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阵发性房颤发生机制及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作用机理。方法 :利用食道心房调搏测定心房参数 ,观察阵发性房颤患者服用胺碘酮 ,心房有效不应期 (ERPA)及心房相对不应期 (RRPA)用药前后变化。结果 :阵发房颤 36例 ,服用胺碘酮后显效 2 3例 ,有效 7例 ,显效 6例 ,显效组与有效组ERPA无显著差异P >0 .0 5 ,两组与无效组ERPA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RRPA变化三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ERPA缩短是发生阵发性房颤的基础 ,胺碘酮有效控制阵发性房颤作用机理之一是延长ERPA ,胺碘酮无明显缩短RRPA作用。  相似文献   

2.
房颤是临床上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为异位性心律失常的一种。且多为持续性。健康人亦可偶发房颤,称为良性发作性房颤。房颤一经出现,对心功能影响尤为严重,因为此时心脏失去了整体收缩的能力,各部分以极快而细的乱颤代替了心房有效统一的收缩。同时心室率快而不规则,以致心室血液充盈不全,心输出量减少,冠脉供血不足,加之心脏工作量和耗氧量的增加,故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容易引起心绞痛或心衰。病人感到心悸、不安、头晕、。此外,房颤发生后,心房内一部分血液容易发生停滞,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以引起周围动脉栓塞。体检时,可发现心率完全不规则、心音强度不一,脉搏强弱不等。心率快,每分钟可达120—160次,并有脉搏短绌现象。其形态特点大致相当于祖国医学促脉或代脉范  相似文献   

3.
房颤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大多数伴有快速性心室律,出现心悸症状,加上心房有效的舒张晚期机械性收缩,可能引起血液动力学障碍,导致心力衰竭恶化,进而使房颤病人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危险增高。  相似文献   

4.
房颤的原因何在?房颤有哪些潜在危险?人们对房颤存在什么样的误区?什么是房颤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我国房颤患者众多,目前约有800万人罹患该症。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20%以上的卒中归因于房颤。  相似文献   

5.
心房纤颤(AF)是常见心律失常,其发生率仅次于窦性心律失常和期外收缩,占第三位。正常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为0.4%,有心脏病人中约占4%,而心脏扩大并伴有心衰病人中约40%。AF影晌患者心功能,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和住院次数,故AF的治疗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最近AF的非药物治疗领域取得可喜的成绩,本文就AF介入治疗作一简要综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然而,目前临床可用的相关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有限并具有明确的副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穿心莲内酯(Andr)对心房颤动的预防作用和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房颤提供新思路。通过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Andr对房颤可能的治疗作用。为了验证Andr在房颤中的作用,在快速电刺激(RES)前用Andr预处理HL-1细胞1小时,在高频心房起搏(RAP)造模前用Andr预处理1天。分别检测细胞凋亡、肌原纤维降解、氧化应激和炎症等相关指标。采用RNA测序(RNA-seq)以研究潜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体内体外实验中,Andr治疗减轻了RAP/RES诱导的心房电生理变化、炎症、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RNA-seq表明氧化磷酸化起了重要作用。透射电镜和ATP含量测定分别验证了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变化。Nrf2向细胞核的易位和分子对接表明,Andr可能通过影响Keap1-Nrf2复合物发挥治疗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穿心莲内酯是一种潜在的能有效预防心房颤动的药物,可通过激活Nrf2核易位和诱导HO-1的表达,以维持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观察阵发性房颤患者分别在肺静脉隔离前后联合使用三磷酸腺苷(ATP)+异丙(去甲)肾上腺素(ISP)对非肺静脉触发灶的诱发情况以及消融非肺静脉触发灶后的临床疗效。创新要点:发现肺静脉电学隔离前肺静脉在触发房颤方面起主要作用,环肺静脉隔离术显著降低了肺静脉的放电情况,却同时增强了肺静脉以外的部位触发房颤的能力。研究方法:选择从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首次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药物治疗无效,发作时症状明显的8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所有的患者均于肺静脉隔离前后通过静脉给予ATP(20 mg)+ISP(20μg/min)诱发房颤。诱发出房颤的起始部分被标记和记录(诱发过程详见图2)。术后常规口服华法林抗凝不少于3个月,控制INR值2~3;术后3个月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时及当病人有心悸等症状时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病人随访。重要结论:ATP+ISP可以有效诱发阵发性房颤患者的非肺静脉触发灶,特别是在环肺静脉隔离以后。术中对非肺静脉触发灶进行消融可能使病人获益,虽然在本研究中随访结果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近10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构成比及相关疾病随时段的变化趋势,栓塞状况,抗栓治疗情况。方法:入选近10年(1998年~2007年)住院的心衰合并房颤患者1380例(合并房颤51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果: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者510例,瓣膜性心脏病所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占32.2%,非瓣膜性心脏病占67.8%。栓塞病例26例(5.0%)。使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480例(94.1%),使用华法林14例(2.7%)。结论:房颤随时段推移,发生率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方法 :应用同步 12导联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分析了 90例心血管病患者的P波离散度及左心房内径的变化。结果 :3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较窦性心率者最大P波间期及P波离散度明显延长 (P <0 .0 1) ,左房内径明显增大 (P <0 .0 1) ,最大P波间期及P波离散度与左房内径显著相关 (r =0 .76、r =0 .81、P <0 .0 1)。结论 :P波离散度可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其机制可能与心房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进而引起心脏电生理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人生途程,难免遭遇干旱,有炎夏的干旱,也有冷冬的干旱,相比而言,冬旱更令人气闷,会导致心房里淤塞着猬集般的焦虑。这时候,你该自觉地,给自己心房下一场雪。  相似文献   

11.
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颤(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罹患人口约1%,其发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在70岁以上的人群中已达7%~8%,房颤除引起临床症状和影响生活质量外,还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最严重的是脑栓塞。在美国每年的发生率是4.5%,在所有中风病人当中,有15%是由于房颤所引起,在80岁以上的个体中,房颤是独立致病原因,而且房颤所致的中风症状更严重,是房颤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房颤病人的抗凝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 F)为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常见的心律失常,本文统计并分析了近五年往院房颤患者160例,主要是探讨房颤的分型及临床特征。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60例中男性患者88例,女性72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84岁,平  相似文献   

13.
对房颤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洋地黄是首选药物。但单用洋地黄对部分患者的心室率控制并不满意,因此我们以胺碘酮与地高辛联用治疗房颤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病例选择 房颤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40-49岁9例,50-59岁11例,60-65岁3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扩张型心肌病9例,冠心病8例,风湿性瓣膜病6例。 2 治疗及观察方法 入院后均给予利  相似文献   

14.
编者小语:重新回到校园,再次面对紧张的学习,你的心绪是否能够宁静有序?听潇琴怎么说……房子总是有零乱的时候,心房也如是。心房像一座小房子,有左心房,有右心房;有左心  相似文献   

15.
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临床危害极大。虽然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治疗房颤最常用的策略,但是药物治疗因其有限的疗效和潜在的副作用而面临挑战。导管消融术作为一种替代方案被广泛用于治疗房颤患者。然而,由于房颤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消融术后的复发率仍然很高,尤其是持续性房颤。因此,何种消融策略是最优的一直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计算模型具有可重复操作、低成本、低风险和灵活可控等优点,不仅可以在同一模型上预测不同消融策略的结果,还可以找到最佳的个性化消融靶点供临床参考。本综述总结了三维计算模型仿真房颤导管消融策略的进展,从早期的迷宫术或环肺静脉隔离术到基于特异性底物的个性化消融方式。最后,我们总结了目前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生途程,难免遭遇干旱,有炎夏的干旱,也有冷冬的干旱,相比而言,冬旱更令人气闷,会导致心房里淤塞着猬集般的焦虑.这时候,你该自觉地,给自己心房下一场雪.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7岁,工人,因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而服复方丹参片(西安中药厂产,陕卫药准字[1986]00736号)0.75克,2小时后全身皮肤潮红、肿胀,布满米粒大小红色皮疹。有搔痕。颜面高度肿胀,潮红,广泛红色皮疹,伴水泡。眼睑肿胀闭合,不能睁开,口唇红肿增厚。其他器官未有阳性发现。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心肌劳损。入院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药物  相似文献   

18.
患者陈某,男、62岁因风湿性心脏病房颤于88年8月25日入院。入院后一直服用地高辛0.125毫克,一日三次,且常用利尿剂,血钾3.5~5.0毫克当量/升,住院期内多次复查心电图示房颤,心室率70~80次/分,律不齐。经治疗患者病情加重,头晕嗜睡、心率增快而规律,临床考虑洋地黄量不足,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人生途程,难免遭遇干旱,有炎夏的干旱,也有冷冬的干旱,相比而言,冬旱更令人气闷,会导致心房里淤塞着猬刺般的焦虑,这时侯,你该自觉地,给自己心房下一场雪.……  相似文献   

20.
人生途程,难免遭遇干旱,有炎夏的干旱,也有冷冬的干旱,相比而言,冬旱更令人气闷,会导致心房里淤塞着刺猬般的焦虑,这时候,你该自觉地,给自己心房下一场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