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收录的No.107《妙法莲华经卷六后记》是一份初唐时期的写本文献,其中有关于《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成立问题的重要记录.经过考证,该文献内容存在几处重要错误:记载的鸠摩罗什译经时间有误,记载的鸠摩罗什译经地点有误,将《观世音忏悔咒》与《提婆这多品》的情况混淆.因此,这份唐代写本文献并不能作为考证《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成立问题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湖并非杭州一处。据统计,全国共有西湖36处。清代《冷庐杂识》中说:“天下西湖三十又六,惟杭州最著。”这36处西湖,在《永乐大典》中有记载,其中浙江九处;广东、湖南、四川各四处;福建、江  相似文献   

3.
铜鼓是我国南方广泛流传的一种历史文物和民族文物。云南是我国铜鼓发现较多、分布较广的地区,文献中屡见出土铜鼓的记载,如《新纂云南通志》中记载了乾隆、嘉庆、道光年问和民国时期出土铜鼓的情况,其中有现藏云南省博物馆的著名的广南铜鼓。云南一些府、州、县志,以及近人袁嘉谷在《滇绎》中也记载了出土的铜鼓。然而,这些铜鼓都是时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在信封的落款处写上“某某缄”的字样,这是什么意思呢? “缄”,原是捆箱子的绳子,《说文》中记载:“缄,束箧也。”“箧”就是箱子之类的东西。《汉书》中也记载:解箧缄,就是解开捆箱子的绳子。《孔子家语》曾记载  相似文献   

5.
关于西周中央官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西周官制,金文所记甚简,而文献记载又互相龃龊。本文拟对西周中央官制中一些至今有争议的重要问题作一探讨,以就教于大家。一、关于三公西周是否设置“三公”官职,学者见解不一,或以为三公之说起于战国、西汉;或以为西周已设立三公职官。先秦文献多言周王之下设有三公。《左传》成公二年:“王使委于三吏。”杜注:“三吏,三公也。”《周礼》多处职文说到周有“三公”。《逸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根据文献记载,秦汉以前便有古代越人的分布。《荀子·荣辱篇》说:“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同书《儒效篇》又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可见古越人这一族系的存在,在荀子以前就是很明确的。至于“雅”,就是“夏”,亦即中夏。古“越”,“粤”二字相通,《史记》的《南越传》、《东越传》,《汉书》即写作《南粤传》、《闽粤传》。  相似文献   

7.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四一段记载,共有16个字形生僻而意义晦涩的方俗语词。由于难登大雅之堂,历代辞书多不见收录,文献中亦乏用例,记载无疑弥足珍贵,文中以目相词群名之。文章将词群分为八个类别,逐一考释诸词之形义。  相似文献   

8.
韩茂驹、胡兆亮的《中国古代状元分布的文化背景》(《地理学报》1998年第6期)一文所采用的分析样本值得商榷。该文说:“本文一律采用进士殿试第一名为分析样本。隋代文献中有关内容的记载基本缺失,故本文的研究时段始于唐,迄于清,不包括隋代。在这些朝代中又以统一王朝为基本分析对象,分裂时期地方政权所举行的科举考试,参考人员大多来自地方政权所辖范围之内,籍贯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不具备全国意义。”实际上是排除了辽、金、西夏诸国和五代时期的全部状元。这种思路有一定道理,但是也有明显的不严密处:北宋并非真正的“统一王朝”,它跟辽…  相似文献   

9.
崇祯二年,督师袁崇焕斩平辽将军毛文龙。这一事件发生于何地,今天所见的文献记载是有出入的。其中《袁督师斩毛文龙始末》、《幸存录》、《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等几部由生于当时的史学家所著的文献对此问题的记载是可信的,主皮岛说的《崇祯长编》是失实的,袁崇焕斩毛文龙的地点应在双岛。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记载了丰富的光学知识,现以《墨经》和《梦溪笔谈》为例作一简单的介绍. 1.《墨经》《墨经》中关于光学的文字记载有八条:论针孔成像的一条,论投影的四条,论镜像的三条,其中论球面镜成像的两条. 论凹面镜经:“鉴低,景一小而易,一大而正,说在中之外、内.”说:“鉴中之内:鉴者近中,则所鉴大,  相似文献   

11.
王航东、张殿亮撰文《对龙舟文化起源与功能的新思考》指出,龙文化对中华民族而言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我国的龙舟运动主要分布于汉族、苗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布依族、傣族等地区。在现有可查的古籍文献中,最早记载龙舟的是战国中期的《穆天子传》。  相似文献   

12.
杨青 《培训与研究》2006,23(5):29-31
大曲艺术在唐代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凉州》是其中重要的代表,许多古籍文献中均有相关记载。笔者在阅读《全唐诗》、《旧唐书》、《新唐书》等文献的基础上,考证唐代《凉州》大曲的思想内容、演出形式、使用乐器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以下简称《裴岑碑》)是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敦煌研究》1986年第4期登载了潜心先生的《裴岑纪功碑文考》(以下简称《考》文)。正如该文所说“裴岑西征一事,史书未见有相同的记载”。事件发生在东汉,但《后汉书》以及后来的史籍都未提及裴岑及裴岑之战,《裴岑碑》就成为裴岑其人其事的唯一历史资料。不过《考》文中有几处论断值得商榷。1.“裴岑功德碑……移置敦煌”,此说恐无文献依据,亦非事实。就目前所见的历史资料,皆无此种记载。笔者走访了敦煌县博物馆,得知敦煌历来没有过此碑。那么该碑  相似文献   

14.
近几十年来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与甲骨卜辞的研究,证实了殷墟是商代晚期盘庚迁殷以后的都城所在,证明《史记》等古代文献关于商代历史的记载是可靠的,把商代的历史变成了信史。由此推断,《尚书》、《竹书纪年》、《史记》等古代文献关于商代以前的夏代的历史记载也应当是实在的、可靠的。那么,夏代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是什么呢?也就是  相似文献   

15.
西周文献《周书》中,《尝麦》、《吕刑》两篇所记载的远古传说,包含着一个有历史内核的、系统的中国上古史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6.
“风幡论”乃禅宗史上著名的公案之一,唐代禅宗文献的六祖传记部分大抵都有记载。有关“风幡论”的记载最早见于《光孝寺瘗发塔记》,之后《历代法宝记》和《曹溪大师传》对其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唐代以后的禅宗文献中有关“风幡论”的记载均来源于《历代法宝记》与《曹溪大师传》。故对“风幡论”的由来试作窥寻,将有助于探寻六祖惠能“见性”思想的渊源。  相似文献   

17.
《宋史·礼志》的史源,前人虽多有论说,然均存在程度不一的不足之处。在《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官私记载与《宋史.礼志》比对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宋史·礼志》的史源,很可能是《国史》、宋代官修《会要》、《文献通考》等史料价值极高的官私著述。  相似文献   

18.
《天城石壁记》是研究宋元万州之战最详细、最可靠的原始史料,有些记载可以补正《宋史》、《元史》之缺失,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黄帝陵     
黄帝陵坐落在陕西省中部黄陵县城北约1公里处的桥山之巅(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彩图为黄帝陵碑亭)。黄帝是我国古史传说国的五帝之一,姓公孙,名轩辕,又号“有熊氏”。因其王“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据皇甫谧《帝王世纪》等文献记载:黄帝生于寿丘(今山东曲阜附近),长于姬水;《史记·五帝本纪》记其活动范围是:“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司马贞索隐:匈奴别名也),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以今地考之,黄帝族的活动范围大致在黄河流域,黄帝当是这一  相似文献   

20.
新出土文献清华简《楚居》详细记载了楚行政中枢“郢”的变化,并记载了楚王“徙郢”的部分原因。《楚居》所明确记载“徙郢”原因有国内动乱、外敌入侵、自然灾害等因素;考察相关文献资料,楚王“徙郢”原因还有对外扩张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