周刊》2012,(65):185-186
小组化班级管理模式可以让学生参与班集体创建,真正成为班集体建设的主人。在这种模式下,通过成立各个管理部门,使学生各司其职;通过量化积分评比,进一步约束学生行为。整个班级构成一种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管理网,这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提供了平台,让学生真正实现"做中学"。  相似文献   

8.
自主性原则强调受教育者是班级发展的主导,即班级管理的主人。把班级还给学生主要是让学生真正有主人翁意识,承担起班级管理职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放手让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最大化地使他们的主动性发挥出来,指导他们正确地参与到自主管理中,教育中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阶段,班级管理的意义与难度是显而易见的。敢于放手、自主管理不失为一种理想的班级管理方法。教师要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兴趣,制定班级自主管理公约,充分利用班会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班级自主管理。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实效,就应该重视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工作。具体来说,作为班主任应该充分地将自身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激活小学生身上的"隐形翅膀",推动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从而培养他们自身的管理能力,提高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实效。主要对重视学生自主管理,提高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实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陈松恩 《文教资料》2008,(24):88-90
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模式就是指在班主任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班级事务的班级管理模式.它对于培养班风,树立团队精神,提高班干部和学生的能力,增强竞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给学生较多的自主权,唤醒他们对班级管理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使他们成为班级管理的真正主人.本文阐述的是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模式建构.  相似文献   

12.
正班级自主管理就是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行为,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在班级自主管理中发展自治、自省、自助与合作精神,更好地认识并且发展自己。高中是初中和大学的衔接,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除了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应该注重其他素质的发展。高中班级自主管理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平台,实践证明,高中生有能力进行班级自主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是优质教育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新时期小学生的班级自主管理就是想方设法找到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方法,使他们成为学习、生活和班级管理的主人。下面,我将结合学校的工作实践,谈谈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一些具体做法。一、创设氛围,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班级是学校的最基础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综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其学会自我管理是非常有效的班级管理措施。笔者在一线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考察、探索和尝试,突出的体会是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重点把握三个关键环节,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学会自我管理,使他们逐步形成自主管理班级的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15.
所谓学生自主班级管理,实际上是启发、引领、鼓励、督促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在班主任指导下依靠班级主体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是开展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途径。一、完善班级管理机制,凝聚学生约束意识1.制定班级自主管理的目标,增强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定目标是任何管理活动的起始环节。首先,以"如何树立班级形象"为题向学生征集各项目标,人人为班集体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6.
教师要为每个学生创造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使他们在管理的实践中学会管理别人,并逐渐学会约束自己,最终实现自我管理。只有教会学生学习,学生才会自主学习;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材。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不断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要转变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建立目标,明确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向;给学生班级管理机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引导学生参与制定各项制度,使自主管理更具创造性;推行班级多元评价,强化学生自主参与管理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一、形成具有现代管理意识和能力的班集体 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是班级建设的关键环节,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翁,并且可以经常上网关注班级建设,学校有针对性地在校园网页上创设了“班级电子政务管理”和“班级博客日志”两个模块。  相似文献   

19.
柳德 《学周刊C版》2019,(3):172-173
自主管理是初中班级管理中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班主任要为学生创造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各项制度的制定上。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实施自主管理。  相似文献   

20.
肖天旭 《生活教育》2014,(18):108-110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可通过学生自主制定和设立班级管理目标,创设班级自主管理的"岗位",建立班级自主管理的竞争监督机制来实现。通过自主管理,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达到在管理中学习、在学习中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